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
三、《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四、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_____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
犹有:______________
五、观察秋天落叶飘起来像蝴蝶的景象。
能力题
看拼音写词语
zènɡ sònɡ jú huā / jūn zǐ chénɡ zi cán jí
( ) ( ) ( ) ( ) ( )
选词填空(只填写序号)
A:优 B:犹 C:尤
我的弟弟非常爱读书,每当吃饭的时候,还意( )未尽,正是因为爱读书、爱思考,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 )秀,/(/ )其是语文成绩。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擎雨盖”是指 / ,“擎”的意思是 / 。“菊花犹有傲霜枝”,“傲霜”是说菊花 / 。
四、博学多闻。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的这首《春宵》写的是 季节的景物,看到的景物/有 、 、 / 、 。
春天的夜晚是安静的,因为“月有阴”,/此时也是漆黑一片的。诗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听到楼台传来的细细的歌声,感受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从 (诗句)可以看出来。
五、阅读理解。
脚印和大海
一个胖墩(dūn)墩的小男孩。他光着脚,从岸边一直向大海走去,他在沙滩上留下一行深深的脚印。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粗粗的锁链。
就在他留下的第一个脚印里,爬进一只小海蟹。这只海蟹生活在礁石后面,它来到世界上才一天。当它爬进这个深深的脚窝里,里面还有一汪浅浅的水,小海蟹玩得很痛快,它说:“这大概就是海了吧,海有多好啊!”
一个瘦瘦的小男孩,在边上听到小海蟹的赞叹,他笑了。小男孩子拾起一根小棍,轻轻地挖着,他把胖男孩留下的这一行通向海边的脚印,一个一个连通起来,然后再把海水顺着脚印引进来。
他看到小海蟹沿着这一个个脚印,又游又爬地向海里跑去。他想,当小海蟹第一眼看到大海时,一定会说:“哦,这才是真正的大海!”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木棍 一( )脚印
一( )锁链 一( )海蟹
2.连一连。
深深的 瘦瘦的 浅浅的 粗粗的
水洼 小男孩 锁链 脚印
小海蟹把脚印当成了大海,是因为( )
A.小海蟹来到世界才一天。
B.脚印里有水。
C.小海蟹不知道海究竟有多大。
D.小海蟹在脚窝里玩得很痛快。
4.“哦,这才是真正的大海!”这句话应该怎样来读?( )(多选)
A.带着惊喜的语气。
B.加粗悲伤的语气。
C.重音放在“真正”上。
5.“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粗粗的锁链。”这个句子中“一条粗粗的锁链”指的是什么?
6.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怎样的生活哲理?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后画“√”。
A.我们应当注意保护小动物。( )
B.不要总闷在家里,可以到海边走一走。( )
C.不能滞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应该敞开心扉,拥抱更广阔的生活。( )
提升题
一、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荷尽 菊残)
二、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三、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从诗人对冬天的盛赞中我们能发现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四、秋天的的大自然真美,把你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下来。
五、阅读理解。
江凡
江凡十岁那年,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一天夜里,江凡家的居民楼着火(zhe zháo )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江凡非常害怕,他扶着(zhe zháo )奶奶来到楼道上,这里烟雾腾腾,熏得(sūn xūn )人睁不开眼睛。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脚一点一点地摸索,终
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三十多位邻居从火海
中安全逃生。
事后,大家都夸江凡是个英雄,他却说:“我爸爸一直教我(jiāo jiào)遇事要冷静, 学校里也多次演练火灾自救,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读一读,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 ) 沉着( )
3.画线句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 ( )的情景。
A 火光冲天 B 大呼小叫 C 危在旦夕
4.在火势蔓延的时候,其他人的表现是( ),而江凡的表现是( )。
A.很害怕,呆呆地不知所措 B.非常惊慌,只能挤来挤去
C.沿着墙脚寻找楼门
5.江凡之所以能让三十多位邻居从火海中安全逃生,主要得益于( )。
A.江凡冷静的做事风格 B.学校坚持不懈的安全教育
C.邻居们的拥护和支持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
(1)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2)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3)菊残:菊花凋谢。
(4)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5)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6)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二、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三、深秋、荷、菊、橙、橘
四、枯萎 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仍然有
五、略。
能力题
看拼音写词语
赠送 菊花 君子 橙子 残疾
二、选词填空
A:优 B:犹 C:尤
我的弟弟非常爱读书,每当吃饭的时候,还意( B)未尽,正/是因为爱读书、爱思考,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 A )秀,( C )其是语文成绩。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 苏轼 荷、菊、橙、橘
2.荷叶 举,向上托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四/、博学多闻
1.春 花 月 歌管楼台 秋千院落
2.春宵一刻值千金
五、1.根 个 条 只 2.深深的脚印 瘦瘦的小男孩 浅浅的水洼 粗粗的锁链 3.C 4.AC 5.一条粗粗的锁链指的是小男孩深深的脚印。
6.C
提升题
一、荷尽 菊残
二、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社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
三、因为寒冬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四、略。
五、1. zháo zhe xūn jiāo 2.思索 冷静 3.C 4.B C 5.A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赠刘景文》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诵友情的佳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诗句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从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作者介绍。
【设计意图】
这个情境的创设,意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促进学生内化文本的语言,积累语言,培植语感。
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自由读课文,理解诗意。
2、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课件出示这两句诗)
( 指名说,板书:荷?? 菊)
3、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4、①出示荷花荷叶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
师: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老师一边描述一边出示荷叶干枯图(重叠在荷花荷叶图上)
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5、“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
师: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出示菊残图,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
②理解“傲霜枝”。
师: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怎样?
师:那你们看看: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③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 ④对比朗读。
6、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①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②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 橘?? 秋之美)
所以诗人苏轼怎么说?指名回答,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细读诗文,吟诵诗词:
师: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师:同学们,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
在学生精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不仅能把对话引向深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引领学生再一次地回归到文章的整体,体悟文本的蕴蓄和情愫。
四、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老师把这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
五、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
2、背诵默写诗文。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背诵默写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
六、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 荷?????? 菊
??????? 橙:黄?????? 橘:绿
秋之美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 ,一是视觉 ,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 ,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 ,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课件15张PPT。课文导入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好,竖起耳朵听哟!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成为“三苏”。主要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文欣赏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诗文理解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文理解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理解诗文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诗文理解 看到这么美的荷花,让我想起了一首小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文理解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诗文理解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什么样的菊花呀?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诗文理解 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诗文理解 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橙?? 橘??
秋之美吟诵古诗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课文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老师把这首诗最后的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作业布置1、正确抄写本课的词语。
2、背诵默写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