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测试
一、选择题(共30分)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B.
C. D.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项羽 B. 陈胜 C. 刘邦 D. 楚庄王
汉武帝时,有大臣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所采纳。他的主张应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经典史诗巨制《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从幼年到老年,经历了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成为一代霸主而跌宕起伏的一生。下列关于汉武帝治国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B. 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官员
C.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 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平定七国之乱 C. 卫青大破匈奴 D. 陈胜吴广起义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秦朝 B. 新朝 C. 西汉 D. 东汉
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
A. 《论语》
B. 《史记》
C. 《齐民要术》
D. 《资治通鉴》
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 B. 项羽用青铜酒樽喝酒
C. 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 D. 刘邦带兵逃入寺院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夏朝 B. 西周 C. 秦国 D. 秦朝
秦始皇时“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 )
A. 秦始皇非常勤政 B. 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 秦朝的地方官员无能 D. 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科举制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 约法三章 B. 休养生息 C. 迁都洛阳 D. 对外开放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修筑都江堰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制造地动仪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 A B. B C. C D. D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A. 陈 B. 大泽乡 C. 巨鹿 D. 荥阳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 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 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学习汉武帝大一统,小明同学开始收集有关汉武帝的材料,下列材料不可用的是( )
A. 派张骞出使西域
B.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C. 派蒙恬北击匈奴
D.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地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侧重口述史料搜集 B. 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 注重史料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史料分析。
材料一:樊远问仁,(孔)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1)请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他在政治方面和教育方面的思想又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请回答: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三:臣愚以为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3)请回答: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4)请回答:材料四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五:汉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5)请回答: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什么制度?结果如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图是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
材料三: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请回答:(1)据材料一,描述“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必须包括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为这条商路的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你能从材料二这些图片中得出“丝绸之路”的哪些信息?(写出两个即可)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案
1.B
2.A
3.A
4.C
5.A
6.D
7.A
8.B
9.B
10.B
11. D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A
19. C
20.B
21.
(1)思想:“仁”和“礼”。政治:为政以德。教育:有教无类。
(2)焚书坑儒。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秦始皇;郡县制。
(5)分封制;导致“七国之乱”;实施“推恩令”。
22.(1)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张骞;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汉朝的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往西域、中亚、西亚和欧洲;西域的良种马、核桃、胡萝卜等物品传入中原地区;佛教等外来文化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