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36PPT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36PPT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5 22:04:54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8课 百家争鸣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生活时代: (约前571~?)春秋后期所属学派:道家(创始人)思想精髓: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主
张遵循自然规律,反对强做妄为。老子简介1. 老子 老子主张“以柔克
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
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
子们说:“我那些坚硬的
牙齿早就掉了,而我那柔
软的舌头却还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此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
有用?举例说明。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 “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
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
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2.孔子和儒家学说生活时代:(前551~前479)春秋后期所属学派:儒家(创始人)思想精髓: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著名的有72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孔子简介  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
出的思想家。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在国内,各地都有为
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庙。在国外,美英等国的众多学者
公认孔子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山东曲阜孔
庙大成殿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希望
统治者和人民互相尊重体贴,天下安定。他的思想理念被继承
下来,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绵延长达两千年之
久,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道(导)之以德,齐(约束)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思想家孔子孔子贤能弟子(77人)一览表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
人,称“七十二贤人”。德行出众者:颜回、冉耕、冉雍。政事
出众者:冉求、仲由。言语出众者:宰予、端木赐。文学出众者:
言偃、卜商、颛(zhuān)孙师、曾参、公冶长、樊须、有若、
公西赤。颜回 冉求 仲由《诗经》书影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上古时代的政治文献汇
编,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
文献。记事上起传说中的尧舜
时代,下迄春秋中前期的秦穆
公,大约1400年的历史。《尚书》书影  古代官制典籍,原名
《周官》。全书共42卷,
设官376名,并详列了各
官员的职责。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
年史事。《春秋》集传大全书影《周礼》书影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论语》
残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论语·述而》《 论 语 》 名 言杏坛(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
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3.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
变化,不同的学者各自著书立说,
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出现
原因)。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思想
家,形成众多学派,号称“诸子百
家”。
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
墨家和法家。此外,还有纵横家、
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各学派
之间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子:古代对有修养有学问人的尊称墨 子 故 里墨子  墨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曾提出“兼爱” “非
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
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书影  《墨子》是研究墨翟思想的最重要资料,现存53篇,
大部分是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翟言论的记述。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
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
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
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
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
从事焉。 ——《墨子·鲁问》墨子纪念邮票兼爱,是指“兼爱天下之人”,“爱人若爱其身”,“兼相
爱,交相利”。
非攻,是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侵凌,即侵略战争。孟子
孟子故居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
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各国所接受,
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
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
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
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家庭教育之典范。荀子《荀子》书影  荀况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百姓以法律控制。并
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庄子
《庄子》书影庄周梦蝶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韩非子》书影韩非   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形成法(法律)、术(权术)、
势(权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体系。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简表1.孔子的思想主张
2.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
3.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
4.《论语》的价值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孔子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形成原因
2.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及主张百家争鸣思想家老子1.道家创始人
2.代表作及主要思想1.“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提出
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C2.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
是(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A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
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
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C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
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
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
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材料二 与孔子影响有关的图片

图一 公冶长书院(公冶祠)图二 魏照每天为老师洒扫庭除
(3)图二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
(打扫庭院)。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4.答案要点:
(1)学派:儒家。 思想核心:“仁”。原因:孔子是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
(2)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
看法,逐渐形成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各学派间热烈
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
(3)肯定:做得好,尊师重教的优良品德值得发扬。否
定:师生不平等,封建糟粕不值得提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