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
?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观察了解 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 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4、重、难点: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
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
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
的方法, 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 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
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 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 降低 了人的体温;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 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导入新课
一、升华和凝华
探究:物质能不能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你的猜想:……
依据:……
[演示实验] 碘升华和凝华实验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分析]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结论】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干冰简介
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
1、白炽灯用久了灯泡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了( )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发生了( )现象的缘故。
2、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3、举例升华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思考】
雨、雪、云、雾、露、霜、冰雹是怎样形成的?(阅读课本65页并回答问题)
四、小结: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3、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反馈练习】
1.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要 热。
2.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要 热。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这是 现象。
4、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5.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
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6、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和______现象。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汽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华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9、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五、作业:
课本第6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小题。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