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 练习题
1.1950年5月,法国外长提出的“舒曼计划”公诸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
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
2.1945年1月,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宣布:只允许日本维持最低限度经济所必需的设备,其余一律拆除。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盟国对日政策转变
的背景是
A.大国对峙的加强B.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西欧国家的联合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1970年9月某国际组织的会议上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强烈呼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该次会议()
A.反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使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向稳定
C.使欧洲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D.公开挑战美苏霸权主义政策
4.下图为漫画《昔日的援助,今日的竞争》,据此可得到的认识是
A.政治多极化取决于经济的多极化
B.主权高于人权,国权高于法权
C.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D.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
5.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加强了法、德合作,以“法德轴心”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但在主张改革北约领导机构以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遭到拒绝后,法国将自己的军事力量撤出了北约防务体系。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法国试图主导欧洲秩序
6.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D.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7.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口口口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
A.全球化B.冷对抗C.不结盟D.争霸权
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
A.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
B.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
C.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
D.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
9.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组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
A.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细密
B.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斗争
C.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D.两极对峙在经济的领域加剧
10.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运动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言论说明不结盟运动
A.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
C.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D.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11.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欧关系趋向紧张
B.美苏冷战促进欧洲一体化
C.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12.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多极化趋势加强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C.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13.“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14.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A.实行“—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实行不结盟政策
15.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不结盟运动
B.亚非独立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和平外交运动
16.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关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要“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材料二
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1986年占世界的比重)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日本经济重新崛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三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试卷答案
1.B
鉴于历史上法德之间多次爆发战争,二战后两国尝试以合作方式解决历史问题。材料中的“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的提议,成为后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基础,因此“舒曼计划”的目的在于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故答案为B项。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实施,舒曼计划与其无关,排除A项;1990年两德统一,舒曼计划没有这样的目的,排除C项;D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A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由材料可知盟国由抑制日本变为扶植日本,其背景跟当时“冷战”的展开、美苏对峙的加强有关,故答案为A项。“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西欧国家的联合”“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B、C、D三项不正确。
3.D
根据“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强烈呼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可知,会议公开挑战美苏霸权主义政策,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过高的评价了该会议的影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合问题,排除C。
4.C
漫画反映的寓意是曾经的援助对象成为现在的竞争对手,说明在国际关系中角色定位不是固定的,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点睛:本题属于历史漫画题,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B
根据材料“法德轴心”“主张改革北约领导机构以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法国将自己的军事力量撤出了北约防务体系”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戴高乐将法国的军事力量撤出了北约防务体系,反对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这是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强调法国基于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没有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故错误。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故C项错误。法国的主要目的不是试图主导欧洲秩序,而是想在军事上和外交上独立以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故D项错误。
6.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冷战时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即指的是美苏之间,强调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与题干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不符,排除;C项“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表述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表现
7.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不结盟运动出现于1961年,主张不与美苏两国结盟,旨在摆脱冷战的消极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与“因方它在人类处于灾难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不符;D项与“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不符。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不结盟运动
【名师点睛】不结盟运动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8.C
从材料“美国公众……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中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报纸对政府的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制约,故A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多元化,故D项错误。
9.B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属于发展中国家,组建石油输出国组织,协调各国石油政策;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属于发达国家,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展开国际能源合作;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斗争,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分工细密”,排除A;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的国际能源机构不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排除C;材料反映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斗争,而不是两极对峙,排除D。
10.D
由题意可知,A错,因为它不是军事政治集团;B错,因为它没有改变两极格局局面,C错,因为它有原则和宗旨,就是反对军事结盟,维护世界和平。D对,因为美苏都嫉妒它,证明它有一定实力,起了一定作用。故本题选D。
11.B
“冷战的爆发,强大的历史压力和规范性就不会诞生,欧洲的旧秩序将不会被突破,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还是一个梦想”说明冷战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受挫说法错误;D中美苏帮助显然不符合事实。
12.C
不结盟运动宗旨由最初反对殖民主义到提出加强南南合作主张,说明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C正确;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A错误;霸权主义威胁尚未解除,B错误;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差距逐渐扩大,D错误。
13.在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激烈,瑞典武装中立、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不与西方结盟、挪威丹麦和冰岛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平。故B正确。“北欧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美苏冷战政策的负面影响,故排除A、D;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4.答案: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然是指从一条线变成了多条线,就是要实行不结盟政策,,故选D。AB是建国初期,排除;C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贯政策,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不结盟政策
15.答案:A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主要是因为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A项正确。亚非独立运动发生在二战后,亚非地区的国家和民族为摆脱殖民国家的统治,而兴起的独立运动,排除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排除C。
和平外交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考点:欧洲一体化;多极化趋势加强.
分析:(1)考查对材料中信息的抽取理解能力,考查对欧洲一体化知识点的掌握;
(2)考查对考查对世界格局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
(3)考查对考查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答案:(1)对材料中“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效信息的梳理总结;即可得知答案;
(2)新的格局指的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多极化表现在:欧共体、第三世界兴起、日本崛起、中国地位的提高等;
(3)考查对所计划趋势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在应对方面: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故答案为:
(1)原因:消除欧洲国家之间战争威胁,提高国际地位,拥有与美国抗衡力量.
(2)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力量:欧共体(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崛起等.
(3)特点: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应对: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积极作用.
17.(1)原因:美国扶植;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教育,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启示:重视科技与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
(2)因素:日本和欧共体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根源:世界经济多极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
欧洲走向联合
原因:
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国际关系的优势地位;
根本原因:西欧各国在恢复和发展经济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外部原因:美苏争霸的影响;
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进程: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6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
1973—1986年,欧共体经历三次扩大,英、爱尔兰、丹、希腊、西、葡先后加入欧共体,大大地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影响:
①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
②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增强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日本崛起
原因:
①战后日本的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进一步扫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奠定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
②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③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大量订货的剌激
④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制定适合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表现: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目标:
外交上注重美日关系,也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关系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政治上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加海外维和任务;
军事上企图成为军事大国,加快军事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影响:
①经济上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市场,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②世界格局上,促使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势;
③政治上,日本开始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的振兴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并迅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纷纷独立。
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扶持。
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
主张: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与原则。
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②标志着由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③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