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⒈理解信息的一些主要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⒉学会从信息的角度来认识周围事物,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正确判断信息的能力。
⒊培养使用信息的好习惯,树立学好信息技术、掌握基本信息处理技能的决心。
教学重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不同信息载体的数字化表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导学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预备)按要求坐好,PPT播放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引入新课:(2-3分钟)
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讲授新课:(42-43分钟)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感受信息
观察与实验:
看:通过看窗外获得天气情况等。
听:进教室上课—因为听到上课铃声。
闻:化学药品气味(酒精,水)。
尝:食物的味道(水果)。
触:(盲人)主要通过触摸辨别物品(日用品)。
分析讲解:
信息并不神秘,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信息:没有被人类加工过的信息。如:天气情况等。
加工信息:经过人们加工后得到的信息。如:上课铃声的音频等。
信息:信息是指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所表达出来的内容。信息只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信息也是一种资源。
练习1:见《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二 、信息的主要特征
依附性
信息依附于载体,载体依附于媒介存在。
分析讲解:
信息只能依附于某种载体才能存在。
信息载体:承载加工后信息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称为信息的载体,也叫信息媒体。
所谓“加工信息”是指通过对信息媒体的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传递性
通过媒体上传播,虽在两地却看到了得到了同样的信息。(看电视直播节目)
共享性
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可以复制、产生多个副本,为人们共享。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过程中,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消耗。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越大。
4.时效性
信息具有很强烈的时效性,人们必须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举例:天气预报。
练习2:《课堂练习》二、分析判断;三、选择题)
三、信息的表示
0,1规则介绍
四、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管理、表达与交流等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的综合技术。
总结归纳:(2分钟)
1.信息的主要特征。2.信息的表示3.信息技术的含义。
练习3:《课堂练习》四、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