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25 07: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的示数是
B. 它的分度值是
C.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金属熔点高于 B. 该金属熔点低于
C. 该金属凝固点高于 D. 该金属凝固点低于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目前,有些大酒店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讲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牛肉以其营养价值高且味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加工和贮存牛肉的过程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 用高压锅煮牛肉时,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
B. 从冰箱取出的冻牛肉放在冷水中解冻
C. 刚从冰箱中取出冻牛肉,过一会儿表面会挂一层“霜”
D. 冬天用锅煮牛肉时,在厨房的窗户上会形成雾气
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 冰是非晶体
B. 冰的熔点为
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纸的着火点是、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沸腾时水吸收了热量,水温保持不变,使纸盒达不到着火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B.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C.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D. 纸本身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
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的开水降温至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杯”。“杯”的工作原理是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0年3月至4月接连两次爆发,火山喷出的炽热的岩浆在向四周流动的过程中会慢慢冷却,最后变成石块。这个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要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霍山黄芽是我国著名的绿茶,其制作工艺中有一道重要环节称为“杀青”,通过加热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从而使茶叶干燥易于保存。
春天,气候干燥,人们特别是爱美的女士出门,总要在脸上涂抹一层油脂,这是为了防止脸上水分的
______,北方风大的地方,更需要这样做,其理由是______。
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如果没有甩,就用它给一个体温为的人测体温,结果是______。
一只刻度线模糊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长为7cm;当把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时,液柱长用此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时,液柱长12cm,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
在北极,当气温降低到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汽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这些小雪花如果互相碰撞,还会发出声响,好像翻动书页的声音。探险家把这种奇妙的声响称之为“星的耳语”。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热。
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冬季小禹奶奶家房子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如图所示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冰晶形成的;而到了春季,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这些雪熔化成水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______成冰挂。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 0 1 2 3
温度 90 98 98 98

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低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图______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五一节放假,早晨小明帮助妈妈准备早餐,当他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火腿,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火腿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如图所示,很多小轿车的后窗玻璃是双层的,里面一层贴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实际是一种特制的电热除霜器,你能分析霜的形成和后窗玻璃的除霜原理吗?


答案

1. D 2. D 3. C 4. A 5. B 6. B 7. A
8. A
9. 凝固;放出??
10. 蒸发??
11. 蒸发;液体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12. 38??
13. ??
14. 凝华;放??
15. 压缩体积??
16. 凝华;凝固??
17. 温度不变;98;低于;乙??
18. 解: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火腿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火腿上,因此火腿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由于火腿的温度仍然很低,不断有水蒸气液化,因此擦不干。当放置一段时间后火腿温度升高,不再有水蒸气液化,小水滴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因此火腿变干了。??
19. 解:冬天,小轿车内外的温差比较大,里面热,外面冷。坐在车里面的人不断呵出的水蒸气往往在车窗玻璃上凝华,形成一层白白的霜花。这样,车外的景物就看不清楚。然而,驾驶员在行车、倒车中需要随时知道车后的情况。于是汽车生产商把小轿车的后窗玻璃做成双层,里面贴上带有一条条电阻丝的薄膜,通电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阻丝发热,凝结在玻璃上的霜花,随着玻璃温度的升高就会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然后液态的水吸热汽化成气态的水蒸气并蒸发掉。有了它,即使天气再冷,从小轿车里向后看时,外面的景物都能一目了然。
答:霜的形成是凝华,除霜过程是熔化与汽化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