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课件(3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课件(39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4 20:51:21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你认识这座桥吗?卢沟桥 这座桥座落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它就是——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卢沟桥,震惊中外“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面对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这座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桥上雕刻的狮子形态,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中国古老的石拱桥。 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去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第19课
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1.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七七事变、攻陷平津和上海、南京大屠杀(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认识中国抗日的史实:北平保卫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培养历史时空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3. 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省,进而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7年策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日军重兵占据七七事变问题一: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卢 沟桥事变发生后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中国军队坚决抵,在卢沟桥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 中国军队坚决抵,在卢沟桥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读材料 明真相寻找历史的真相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在军事演习中借口失踪的士兵叫志村菊次朗,七七事变后,被遣送回到家乡,1941年,重新入伍.蓄谋已久纯属借口归纳: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1.抗战宣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事变发生后国民党表明抗日决心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2.工农红军的改编西北工农红军八路军总 指 挥:朱 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军 长 :叶 挺副军长 :项 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卢沟桥事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变化? 不抵抗积极组织抗战表明抗战决心实行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起点。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要图时间:1937年8月13日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又制造了八一三 事件意义
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屠杀南京30万居民。南京大屠杀说一说:
日本在南京犯下哪些滔天罪行?
日军杀人取乐集体枪杀平民长江上漂浮的尸体被日军烧焦的尸体从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时间内,杀害中国同胞300000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2.手段: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3.结果: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300000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启示: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
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300000,对沦陷区实行残暴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等。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 日本侵华期间
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
经济损失5620亿美元 然而……3500万5620亿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组织在日本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彻底检证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反动集会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郞参拜靖国神社最近几年……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侵犯中国领土钓鱼岛 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我们应怎么应对?学生:
我们要声讨日本的所作所为;
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政府:
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
积极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民众: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创和平。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与日本怎样进行交往?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勿忘历史 强我中华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大屠杀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CA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AD5.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 )
A.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 B.社会性质决定的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AA 材料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二: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应当确认革命军当前责任,第一个乃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
——1933年蒋介石对各级剿共军官的讲话材料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蒋介石在不同时期所发的电文和演说,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政策?
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两个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日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