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草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草原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25 21:1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草 原
课题
草 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本案设计根据文本特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草原美景、迎客和欢聚场面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词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展开有感情朗读,深悟文章主题,体会民族团结的意义。
学前准备
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师生)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搜集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歌曲,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草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3.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1.学生汇报交流。
【(1)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2)草原是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3)草原人民性格豪爽、奔放,特别好客,喜欢吃手抓羊肉。(4)可以用“广阔无垠”“沃野千里”来形容草原。】
学生认真倾听,补充介绍老舍的资料。
学生齐读课题,提出疑问。
写的是什么地方的草原?
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哪些方面?
写出几个描写草原的词语。


2.我们学过的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3分钟)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重点指导“渲”“襟”“虹”“涩”“璃”“迂”的读音和书写。
(2)理解“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1.学生听配乐朗读,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2.借助拼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词义。
(1)认读生字新词,说出易错之处。
(2)交流词义。
3.小组合作探究。
(1)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4.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各段的段意。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渲染(xuān xuàn)
衣襟(jīn jīng)
玻璃(li lí)
迂回(yū yú)
形近字组词。
渲( ) 玻( )
宣( ) 波( )
5.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景(用时:10分钟)
1.根据要求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2)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3)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2.指名朗读后两句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3.指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讨论交流。
(1)课文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象。可以用“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来概括草原的特点。理解“一碧千里”和“茫茫”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体会含义。
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读一读句子,说说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读文,交流。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
理解“既……又……”这句话的并列关系。
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3.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读第1自然段,你会发现作者先观察到的是 ,接着观察到一碧千里的 ,然后再具体生动地写了这个地方的
、 和 这些景物。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草原
的感情。
7.第1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8.体会两个“回味”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9.用“既……又……,既……又……”写一句话。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用时:4分钟)
1.教师小结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引导学生总结收获。
1.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畅谈收获。
10.这节课我的学习收获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激情引趣(用时:3分钟)
1.课件播放视频:“茫茫的大草原一碧千里,草原上牛羊成群……”
2.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
1.学生先自由表达看到的景象,再用书上的词句描绘所看到的画面。
2.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3.齐读课题。
11.填空。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
二、抓住特点,读中悟情(用时:30分钟)
1.导学案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广阔。
(3)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迎接客人的场面。
(4)组织探究、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5)体会草原美妙的意境。
2.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出示阅读思考题。
(1)这两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拓展:具体描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描绘的情境。
1.了解草原的广阔和迎客场景。
(1)学生朗读,听读思考,然后交流。(草原的广阔;远迎客人的场面。)
(2)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草原广阔的词句。理解“洒脱”的意思。
(3)画出描写主人远迎客人场面的词句,然后交流。
(4)探究交流:从远迎客人的场面能体会到什么?
(5)抓住“听不见”“看不见”“忽飞忽落”“远远地望见”“隐隐有鞭子的轻响”来体会。
2.自主学习,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2)默读第3、4自然段,动笔画出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批注,感悟蒙古族人民的淳朴和热情,感悟蒙汉之间的深情厚谊。
(3)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
3.说说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联系全文理解诗句意思。
4.小练笔:展开想象,联系全文具体描写。然后全班交流。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草原
和 的特点。
13.第3自然段从马多、 多、
多等方面,反映了主客见面的场面的热烈。这段话从 、 、 等方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蒙汉人民的团结。
1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5.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到了蒙古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和待客之道?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吗?



16.写两句关于送别方面的不同诗句。



三、总结概括,迁移运用(用时:7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全文。
2.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3.运用《草原》的写作方法,描写校园的一角。
1.小组总结课文主题。然后汇报交流。
2.讨论交流: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校园一角的特点,再孫组织语言把它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
17.《草原》一课是按 的
线索,描写了 ,赞美了
和 之间的深厚感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借助画面,进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特殊功能,一下子把“草原风情”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乐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想象,联想美的画面。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唤起学生的直观表象。因为美的本身是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把语言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品读课文,抒发美的情怀。
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感受课文中作者描绘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感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场面,感受文本的语言美。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理解。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人美,以及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再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草原》教学片段
理解诗句,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
师:大家看“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什么叫“何忍别”??
生:怎么忍心分别呢?
师:就是说他们不忍别离,那么“天涯碧草话斜阳”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夕阳西下了,我们还在这长满绿草的天边说话。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
生:指遥远的地方。
师: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蒙古大草原。
师:对,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呢?这个很好理解,一片什么样的大草原呢?
生:绿色。
师:“斜阳”是什么意思?
生:夕阳。
师: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话”是话别的意思。
师:跟夕阳话别?(众笑)
生:应该是谈论。
师:谁和谁谈论?
生:蒙古族人民和我们谈论。
师:那么怎么叫“话斜阳”呢?
生:我觉得是,在夕阳的照耀下谈话。这个“话”不一定就是“话别”。
师:对,这是诗句的一种倒装形式,比较特殊。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因为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离别呢?所以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是不是?下面,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中作者先写的是什么呀?
生:景。
师:通过写景,然后怎么样?
生:抒发感情。
师:这个“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是蒙汉两族的友谊。
师:这种友谊使作者怎么样?
生:不忍离别。
赏析:这句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是理解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者引导学生逐字逐词地理解品读,使学生真切地读懂了诗句的意思,领悟了文章的主题。另外,教者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坚持学习语文跟人事事物相结合,坚持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