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2 23: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堂检测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2.甲骨文是指( )时期刻写在( )和( )上的文字。
3.列举两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知识梳理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表现:
作用: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手工业
特点:
表现:
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都有所发展
商业
原因:
产品的增加
表现: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牺尊 春秋时期青铜器
刀币
布币
蚁鼻钱
圜钱
知识梳理
政治上变化①
周王室衰微
原因
①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②分封制逐步瓦解
③周平王迁都后,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
表现
周王
诸侯
周天子地位下降,无力控制诸侯,经济上依赖诸侯
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
竞相争霸,实际了周天子
的位置
历史小故事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以用七鼎。但初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
知识梳理
政治上的变化

诸侯争霸
目的:
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展开激烈的争斗
旗号(口号):
尊王攘夷
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评价
利:出现了局部的统一,并推动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弊: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春秋第一霸——齐桓公
管鲍之交
问鼎中原——楚庄王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