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24 07: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 上 )册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在大海中永生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1 课时
上课时间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

?

?

知 识
能 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过 程
方 法
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

?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1、(点击邓小平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学生交流资料。
?
?
?
?教
?
?

?
??

?
??

3、是呀,邓小平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对世界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痛的哀乐,去重新回顾这位伟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人民,而逝世后,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再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1、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
老师知道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预习,那么通过预习以及刚才的自读课文,现在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点击生字)
(1)指读、齐读、
(2)老师这里一个红字在课文中读——ye,组的词语是——呜咽,那么你知道它还有一种读音吗?yan 谁能给它组个词?
2、生字我们解决了,那词语你行吗?(点击词语)
练读、指读、齐读
(定格在邓小平画面)
1.出示生字
2.重点讲解
3.教师巡视
?
?
交流搜集的资料
?
?
倾听
?
?
?
?
?
?
?
?
?
按要求读课文
?
?
?
?
指名读、齐读
?
?
?
指名读、齐读
?
?
?
?
?
?
?
齐读
学生书空
完成《写字册》
?
?
?
?
?

?

?

?

23、在大海中永生
一、(1) 飞向大海
二、(2—6) 撒向大海
三、(7) 告别大海?
?

?

?

?

本课教学时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再通过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把伟人离去时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领悟。如第一自然段的“低低地、缓缓地、伟人、最后一个”;第二自然段的“呜咽、痛悼”以及后面的“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都是字字千钧,情境尽现,只有通过满腔深情的朗读方能展示文章的气势和抒发人们的深情,才能充分表达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
?
?
?
?
?
?
?
?
?
?( 五)年级(上)册 (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
复备时间
?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在大海中永生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2 课时
上课时间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

?

?

知 识
能 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2到4节。
?
?
过 程
方 法
学习造句?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

?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一)、细读第1段:
?
?
读生字词
?
自由交流
?
?
?教
?
?

?
??

?
??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
3、师:“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
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
5、过渡: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节)
(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
1、学习第2节:
(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2、学习第3节:
(1)  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
(2)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3)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
(4)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5 练习背诵第3节。
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
4、齐读第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
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
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
师:A 、其他同学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
  B 、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
C 、“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D 、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
1、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齐读全文。
自由读
?
齐读
?
?
?
?
?
?
交流
?
齐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流省略号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
?
?
?
?
齐读5、6两节
?
?
?
?
交流体会
?
?
?
?
齐读第7节
?
?
?
?
?
?
?
?
?
?
?
?
?
?
?
?
?
?
?
齐读全文
?
?
?
?
?
?

?

?

?

13在大海中永生
丰功伟绩
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
超越时代
告别大海

?

?

?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骨灰撒大海”的情景,通过充满深情的语言和些特定的句式引导学生想象:想象大海在“呜咽”、在“痛悼”,想象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象伟人所到之处人们在说些什么,想象“鲜花送伟人”的悲壮,想象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得到了“永生”……通过一连串的想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语言、感受深情、感受“永生”的深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