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水世界》 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的成分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仪器在组装时的前后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该实验可以说明难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解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
B. 氯酸钾只有加入了二氧化锰才会分解
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D.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约,约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将药品装入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试管加热,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污染是
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三项污染都存在.
A. B. C. D.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 不产生氧气 B. 生产氧气的速度慢
C. 产生氧气的总量少 D. 没有影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他给化学家提出一项新的挑战,其核心就是要______.
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______色液体或固体这是______变化液态氧气一般储存在______中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做此实验时为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______.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
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_____;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______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为什么工业制氧属于物理变化?
是什么?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原理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测,这是化学学习中必须训练的科学方法,请仿照下表中的示例,以初中学过的酸碱盐化学性质为例,填写空白.
实验事实写化学方程式 规律
示例: 酸溶液活泼金属盐氢气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等
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填序号.
产物无污染??不需加热??需加热??生成物只有氧气
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验装置的______性
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应该装置试管内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
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判断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与否,你认为较科学的依据是______填序号.
依据教科书的观点??依据老师的观点????依据实验事实
试计算一间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仪器认识:写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____________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
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D 6. B 7. B
8. B
9.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0. 淡蓝;物理;蓝色钢瓶??
11.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物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12. 氧气;氧气;水蒸气;能;植物的光合作用??
13. 解: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分离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分离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4. 解: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微米的颗粒物故答案为: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微米的颗粒物;
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用加热含氧物质或用双氧水分解制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利用了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蒸发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
15. 解:酸碱盐中的反应规律很多,此处仅举两例中和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故答案为:
实验事实写化学方程式 规律
示例: 酸溶液活泼金属盐氢气
酸碱盐水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
16. 铁架台;集气瓶;加热氯酸钾;电解水;;BC或BE;气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导管;??
17. ;试管;量筒;c;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