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分层练习
基础题
1.默写古诗《江上渔者》。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按要求写出四个字的词语各三个。
(1) 描写人物外貌: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带有两个数字: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 成语故事: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能力题
1.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mó méi
(1)君看一叶舟,出没( )风波里。
(2)小明今天没( )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
sì shì
(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 )的。
(4)他似( )乎有一点不高兴。
dàn tán
(5)一个弹( )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6)他弹( )奏的乐曲非常好听。
2.在括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温暖的( ) 雪白的( ) 锐利的( ) 美丽的( )
贪婪地( ) 轻轻地( ) 缓缓地( ) 快乐地( )
3.阅读,回答问题。
春天的踪迹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去迎接春天,?让我们去把它寻找。 我问树上的花苞,?花苞默默无语,?咧着小嘴浅浅地笑。 我问林中的小鸟,?小鸟喳喳地叫,?抖落几片刚换的羽毛。 我问山间的小溪,?小溪缓缓地流,?把两岸的野花映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就在你身边,?不用你到处寻找。
(1)近义词、反义词大比拼。??近义词:映照——(???)??花苞——(?? ?)? 缓缓——(????? ?) ??反义词:迎接——(?? )? 寻找——(??)? 默默无语——(?????)?(2)按要求写词语。??? 喳喳(动物的叫声)。?????????、?????????、??????????、??????????(3)用“?????????”画出诗中的一个拟人句。?(4)为了寻找春天,“我”先后问了?????、?????、?????。它们各自的回答是:?????、?????、?????。
提升题
1.选择题。
(1)选出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 )
A.鲜艳的服装 婉转地歌唱 B.明朗的天空 高高地飘扬
C.纪律严明 要求严格 D.发现产品 发明问题
(2)下面哪组是意思相反的词?( )
A.安静 平静 B.寒冷 炎热 C.答应 同意 D.准备 打算
(3)下面哪个句子与“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写法相似?( )
A.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B.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
C.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
D.今天太热了,我感觉自己要融化了。
(4)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下列不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 )
A.《丑小鸭》 B.《小红帽》
C.《坚定的锡兵》 D.《海的女儿》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日记时,不需要注意格式,自由发挥就好。
B.为了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重音。
C. 为了更好地预测,我们要多关注细节。
D. 阅读童话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故事的有趣,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2.补充句子。
(1) ,但爱鲈鱼美。?
(2)替 给蜜蜂写,请快来 ,花已姹紫嫣红。?
(3)替大海给 写,快去航海吧,海上 。?
(4)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请写出一条关于爱的名言。
3.阅读,回答问题。
???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用作色彩描写的词语是哪四个?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默写《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4.(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障碍。
(3)这些出土文物是唐朝的。
(4)大家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
5.(1)开眼笑 怒气冲冲 嬉皮笑脸?
(2)望梅止渴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3)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能力题
1.(1)mò (2)méi (3)shì (4)sì (5)dàn (6)tán
2.地方 羽毛 目光 风景 吮吸 走来 流动 奔跑
3.(1)近义词:照射?? 花蕾?? 慢慢??
反义词:欢送???丢失?? 滔滔不绝?(2)喵喵?? 汪汪?? 咩咩?? 哞哞?(3)花苞默默无语,咧着小嘴浅浅地笑。???(4)花苞??小鸟??小溪??? 花苞……笑???小鸟……羽毛??小溪……映照
提升题
1.(1)D (2)B (3)B (4)C (5)B (6)A
2.(1)江上往来人
花朵 采蜜
小船 风平浪静
示例:爱是美德的种子。
3.(1)碧、青、帆、日。
(2)热爱祖国山河。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感悟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感悟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感悟诗意,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板书“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三点水旁)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鱼”和“渔”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也就是打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渔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渔的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渔的人。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江上渔者》(范仲淹)
【设计意图】
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诗文,感知内容:
1.多媒体展示古诗《江上渔者》,学生自由朗读。
2.简介作者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3.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4.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注意:“没”读mò,“波”读bō。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 书写指导。
“君”,偏旁是口,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教师指导。
6.检查交流情况。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①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②但:只。
③美:鲜美。
④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⑤风波:风浪。
(3)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学生熟读古诗,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学生在声情并茂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达到积累内化的目的。
三、细读诗文,体会情感: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 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
“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
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农民劳动很辛苦。
4.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试着说一说。
5. 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情境体验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总结提升。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
2、背诵默写诗文。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背诵默写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
六、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 ,一是视觉 ,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 ,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 ,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特别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如何教、如何把握尺度值得探讨。老师能把低年级古诗教学作为公开课,这种迎难而上的教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整个教学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研素材。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步骤。为了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中所蕴涵的意境,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以诵读古诗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古诗的美。
一、识字教学生动活泼。
在此环节中,教师教学手段灵活,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巩固生字效果较好。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意。
在出示古诗以后,通过三步的朗读层层推进。第一步,将古诗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第二步,试着读出古诗的味道,也就是读出节奏美;第三步,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古诗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古诗的意思。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忽略了古诗教学中的解释,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的教学方法,只要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说画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符合了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
二、启发想象悟诗情。
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着力营造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用音乐配合诵吟,用想象再现情境。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在学生理解往来的客人爱吃鲈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说说客人们会怎么说,让学生感受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为体会捕鱼的艰辛奠定基础。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的教学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观看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大风大浪里的一叶舟,体会渔民的危险和艰辛。第二步,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与诗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不足之处及建议。
1、教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觉课堂上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感受有的牵强。本首诗的重点应放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理解上,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等。
2、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在学生感受渔者捕鱼艰辛的基础上,通过与《悯农》的组合阅读,引导学生感受任何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珍惜劳动成果方面说说今后的打算,提升课堂的教学价值。
3、细节上的不足。
时间把握上不够,出现前松后紧。个人认为前面的识字教学花费时间过长,重点要放在古诗的感悟上。
课件15张PPT。课文导入 “鱼”,谁来读读这个字,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三点水旁)这个字谁认识?“鱼”和“渔”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渔”,捕鱼,也就是打鱼。那渔者就是打渔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江上打渔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渔的人。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jiāng shàng wǎng lái rén,
江 上 往 来 人,
dàn ài lú yú měi.
但 爱 鲈 鱼 美。
jūn kàn yí yè zhōu,
君 看 一 叶 舟,
chū mò fēng bō lǐ.
出 没 风 波 里。诗文字词积累①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②但:只。
③美:鲜美。
④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⑤风波:风浪。mò没有沉没méi诗意理解 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①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②但:只。
③美:鲜美。诗意理解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思 考 从诗句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诗意理解 “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思 考诗意理解 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
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诗意理解思 考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诗意理解
看到了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听到了巨大的海浪声。“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诗意理解思 考 从上文的描述中你们又能感受到什么?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诗意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主题思想总结课文 《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作业布置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
2、背诵默写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