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30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30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5 11:57:22

文档简介


西欧庄园
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90%
10%
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Stadt Luft macht frei
——德国民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目标
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和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
2、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
3、了解大学的兴起和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
重点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知识导航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找出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
2、概括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
3、找出大学的兴起、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42-45,用笔划出关键词

文明不易
自由难得
加倍珍惜
尊重历史



兴起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渡口、港湾、城堡、寺院,甚至交又路口等,有越来越多的人定居。集中的人口,便利的交通,促进了集市的形成,而这又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居住,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的、比较稳定的居民点,新的城市又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形成。















兴起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
等拥有超过5万
人口的城市屈
指可数。


繁乱中显示着生机与活力


兴起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手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
起义,杀死主教
此后又坚持斗争
多年,琅城终于
取得了自治地位。


















法国琅城










从琅城取得自治过程概括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手段?
城市暴乱
  在人民起义的威慑下,以及通过金钱赎买的方式,一些封建领主主动授予市民人身自由和某些特权——


城市类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①自由城市:
  没有取得完全自治的权利,只能称为自由城市,封建领主仍起着重要作用。但自由城市的市民人身都是自由的,他们可以自由结婚,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自由进行贸易。可以根据城市法选举自己的代议机关——市议会,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城市类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②自治城市:
取得完全自治的城市,只需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就可以了,城市居民可以成立自己的市民议会,作为城市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权利,还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市长和法官居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还可以组建俣卫城市的武装力量,甚至有权宣战。这些城市只在名义上从属于皇帝、国王或大封建主,它们对领主所应尽的义务,仅限于缴纳一定的税额和战时提供少量军队。














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法国琅城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特许状影响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特许状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权利和义务。自治城市把特许状视为确保自由和权利的城市宪章,被珍贵地保存在市政厅有三把锁和三把钥匙的档案柜内。


自治城市的局限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自治城市的局限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

居民来源
农奴逃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的领主也不能迫使他回到农奴的地位。


市民阶层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产生分化


市民阶层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行会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才可得到报酬。帮工通过行会组织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师傅的资格,独立开设作坊。帮工实际上是作坊主的雇佣工人。












防止恶性竞争
维护行业共同利益
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锁匠行会
面包师行会
丝绸商行会
银行家和
钱币兑换
商行会
羊毛商行会
细呢绒行会
法官司和公证人行会
医生和药剂师行会


市民阶层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


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法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使大学的创办有了社会基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古典文明的传播,东方文化和教育的传入,为大学充实了学习的内容。




















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大学”一词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中世纪的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


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①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大学的自治权利


课程设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内容
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
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文法
修辞
音乐
逻辑
算数
几何
天文
七艺
中世纪大学一般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神学、法学和医学都是专科院系,以专门职业为取向。完成艺学院学习后,才能进入到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去进修。
文法是“七艺”之首。这个课目主要教学生如何正确地写作和演讲,如何理解比喻,用一种比较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诗人和历史学家的作品。当然更重要的是理解《圣经》中的修辞、比喻和寓言故事.
修辞的功用就是教人如何对大众讲话,如何书写一个文案,还有如何渲染自己的诗歌。这个科目衍生出来的就是雄辩术。雄辩术的主要目的是教人如何在公众场所说话,表达自己的观念,并试图说服听众.雄辩术是人文学科中最为困难,而且也是最为综合的科目。
逻辑又称为“辩证法”,可以教学生如何去思考,辨析概念的正确与否,准确定义一个事物。这个科目跟我们今天的逻辑学科目基本差不多,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理性独立思考问题。
那时候的音乐课并不是教人演奏什么乐器,而是主要教人学唱格里高利圣咏、赞美诗一类的教会音乐。世俗的流行歌曲可不在教授范围。
这个科目主要是教授学生理解基本的天文常识,并因此能够推算宗教节日,或者根据天文记录,能推算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年代。


课程设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认识、评价、特点
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博洛尼亚大学解剖教室
如何评价中世纪大学的程设置
教会的影响
现实的需要


课程设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程十分贫乏
●逻辑学和辩证法的教学在中世纪占重要地位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演、背诵、注释、笔记等,很少提供思想自由,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
●大学的教学方式,通常采用4个步骤,即讲课、复述、辩论、考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堂小结
从法兰克王国到强盛的查理曼帝国和德、意、法三国的雏形,从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到自给自足的西欧庄园和那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使人自由”的空气的城市,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前进的脚步。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堂训练
1.城市的基本居民是手工工匠和商人,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什么人转变而来的(  )
A.教士 B.领主 C.农民 D.奴隶

2.许多人进入城市后获得市民身份,享有自由的条件是在城市居住满(  )
A.一年零一天 B.一年零一个月
C.一年零二天 D.一年零两个月

3.西欧城市经过斗争,成为自治城市。生活在城市的市民(  )
①成为自由人  ②享有天赋人权 
③享有土地私有权  ④享有财产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后作业
1.西欧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开始于(  )
A.9世纪 B.10世纪 C.11世纪 D.12世纪

2.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和自治权,其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  )
A.“特许状” B.城市立法 C.城市习惯 D.行会章程

3.12世纪,西欧兴起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太学 B.私塾 C.书院 D.大学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后作业
4.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A.武力斗争 杀死领主 B.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 金钱赎买 D.国王支持 武力斗争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   )
A.新兴地主 B.富裕农民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6.中世纪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然后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下列列举中不属于专业课程的是(  )
A.天文学 B.法学 C.医学 D.神学
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