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1.明确1个定律、2个关系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E-Ir.
(3)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U=IR=E=E,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的减小而减小.
2.直流电路动态分析的3种常用方法
方法1:程序法: R局I总=U内=I总rU外=E-U内确定U支、I支
方法2:结论法——“串反并同”
“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方法3:极限法
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使电阻最大或电阻为零去讨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真题模拟精练
练习1.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电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I、ΔU,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阻R1被电流表短路
C.>r D.练习2.(多选)在如图6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带电粒子恰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则( )2·1·c·n·j·y
A.V1示数减小,V2和V3示数增大 B.带电粒子将向上运动
C.ΔU3>ΔU1 D.此过程中保持不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U2=E-I(R1+R2+r),则得=R1+R2+r,保持不变,故D正确.
知识方法链接
1.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3)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2.交变电流“四值”的应用
(1)最大值:Em=nBSω,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
(2)瞬时值:E=Emsin ωt(由中性面开始计时),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3)有效值:电表的读数及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4)平均值:E=n,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练习3.图4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OO′沿水平方向)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阻R=10 Ω连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示数为10 V.图乙是矩形线圈中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
图4 图5
A.此交流发电机的电动势平均值为10 V
B.t=0.02 s时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R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10cos (100πt) V
D.当ab边速度方向向上时,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也向上
练习4.如图5所示,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11 V,33 W”的灯泡.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变压器输入电压u=33cos (10π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图示位置可能是计时起点 B.图示位置线框中产生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小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 D.通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 A
知识方法链接
1.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P入=P出.
(2)电压关系:=. 若n1>n2,为降压变压器;若n1<n2,为升压变压器.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有多个副线圈时,U1I1=U2I2+U3I3+……+UnIn.
2.原、副线圈中各量的因果关系
(1)电压关系:U1决定U2. (2)电流关系:I2决定I1. (3)功率关系:P出决定P入.21·cn·jy·com
3.输电过程的电压关系 4.输电过程的功率关系21*cnjy*com
图7
注意:(1)变压器联系着两个电路:原线圈电路、副线圈电路.原线圈在原线圈电路中相当于一用电器,副线圈在副线圈电路中相当于电源.【来源:21cnj*y.co*m】
(2)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中涉及三个电路,在中间的远距离输电线路中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导线、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相当于闭合回路的电源、电阻、用电器.21·世纪*教育网
(3)各自电路中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
练习5.(多选)如图7(a)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1∶4
C.u随t变化的规律为u=51sin (50πt) V
D.若热敏电阻RT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练习6.(多选)(2017·四川资阳市4月模拟)一个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1所示,其中R1、R3、R4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表为理想电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当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始终不变
C.电流表示数减小 D.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
专题13 答 案
练习1答案 D 解析 R1、R2并联后与R4串联的整体,再与R3并联,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等于R3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R2和R3的电流,设通过R1、R2、R3、R4的电流分别为I1、I2、I3、I4,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3、U4,干路电流为I总,路端电压为U,电流表示数为I.R2变大,外电阻变大,I总变小,U=E-I总r变大,U3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I3变大,I4=I总-I3变小,U4变小,而U1=U-U4,则U1变大,I1变大,由I总=I+I1,故I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A、B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总r,得斜率=r,由I总=I+I1(I是电流表读数),I变小,I1变大,I总变小,电流表的变化量即ΔI>ΔI1变小的量大于增加的量,故总电流才能变小;
即ΔI-ΔI1=ΔI总, 故ΔI >ΔI总,<,故练习2答案 BCD 解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增大,则V1示数U1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U减小,而路端电压U=U1+U3,可知,V3示数U3减小,R2两端电压增大,所以V2示数减小,故A错误.R2两端电压增大,则电容器板间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因此带电粒子将向上运动,故B正确.www.21-cn-jy.com
因为U=U1+U3,U3减小,U1增大,而U减小,ΔU3-ΔU1=ΔU ,所以ΔU3>ΔU1,故C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练习3答案 C 解析 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外电阻R=10 Ω,电压表示数10 V,说明=10 V即Em=10 V.根据题图乙t=0时磁通量等于0可判断t=0时R两端的电压最大,所以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10cos ωt=10cos(100πt) V,选项C对.t=0.02 s代入电动势的表达式,此刻u=10 V,选项B错.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线圈的转动,所以当ab边速度方向向上时,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下,选项D错.电动势平均值为磁通量和时间的比值,而该比值最大为Em=10 V,所以平均值一定比Em=10 V小,选项A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练习4答案 B解析 根据瞬时值表达式可知,线框转动的计时起点是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不是图示的位置,选项A错误;图示位置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选项B正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33 V,副线圈电压为11 V,根据=,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选项C错误;根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可知,通过电流表A的电流为I== A=1 A,选项D错误.www-2-1-cnjy-com
练习5.答案 BD解析 由题意知,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故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1∶1,故选项A错误;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与匝数成反比,即==,故选项B正确;由题图(b)可知交流电压最大值Um=51 V,周期T=0.02 s,可由周期求出角速度的值为ω=100π rad/s,则可得交流电压u的表达式u=51sin (100πt) V,故选项C错误;RT处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故选项D正确.练习6.答案 AC 21*cnjy*com
解析 设原线圈电流为I1,原线圈的电压为U1=U-I1R1,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副线圈的电流为I2=,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得:n1I1=n2I2,联立各式解得:U2=(U-R1I1),I2=,原、副线圈匝数不变,当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R2增大,所以I2减小,I1减小,U2增大,故A、C正确;因为I2减小,R3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由Q=CU可知,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减小,故B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为P=U1I1=(U-I1R1)I1=UI1-IR1,P是关于I1的二次函数,当I1减小,P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也有可能一直减小,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