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学业达标训练】
1.(2010·鹤壁高一检测)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解析】选C.图A、图B中,除重力外,力F对木块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图C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图D中除重力外,摩擦力对木块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只有C项正确.
2. (2010·青岛高一检测)如图2-3-8所示,某同学利用橡皮条将模型飞机弹出,在弹出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条收缩,弹力对飞机做功
B.飞机的动能增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减少21世纪教育网
D.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飞机的动能
【解析】选A、B、C.在弹出飞机的过程中,橡皮条收缩产生弹力将飞机弹出,弹力对飞机做正功,飞机的动能增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减少,飞机上升重力势能增加,A、B、C对,D错.
3.如图2-3-9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解析】选C.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作用,但除重力外,其他三个力做功之和为零,所以机械能守恒.
4.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它们距离地面高度之比也为1∶3,让它们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 )
A.1∶3 B.3∶1
C.1∶9 D.9∶1
【解析】选C.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落地时动能Ek等于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结合题目已知条件可知C对.
5.下述设想中,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利用永磁铁和软铁的相互作用,做成一架机器,永远地转动下去
B.制造一架飞机,不携带燃料,只需利用太阳能就能飞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做成一只船,利用流水的能量,逆水行驶,不用其他动力
D.利用核动力使地球离开太阳系
【解析】选B、D.A、C项不消耗任何其他能量,而维持转动或行驶,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B、D利用太阳能或核能,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所以B、D项正确.
6.如图2-3-10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质量为m的铁球由弹簧的正上方H高处自由下落.忽略小球与弹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若已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L,求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重力势能减少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压缩最大时动能减为零,此时弹性势能最大,即mg(H+L)=Ep弹.
答案:mg(H+L)
【素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运动过程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过程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21世纪教育网
C.起重机吊起重物过程
D.考虑阻力条件下滑雪者沿斜面下滑过程
【解析】选B.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机械能守恒.据此判断:电梯匀速下降过程,克服阻力做功;起重机吊起重物过程,起重机对重物做正功;滑雪者下滑过程克服阻力做功;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于是可知只有B项正确.
2.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让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自由下落2 m 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最后停止.用这种方法获得消防队员受到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象可知( )
A.t2时刻消防员的速度最大
B.t3时刻消防员的动能最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t4时刻消防员的加速度最小
D.消防员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
【解析】选A、C.0~t1,消防员做自由落体运动,t1 ~ t2,消防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2时,F=mg,a=0,此时速度最大,所以A正确;t2 ~ t4,消防员做减速运动,t4时,消防员停止运动,v=0,F=mg,则a=0,所以B错误,C正确;t2 ~ t4,消防员的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3.汽车沿一段坡面向下行驶,通过刹车使速度逐渐减小,在刹车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增加
C.重力做负功 D.机械能不守恒
【解析】选D.汽车沿坡面向下运动,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A、C错;由于速度逐渐减小,由Ek= 1/2 mv2知,动能减小,B错;由于动能、重力势能都减小,故机械能是减小的,D项正确.还可以根据除重力外,还有阻力做负功,可知机械能减小.
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5.如图2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
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21世纪教育网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解析】选D.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B组成系统动能损失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又因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AB间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说明单位)
6.(10分)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海伦·杰尔斯基研究了各种自行车特技的物理学原理,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探寻特技动作的极限,设计了一个令人惊叹不己的高难度动作——“爱因斯坦空翻”,并在伦敦科学博物馆由自行车特技运动员(18岁的布莱士)成功完成.现将“爱因斯坦空翻”模型简化,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自行车运动员从B点由静止出发,经BC圆弧,从C点竖直冲出,完成空翻.完成空翻的时间为t,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自行车运动员从B到C至少做功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7.(思维拓展题)(10分)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4所示,底部为半圆形,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两质量相同的小环用长为R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将AB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环离开底部2R.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
(1)AB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前,杆上的作用力;
(2)A环到达最低点时,两环速度大小.
[探究·创新]
8.(10分)质量为50 kg的男孩在距离河面40 m高的桥上做“蹦极跳”,未拉伸前,长度为15 m的弹性绳AB一端缚着他的双脚,另一端则固定在桥上的A点,如图5甲所示,男孩从桥面下坠,达到的最低点为水面上的一点D,假定绳在整个运动中遵循胡克定律.不计空气阻力、男孩的身高和绳的重力(g取10 m/s2).男孩的速率v跟下坠的距离s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男孩在C点时的速度最大.
试探究如下几个问题:
(1)当男孩在D点时,求绳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绳的劲度系数是多少?
(3)就男孩在AB、BC、CD期间的运动,试讨论作用于男孩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