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地球的运动》习题(3份打包,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地球的运动》习题(3份打包,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25 16:47:11

文档简介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365天 B. 30天 C. 三个月 D. 24小时
地球公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  )
A. 地轴 B. 北极星 C. 太阳 D. 经线
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
A. 北温带 B. 热带 C. 南温带 D. 南寒带
一年之中,我们当地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今天是6月16日,距离今天最近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某地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  )
A. 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寒带地区 D. 沿海地区
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四季变化 B. 五带形成 C. 极昼极夜 D. 昼夜更替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根据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光的不同,把全球划分为(  )个温度带。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下列地点,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最吻合的是(  )
A. 南北回归线附近 B. 南北极圈附近
C. 南北极点附近 D. 赤道附近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 昼夜交替现象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四季变化 D. 某地有时气温高有时气温低
二、综合题
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表示地球的 ______ 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的时间是 ______ ;
(2)在地球运动的轨道的短线上画上箭头,正确表示地球的此种运动方向;
(3)当地球位于 B 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 ______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______ 日(节气),此时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 ______ ,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北半球是 ______ 日(节气),这一天在北极地区会出现 ______ 现象,在南极地区会出现 ______ 现象;
(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 ______ 的变化,而且南北半球季节 ______ (填相同或者相反),当我们学校放寒假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 ______ 季节。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1. D 2. C 3. B 4. B 5. B 6. B 7. D
8. B 9. B 10. D 11. A
二、综合题
(1)公转;一年;
(2)略
(3)南回归线;冬至;昼短夜长;夏至;极昼;极夜
(4)四季;相反
(5)夏
PAGE《地球的运动》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澳大利亚悉尼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极昼期间
南半球的冬季一般是指( )
A. 12、1、2三个月 B. 6、7、8三个月
C. 3、4、5三个月 D. 9、10、11三个月
2002年11月29日我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 )
A. 那里是春季 B. 那里是夏季 C. 那里是秋季 D. 那里是冬季
二、材料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可知,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______ (顺或逆)时针,公转周期是 ______ ;
(2)当地球绕日公转至甲位置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______ 方向移动;
(3)如图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环保电器,一般安装在屋顶以便更好的集热,泉州地区安装热水器,一般集热管的总体朝向 ______ ;当太阳光线与真空管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为了达到较好的集热效果,冬季可以把支架A调 ______ (填:高或低)些。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结合题意:五一期间,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澳大利亚的悉尼在南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反,应是昼短夜长。故选A。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划分,牢记即可。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的冬季是6、7、8月,此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B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意义,了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于地球的公转,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002年11月29日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是冬季,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时值夏季,适合科学考察,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
【答案】(1)逆;一年;( 2)昼长夜短;南;(3)南;高。
【解析】(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2)夏至日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3)泉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泉州地区安装热水器,一般集热管的总体朝向南。当太阳光线与真空管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冬季太阳高度小,为了达到较好的集热效果,冬季可以把支架A调高些。《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太阳直射最南的纬线是(  )
A. 南极圈 B. 南回归线 C. 赤道 D. 北回归线
中秋节当天南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D. 出现极昼
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
A. 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B. 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 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D. 高纬度地区
2017年11月7日这一天“立冬”,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赤道 B.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当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时,说明是什么日子(  )
A. 秋分日 B. 春分日 C. 夏至日 D. 冬至日
北京饭店大堂有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其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 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C. 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D. 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载人航天器“神舟十一号”成功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中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在空间实验室中驻留30天.这将是中国航天员迄今在太空驻留最长的一次.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时,地球位置正处于(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二、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一直_______(变化/不变),始终指向 附近,从而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发生有规律的往返移动;
(2)当地球光照出现乙图情况时,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_______处,此时宝鸡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当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甲图中的地球这时运行到 处;
(4)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段是从 到 (填节气名称)。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太阳直射最南的地方是南回归线,太阳直射最北的地方是北回归线。
故选:B。
2.【答案】 C
【解析】2013年9月19日中秋节当天,地球应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特点是昼长夜短。
3.【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极昼极夜的发生范围。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即南北寒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4.【答案】 B
【解析】
5.【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北极出现极昼的时间,难度一般。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时间是6月22日前后。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各地时间差异原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意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被照亮的部分(昼半球)不断地向阴暗的部分(夜半球)转化,这就是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西边的地点后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差。D正确,故选D。
7.【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公转位置的认知。仔细阅读图示,正确找出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示中③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说明为夏至日;①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说明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可判断④是秋分,②是春分。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时北京时间是10月17日7时30分,目前地球公转的位置在④——①之间。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答案】 (1)不变 北极星
(2)① 昼长夜短
(3)③
(4)秋分 春分
【解析】
(1)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一直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从而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发生有规律的往返移动。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南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南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读甲图可知,地球公转到①、②、③、④地时的节气分别是: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当地球光照出现乙图情况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至甲图中的①处,此时位于北半球的我国陕西省宝鸡市昼长夜短。
(3)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也就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即北半球的冬至日,甲图中的地球这时运行到③处。
(4)秋分过后,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至冬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南极圈;冬至日过后,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至春分日缩至0。如此周而复始,其周期为一个回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