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细胞(2课时)(课件 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细胞(2课时)(课件 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24 16: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 胞
1665年 英国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软木塞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其实他发现的只是细胞壁。
1831年 英国 罗伯特·布朗

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 德国
西奥多·施旺&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

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细胞学说的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1858年 德国 鲁道夫·魏尔肖

进一步提出完善后的细胞学说: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1665年 英国胡克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其实他发现的只是细胞壁。
1831年 英国布郎 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 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细胞学说的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1858年 魏尔啸 进一步提出完善后的细胞学说: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完善的细胞学说
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学说
结构 作用
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 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细胞壁 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高大植物之所以能“顶天立地”就是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关。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内含细胞液,储存营养、水分。
显微镜的结构

10×
16×

10×
40×
物象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载玻片上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个体越大、光线越暗,物镜与装片距离越近。
e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桌边7~10 ㎝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
2.对光
显微镜的使用
白亮的视野
①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②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③用左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地清晰。
3.放片、调距、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1)将装片移动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载玻片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增大通光量
(4)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直至成像清晰
显微镜的使用
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洋葱表皮细胞玻片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 重新取材;
在载玻片上没有展平 重新取材;重新展平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 重新取材;
在载玻片上没有展平 重新取材;重新展平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片;重新取材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 重新取材;
在载玻片上没有展平 重新取材;重新展平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片;重新取材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红墨水 重新染色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严重的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 重新取材;
在载玻片上没有展平 重新取材;重新展平
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片;重新取材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红墨水 重新染色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找不到细胞 刮取细胞时未成功或刮取的细胞数太少,或未涂匀 重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