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全面复习专题汇编学案 专题一:数与代数(上)(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数学全面复习专题汇编学案 专题一:数与代数(上)(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0-24 09:02:29

文档简介

小升初数学全面复习专题汇编学案 专题一:数与代数(上)(原卷版)
第一部分: 数的认识
考点一:自然数的认识
1.自然数:
自然数起源于数(shǔ)数(shù),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由若干个“1”组成。
3.自然数的两种含义:
(1)基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多少时叫做基数。
例如:“45个学生”中的“45”是基数。
(2)序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次序时叫做序数。
例如:“李明站在第8排第3个的位置”中的“8”“3”都是序数。
4.基数和序数的判断方法:
在一个句子里出现的自然数究竟是基数还是序数,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用来表示物体多少时是基数,用来表示物体次序时是序数。
5.自然数的分类:
例题探究:最小的自然数是( )。
A.1 B.0 C.2
考点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1.正数:比0大的数。
2.负数:比0小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正数>0>负数
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
在比较大小时,也可结合数轴,比较大小。
例题探究:
考点三: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写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分数后再约分。
2.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3.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1)看这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不是的化成最简分数;
(2)把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2)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除了2和5以外没有其他质因数;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例题探究: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34 2.3 0.025 1.004
2.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四: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分解质因数。
把30分解质因数是:
例题探究:把24分解质因数是: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
考点一:表内乘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各部分名称:
例题探究:
1.下面不能用口诀“四九三十六”计算的式子是( )。
A.36÷9
B.4×9
C.9×4
D.9+9+9

2.在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1)7× < 44
(2)6× < 61

考点二:表内除法
1.除法:已知两个因数(乘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乘数),求另一个因数(乘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名称:
例题探究:
1. 判断: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1)56里面有( )个7。
(2)32是8的( )倍。

考点三: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例题探究:用竖式计算。
498-262=
325+123=
643-320=


考点四:分数的简便计算
1.整数的简便计算同样适用于分数的简便计算
例题探究:
考点五:商的变化规律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若 a÷b=c,且a、b、c、m、n都不为0。
① (a×m)÷(b×m)=c (a÷m)÷(b÷m)=c
② (a×m)÷b=c×m (a÷m)÷b=c÷m
a÷(b×m)=c÷m a÷(b÷m)=c×m
③ (a×m)÷(b÷n)=c×m×n (a÷m)÷(b×n)=c÷m÷n
(a×m)÷(b×n)=c×m÷n (a÷m)÷(b÷n)=c÷m×n
例题探究:
1.如果△÷□=5,那么(△÷9)÷(□÷9)= 。
2.甲÷乙=100,那么(甲×5)÷乙= 。
3.a÷b=4……3,则(a×10)÷(b×10)= 。
4.甲÷乙=26,那么(甲×4)÷(乙×2)= _____。
考点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和整数计算法则相同;
2. 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计算。
例题探究:
1.口算。
(1)2.5+0.9 =____
(2)11.7+2 = ____
(3)1.2-0.5 = ____
(4)8.6-5.3 = ____
2.笔算。
(1)6.45-4.29= ____
(2)8.3-6.45= ____
(3)8.64+8.36= ____

考点七: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1.整除的定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数b能整除a。
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这就叫做除尽。如果商是无限小数,就叫除不尽。
2.整除的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a+b)或(a-b)也能被c整除。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
性质3:如果b与c的都能整除a,且b与c互质,那么b与c的积能整除a。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例题探究:判断:6÷1.2=5,所以6能被1.2整除。( )

考点八: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2)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例题探究:



小升初数学全面复习专题汇编学案 专题一:数与代数(上)(解析版)
第一部分: 数的认识
考点一:自然数的认识
1.自然数:
自然数起源于数(shǔ)数(shù),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由若干个“1”组成。
3.自然数的两种含义:
(1)基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多少时叫做基数。
例如:“45个学生”中的“45”是基数。
(2)序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次序时叫做序数。
例如:“李明站在第8排第3个的位置”中的“8”“3”都是序数。
4.基数和序数的判断方法:
在一个句子里出现的自然数究竟是基数还是序数,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用来表示物体多少时是基数,用来表示物体次序时是序数。
5.自然数的分类:
例题探究:最小的自然数是( )。
A.1 B.0 C.2
解析:
考查自然数的认识。
因为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
考点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1.正数:比0大的数。
2.负数:比0小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正数>0>负数
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
在比较大小时,也可结合数轴,比较大小。
例题探究:
分析:
①不借助数轴,正数的大小比较比较简单,负数先别急着看负号,看负号后面的数,大的填上负号反而小,小的填上负号反而大。
②借助数轴,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考点三: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写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分数后再约分。
2.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3.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1)看这个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不是的化成最简分数;
(2)把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2)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除了2和5以外没有其他质因数;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例题探究: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34 2.3 0.025 1.004
解:
2.下面哪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解:
考点四: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分解质因数。
把30分解质因数是:
例题探究:把24分解质因数是: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
考点一:表内乘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各部分名称:
例题探究:
1.下面不能用口诀“四九三十六”计算的式子是( D )。
A.36÷9
B.4×9
C.9×4
D.9+9+9
解析:利用乘法口诀,“四九三十六”可以计算4×9、9×4或36÷9、36÷4。据此解答。

2.在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1)7× < 44
(2)6× < 61
解析:
(1)六七四十二,6×7=42<44
(2)用61除以6,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
61÷6=10……1
总结:本题可以用除法来求解,也可以根据乘法口诀直接求解,填上后注意验证一下。
考点二:表内除法
1.除法:已知两个因数(乘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乘数),求另一个因数(乘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名称:
例题探究:
1. 判断: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解析:
因为0作除数无意义,所以0除以任何数都得0是错误的。
2.(1)56里面有( 8 )个7。
(2)32是8的( 4 )倍。
解析:
(1)求54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解答,56÷7=8;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32÷8=4;
考点三: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例题探究:用竖式计算。
498-262=
325+123=
643-320=


考点四:分数的简便计算
1.整数的简便计算同样适用于分数的简便计算
例题探究:
考点五:商的变化规律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若 a÷b=c,且a、b、c、m、n都不为0。
① (a×m)÷(b×m)=c (a÷m)÷(b÷m)=c
② (a×m)÷b=c×m (a÷m)÷b=c÷m
a÷(b×m)=c÷m a÷(b÷m)=c×m
③ (a×m)÷(b÷n)=c×m×n (a÷m)÷(b×n)=c÷m÷n
(a×m)÷(b×n)=c×m÷n (a÷m)÷(b÷n)=c÷m×n
例题探究:
1.如果△÷□=5,那么(△÷9)÷(□÷9)= 5 。
2.甲÷乙=100,那么(甲×5)÷乙= 500 。
3.a÷b=4……3,则(a×10)÷(b×10)= 4……30 。
分析:例如19÷4=4……3,则190÷40=4……30,商不变,余数乘10。
4.甲÷乙=26,那么(甲×4)÷(乙×2)= 52 。
分析: (甲×4)÷(乙×2)=26×4÷2=52
考点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和整数计算法则相同;
2. 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开始计算。
例题探究:
1.口算。
(1)2.5+0.9 = 3.4
(2)11.7+2 = 13.7
(3)1.2-0.5 = 0.7
(4)8.6-5.3 =3.3
2.笔算。
(1)6.45-4.29=2.16
(2)8.3-6.45= 1.85
(3)8.64+8.36=17
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末尾添“0”后再计算。
考点七: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1.整除的定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数b能整除a。
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这就叫做除尽。如果商是无限小数,就叫除不尽。
2.整除的性质:
性质1:如果a、b都能被c整除,那么(a+b)或(a-b)也能被c整除。
性质2:如果b与c的积能整除a,那么b与c都能整除a。
性质3:如果b与c的都能整除a,且b与c互质,那么b与c的积能整除a。
性质4:如果c能整除b,b能整除a,那么c能整除a。
例题探究:判断:6÷1.2=5,所以6能被1.2整除。( × )
解析: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数b能整除a。
根据整除的意义,可知6÷1.2=5不是整除算式,因为除数1.2是小数,不是整数。所以不能说6能被1.2整除,只能说,6能被1.2除尽。
考点八: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2)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例题探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