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它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优美、鱼儿欢快的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二、初读感知
1、江南介绍
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
(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2、字词学习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江 南 可采 莲 鱼 东 西 南 北
3、反义词
东——西 南——北
【设计意图】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诗歌阅读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听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听边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什么景物?
莲花、荷叶、鱼儿等。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学会有节奏的阅读本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什么景物?
四、诗歌学习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何:感叹词,多么。
田田:形容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诗意: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这儿的莲叶多么茂盛鲜亮!
2、鱼戏莲叶间
戏:嬉戏、玩耍
莲叶间:指长满莲叶的水中。
诗意: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3、诗歌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对我来说,如画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春天来了,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盛开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碧绿的江水比蓝草还要绿。怎能叫人不常常思念江南呢?
【设计意图】诗歌学习,学会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翻译本诗,体会江南风景的优美。
四、主旨归纳
这首古诗选自《汉乐府》,描写的是江南盛夏的美景:荷塘莲叶茂盛,莲花绽放,鱼儿自由、欢快地在莲叶、莲花下的碧水中尽情玩耍,表达了诗人快乐的心情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五、结束语
祖国的江南水乡荷香鱼肥,小桥流水,令人向往。水乡的水多,水乡的歌多,水乡的人民更是勤劳善良。我们爱江南,我们爱祖国!
六、课后作业
1、听写词语。
2、在田字格中抄写本课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江南
碧绿
莲叶何田田
茂盛
江南
东西
鱼戏莲叶间
南北
教学反思: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通过富有感情导语:“江南是个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鲜艳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翠绿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
在学习课文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
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提问,学生就问:“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导(边说边画):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我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老师贴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