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一个地区气候特点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3.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过程方法
1.教师引导学习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2.自主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
3.学生合作讨论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情感
目标
使学生明白世界上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气候灾害对人类的破坏。
教学重、难点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针对练习巩固。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过程与组织
设计依据与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3分钟)
结合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而气温和降水又是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总结导出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回忆已经学过有关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性。
气候的学习和气温、降水部分的思路大致相同,在此首先安排学生回忆已学习内容
气候的地区差异(约15分钟)
【PPT】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转折】各地区冷热、干湿状况的不同产生了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
【思考1】分析气温年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用什么图表示?
【思考2】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需要阅读什么图?
【思考3】气候特征的判断方法。结合教材63页图3.25,读气温曲线图,分析该地的冷热状况,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的干湿状况。综合该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应用】根据气候特征的判断方法,比较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差异。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温故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感受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差异。
【自主学习】分析气温年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分别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归纳总结】分析气候特征需要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合作探究】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学以致用】结合教材63页图3.25,分析温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差异。
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某地气候特征属于重难点,在此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然后安排合作探究,加深巩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约10分钟)
【转折】温带大陆东岸的A和西岸的B地气候差异很大,为什么?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温故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
【温故2】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
【知新】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应用1】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以上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应用2】出示赤道和极地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影响两地区的气候因素
【应用3】分析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和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降水;
一般来说,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距海近,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小,距海远,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大。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另外,赤道附近降水多,两地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也是纬度、海陆和地形三个方面。
【学以致用】应用1: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应用2:纬度位置
应用3;A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关于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学生是有基础的,在此只做引导,具体答案由学生自己得出。
结合教材活动题,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10分钟)
【转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讨论1】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转折】由此看来,气候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的,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讨论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讲解】关于全球边变暖的危害和原因
【讨论3】针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合作讨论1】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多少要所季节的变化。在住的方面,热带地区人们常住吊架楼,寒带地区人们住冰屋。气候也会影响农业生产,例如南稻北麦。
【合作讨论2】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渡砍伐森林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等。
【合作讨论3】大力开发新能源,推广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该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此安排学生自己讨论体会。
归纳总结(2分钟)
通过板书,归纳总结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思考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达标测评(5分钟)
多媒体展示图片与问题
学生选择气候图片,回答问题
三、【板书设计】
四、【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