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练习题
1.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不为金钱所动。他们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乘坐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巴黎公社委员如此廉洁,若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主要得益于( )
A.巴黎公社是一个民主自治机构B.巴黎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C.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委员D.巴黎公社立法、行政、司法权分立
2.马克思曾说:“每当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的时候,这种制度的文明和正义就显示出自己真正的凶残面目。”以下事件符合此评价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革命
C.南京大屠杀
D.二月革命
3.巴黎公社失败后,一名记者评价说:“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统治时间”这主要强调()
A.巴黎公社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B.巴黎公社失败延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程
C.资本主义发展仍然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主流
D.工业革命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4.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根本上是因为
A.巴黎公社没有统一的政党领导
B.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没有足够的军事领导能力
C.巴黎公社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D.19世纪70年代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
5.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6.《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学生可以了解()
A.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B.世界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D.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7.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8.巴黎公社使无产阶级“社会共和国”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共和国的“社会性”在于:废除了常备军,而代之以武装的人民;警察也被立刻免除了政治职能,而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这表明巴黎公社成立的伟大意义在于
A.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B.清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色彩
C.创立了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D.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9.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表明
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
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10.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11.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
A.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
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
12.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13.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把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 )
A.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
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题
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14.以下对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64年在伦敦召开的工人代表大会上成立了第一国际
B.1871年诞生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C.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D.1989年在法国大革命爆发200周年纪念日上通过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15.《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新政治制度”是指
A.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B.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
C.工农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工人阶级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民众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名。)工人们认为,“贫穷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意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摘自岳麓版《历史》选修二
材料二、(19世纪末期,在讨论煤气工人工会的核心斗争目标时)有人提议,向伦敦各个公司的董事们请愿,要求把所有工人的工资每天增加1便士。我反对这个提议。我主张减少工作时间。我的理由是“减少工作时间,就是延长你们的生命”。我声言,8小时工作日不仅意味着对于已经受雇的工人每天减少4小时工作,而且意味着有更多的失业者将就业,这样减少了那种把人变成野兽而不是把人当做文明人的非人竞争。——摘自索恩(英国煤气工人协会领袖)自传《我一生的战斗》
材料三、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摘编自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英国两次工人运动的异同。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人斗争是民主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由。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合法手段”取得成 功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试卷答案
1.C
2.B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能体现“凶残面目”,不选A。南京大屠杀与“资产阶级的奴隶和被压迫者起来反抗主子”不符,不选C。二月革命反抗的是沙皇,不是资产阶级,不选D。巴黎公社革命反抗的是资产阶级,被血腥镇压,故选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3.B
试题分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可知,材料强调巴黎公社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持续发展,由此得出B项正确。A、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侧重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4.D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发生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生产力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说明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必然性,故D项正确。A项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是从领导者的能力角度分析,它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是巴黎公社在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
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反抗卖国的资产阶级梯也尔政府,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限制资产阶级措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历史责任”无关,故排除ABD。
点睛:通过材料关键词“镇压”,明白材料对当时执政的政府持否定态度,则对巴黎公社的行为持肯定态度,故肯定了巴黎公社的爱国主义色彩。阅读材料时,注意材料的语气和情感色彩。
6.D
《共产党宣言》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故A错误;《共产党宣言》指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B错误;《共产党宣言》未涉及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故C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故D正确。故选D。
7.D
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时,法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工人阶级还不成熟,巴黎公社是在当时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共同作用下爆发的一个偶然事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D正确;巴黎公社运动不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是英国的宪章运动,排除A;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表述错误,工人阶级有准备,但由于资产阶级力量比巴黎公社的力量大,所以巴黎公社运动失败,排除C。
8.B
“废除了常备军,而代之以武装的人民;警察也被立刻免除了政治职能,而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说明巴黎公社的政权已经彻底清除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模式,故B正确;廉洁的政体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人民自治不符合巴黎公社性质,B错误;主权灾民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D错误。
9.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着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反映出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因为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上升阶段,故选A;B项不合史实,排除;C、D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关大道·国际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巴黎公社
10.C
“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说明巴黎公社没有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强,C正确;A属于巴黎公社性质;B中群众基础从来没有体现;D中民主充分不符合材料内涵。
11.D
D是巴黎公社失败的的根本原因,而十月革命时期,俄国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而且无产阶级政党和科学理论已经产生,故选D;ABC只是外在区别,排除。
12.C
根据材料中的“例外条件”和“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说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D项。
13.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介绍的是巴黎公社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政治职务都由工人阶级来担任,所以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意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农民;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说法错误,他们并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特点
14.D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结合所学,ABC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1889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作为“国际示威游行日”亦称“国际劳动节”,纪念1886年5月1日的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故选D。
15.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其无产阶级革命首创精神对此后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选A,B项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 C项与巴黎公社无关,D项是中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点评:高考中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巴黎公社革命的具体进程;③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④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局限性;⑤巴黎公社革命的性质,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16.参考答案:
(1)同:采取和平的请愿手段;争取工人的权益。异:宪章运动: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以维护经济权利;煤气工会斗争:争取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团结更多的劳动者创造有利环境。
(2)工人阶级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的重要力量,是民主进程的推动者;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需要坚持不懈的斗争。
(3)原因: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19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二国际的推动。
认识:社会主义运动不只暴力革命一条道路,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题时要紧扣材料。相同点由材料一“民众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名”和材料二“向伦敦各个公司的董事们请愿”可知两次工人运动都采取和平的请愿手段来争取工人的权益;不同点由材料一“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可知宪章运动争取的是政治权利,由材料二“主张减少工作时间”“这样减少了那种把人变成野兽而不是把人当做文明人的非人竞争”可知煤气工会斗争要求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联系所学,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地位解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结合材料“1895年思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了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获得了胜利的选票”及这一时期德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综合分析解答;认识:要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结合各国国情的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
1、成立的条件
①经济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发展。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生
③社会条件: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社会矛盾激化。
④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经验。
⑤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商谈并提出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问题。
2、成立:1864年,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斗争任务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
(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
4、性质: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组织。
5、意义:
①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推动了工人运动进入国际合作的新阶段(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
1.背景
(1)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投降。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反抗。
(3)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反动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马特尔高地。
2.进程:1871年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5月28日失败。梯也尔军队反扑,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占领巴黎,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3.革命措施
(1)军事上: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2)政权上: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经济上: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性质: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5.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3)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6. 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社会主义政权)。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7、经验和教训:
(1)基本经验: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教训:缺乏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未获得群众支持,即缺乏工农联盟。
图示法理解巴黎公社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原因
(1)巴黎公社失败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
(2)阶级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3)思想基础: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同时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4)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
2.成立
(1)标志: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
(2)内容: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并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第二国际组织比较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问题:内部斗争、修正主义
4、瓦解:修正主义泛滥使第二国际内部形成激烈派别斗争,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