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秦朝的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光是死刑就有十多种。其中,车裂就是将人的双手、双脚和脑袋分别绑在五匹马上,然后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马分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斩、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较仁慈的死刑了。
新授
秦始皇修筑那么多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之外,当然还需要大量钱财。为了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田租、口赋、杂赋等加起来就占去农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人们这样描述当时百姓的生活情况:“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纺织不足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百姓的生活是何等悲惨。
新授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从17岁到60岁都必须为国家服役。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来就不下300万。就是说每20个人中,就至少有3个人需要去服役,而这20个人中只有三四个才是青壮年男子,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小孩。
新授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继位,后称秦二世。他的统治更加残暴,连秦始皇都望尘莫及。这样就使朝廷上人人自危,忠臣不敢说话,奸佞小人当道,民间则民怨沸腾,最后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新授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走到大泽乡是遇大雨,道路泥泞被迫停止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被处死。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反抗,在他们的号召下,决心法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新授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伐无道、诛暴秦”
义军内部不团结,无作战经验等
思考:陈胜、吴广失败的原因?
新授
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新授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合作探究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领导,时间约半年。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
新授
二、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 汉王
项羽 西楚霸王
2.刘邦项羽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新授
破釜沉舟
巨鹿
项羽
刘邦
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进逼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巨鹿
新授
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刘邦: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灭亡。
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 以少胜多
胜利
新授
三、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争霸”。
新授
楚:西楚霸王--项羽
汉:汉王--刘邦
项羽、刘邦之间为争夺帝位而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
最后的取胜者----刘邦
战争性质:争夺皇位的战争
新授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新授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广纳人才,势力
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项羽
刘邦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新授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顺势得民心而得天下。
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
总结
null
1.“天下苦秦久矣”,是(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练习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D.陈胜、吴广起义
D
练习
秦始皇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大泽乡起义
打击暴秦
巨鹿之战
大败秦军
攻入咸阳
灭亡秦朝
楚汉之争
建立西汉
暴政
农民起义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