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第三节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梳理+习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九第三节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梳理+习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4 11:42: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
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过程:
①1991年8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1991年底,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联体”,同时宣布苏联完全解体。
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多极化趋势:
美国:
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②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和建立“单极世界”
③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欧盟
①政治:1991年12月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
②经济: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③军事: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3、日本
①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②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
③迅速发展军事力量
4、俄罗斯: 走出低谷重振大国地位
①叶利钦的全方位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等
②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俄罗斯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5、第三世界——风云际会看东方
①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力量扩大。
②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多极化趋势的特点: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四、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练习题
1.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2.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俄就伊朗问题和美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展开了新一轮较量,有人质疑俄美是否会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对此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现在的紧张局势要比1962年低了许多,……”。你认为普京说此话的理由有()
①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②二战以来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③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4.有英国学者指出:美国霸权已经衰落,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世界未来的多极化格局仍不明朗,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地己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这表明
A.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政治冲突均与各国经济利益有关
C.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5.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6.2017年2月13日正在美国访问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在华盛顿会见白宫官员时警告说: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欧这一传统盟友关系将转型为更加务实和交易性质的关系。欧盟这一代表的讲话
A.说明欧盟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政治实体
B.反映了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C.体现了彻底地欧洲摆脱了美国的影响
D.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7.20世纪50年代,美国创立德福德出版公司,向访问西方的苏联人递交、或者委托西方人将图书带进苏联。直到苏联解体,该公司共向苏联和东欧散发了1000多万册图书和期刊。这反映了
A.美苏文化交流频繁
B.社会主义国家善于学习西方
C.美国科技较为发达
D.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十分激烈
8.2018年4月13日,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之前叙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对此,俄、叙表示谴责,称打击是非法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对军事行动表示支持。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由此说明
A.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
B.多极化格局面临着严峻挑战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导致国际局势动荡
9.《新全球史》中写道:“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巨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全球重组”的实质是
A.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B.世界政治力量和权力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C.世界新的冷战局面的出现
D.美国等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束
10.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11.苏联崩溃的最后几年……俄罗斯共和国政府领导开始认为“中央政府”即莫斯科的苏联当局阻碍了俄罗斯的发展,坚持要实现俄罗斯人的“自治”,甚至“主权”,并支持其他共和国的类似行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旅主义促使了苏联的解体
B.大多数加盟共和国要求自治
C.俄罗斯领导了自治运动
D.斯大林模式阻碍了俄罗斯的发展
12.2006年,德国、日本、印度等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说明
A.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联合国面临重大改革
B.世界政治大国纷纷崛起,联合国作用遭到削弱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
D.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13.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B.若干力量发展壮大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14.俄罗斯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15.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有学者将重大国际关系绘制成下图,其所代表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冷战结束,美国独霸局面形成
B.一国主导,多极格局形成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多极合作,联合遏制美国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中这样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
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
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
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材料二“群雄竞起”时代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中“冲突”所指的事件,并分析美苏这场“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群雄竞起”时代。
17.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 1945﹣1991》
材料二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2)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实际呈现什么特点?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试卷答案
1.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是德国传统意义上的首都所在地,是德国的政治中心,德国将联邦议院和政府迁往柏林,有利于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D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德国政府机构的迁移属于内政问题,与BC无关。
2.D
由材料中“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可知引文主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已经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故D正确;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转变,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只是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故AB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是20世纪60-70年代,故C错误。
点睛:当今世界格局特点

3.A
试题分析: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受到多极化趋势的制约,而俄罗斯的国力尚未达到可与美国抗衡的程度,①②③④都正确,因此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4.C
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是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化,排除A;材料旨在强调因为各国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成为政治冲突的“减震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信息,排除D。所以选C
5.A
试题分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正确;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发展,但是五极论还是六极论中所占得比例较小,故B项错误;无论三级论,五极论还是六极论,美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当今国际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并没有瓦解,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
【名师点睛】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发展原因:第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多中心和区域化趋势在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体现。第二,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必然导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第三,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
6.D
由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欧盟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因此警告“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故答案为D项。欧盟正在向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发展过程中,排除A项;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排除B项;C项中的“彻底”说法绝对,排除。
7.D
材料反映的是战后美国通过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散发书籍的方式,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美国文化,体现了战后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D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材料中书籍的传播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西方的结果,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问题,C不正确。
8.D
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根本没有得到安理会的表决通过,所以属于霸权主义的做法,故选D;由于其行动联合国并没有授权,所以A没法体现,故排除A;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建立,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题干所述不是恐怖主义的行动,故C也排除。
9.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巨变的可能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重组”的实质是世界政治力量和权力结构的根本性变化;ACD三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D
试题分析:ABC不对,目前仍是“一超多强”局面,美国仍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家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题干反映了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1.A
【解析】根据“俄罗斯共和国政府领导开始认为中央政府即莫斯科的苏联当局阻碍了俄罗斯的发展,坚持要实现俄罗斯人的自治,甚至主权可知,俄罗斯共和国政府领导主张俄罗斯民族“自治”、“主权独立,说明民族主义促使了苏联的解体,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大多数加盟共和国要求自治“俄罗斯领导了自治运动”,排除BC,材料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排除D
12.A
材料中八国角逐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位,体现了一超多强局势下若干力量的崛起和竞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联合国也将在国际政治竞争中面临重大改革,故A项正确。八国角逐常任理事国体现了它们对联合国作用的重视,故B项错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的国际准则是否有约束力的问题,故D项错误。
13.B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在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日益明显的,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解体后,以俄罗斯、欧洲、中国等为代表的若干政治力量不断强大,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对比,与联合国实力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4.D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普京是资产阶级代表,不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而“遗憾”。因此这里的“遗憾”是指苏联作为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因此选D。A、B和C不是普京的遗憾,排除。
15.C
材料既体现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也体现了多极化趋势加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极化而非,美国独霸局面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格局尚未形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多极也并未联合遏制美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图片反映两层意思,一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二是多极化趋势加强。
16.(1)“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是指对苏联发起冷战。
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战后美、苏两国实力的空前强大。
(2)两极格局瓦解,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经济的多极化;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特点;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最终将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和对比,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和平与发展;欧洲和亚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的重心。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依据材料中“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到战后的美国对苏联发起了冷战,第二小问的解答可以从二战的结束、两国的国家利 益与意识形态、国力强盛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分析理解的能力,解题时紧扣材料二中的图示及说明,可以从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多极化、“一超多强”、各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变化和对比、欧洲和亚洲的地位重要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17.考点:E4:马歇尔计划;EB:多极化趋势加强.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美国针对西欧提出的马歇尔计划;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原因.
解答:
(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归纳概括二战后美国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
(2)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主要原因根据教材内容概括.
答案:
(1)认识:苏联的安全保障是边界安全;美国的安全保障是开放的世界.
举措:推行马歇尔计划,稳定欧洲经济秩序.
(2)特点: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原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成立,实力增强;日本极力争常;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欧日俄中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