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姥姥的剪纸 表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姥姥的剪纸 表格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26 10: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生充满阳光和温暖。童年的记忆中会有爱;故事中会有爱;印象深刻的场景中也有爱……本组教材选编了三篇文章:饱含亲情的童年生活;充满真挚情感的民间故事;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艺术。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细细品味一番吧!
课题
内容简说
12 姥姥的剪纸
描写了一位剪纸技艺高潮、广结善缘的姥姥,为作者变着花样剪老牛和兔子,让作者的童年充满惊喜和快乐,也给作者留下永远的回忆。
13 牛郎织女
讲述了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善良的织女,并与她结为夫妻。他们男耕女织,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被王母娘娘无情拆散后只能隔河相望,成了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14 安塞腰鼓
课文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习作4
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然后写一篇习作。
练习4
“语文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并积累书中的俗语,交流搜集的俗语,积累自己感兴趣的俗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诵读与积累”安排积累以戏曲为主题的十二个词语。
“写好钢笔字”安排了继续进行描红训练。内容是《姥姥的剪纸》一课最后一段。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学会解释”,这时一项交际说话练习。教育学生: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
“学写毛笔字”的内容是练习写单耳旁和“口”字旁的字,例字为“即、吹”。
会写21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正确读写“刁难、庄稼、啃食、清清爽爽、衰老、挣扎、汹涌、骤雨”等词语,正确读记“择菜、捂住、薅草、挑剔、愈锤愈烈”等词语。理解“刁难、挑剔、震撼、烧灼”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蕴涵的美好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习复述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语言,并把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12.《姥姥的剪纸》………………………………………………………… 2课时
13.《牛郎织女》…………………………………………………………… 1课时
14.《安塞腰鼓》………………………………………………………… 2~3课时
习作4 ……………………………………………………………………… 2课时
练习4 …………………………………………………………………… 3~4课时
12.姥姥的剪纸
课题
姥姥的剪纸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是融情于事的优秀范文,文中描述了姥姥高潮、令人叹服的剪纸技艺,赞颂了姥姥勤劳、朴实、善良和广结良缘的品质,流露了祖孙间的浓浓亲情,表现出姥姥的剪纸是自己一生的牵挂和美好回忆。在设计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关注特点,以读披情”的思路,让学生紧密围绕文中描写姥姥剪纸和透露作者真情实感的语句展开探究,走进姥姥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轻轻,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浓浓思念。
学前准备
搜集有关剪纸的资料及图片。(学生)
预习课文。(学生)
制作本课的教学PPT。(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4分钟)
1.师板书:剪纸,围绕剪纸师生谈话。
2.在“剪纸”前板书:引读课题,简介作者。
3.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问题。
1.结合搜集的资料,谈对剪纸的了解。(剪纸的产生、剪纸的用途等)
2.齐读课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作者。
3.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的问题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
1.提出初读要求: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PPT出示本课难读和易出错的生词,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2)强调本课生字的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①指名读文,提出听读要求: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②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③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层次。利用PPT总结梳理。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一边读文,一边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正确读出本课生词。
刁难 择菜 薅草 左邻右舍
啧啧赞叹 驮着 岂知
小屯里 无可挑剔 清清爽爽
(注意多音字“难”在“刁难”中读四声nàn,“择菜”中的“择”读zhái。)
①小组合作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②在本子上每个生字写三遍。
③小组内展评,谁书写得认真,美观。
①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小组代表汇报。
③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第三部分:第7~12自然段;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1)你想提醒注意读音的字音(标出读音):

(2)你想提醒注意字形的字有:

(3)你理解了哪些词义?

3.比一比,组词。
屯( ) 驼( )
吨( ) 驮(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左邻右舍( )都舍( )不得我们搬家。
(2)妈妈把乱了的线团择( )开后又去看发给我的择( )校通知。
5.全文共( )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层次:第7~12自然段,讲述了

三、品读词句,感悟品质(用时:14分钟)
1.学习第一部分,感悟姥姥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画出文中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潮的语句和词语。然后用四字词语概括。
3.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语句。
4.设疑:作者采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描写姥姥剪纸技艺的高潮?
5.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姥姥善良、勤劳?
6.引导学生说说:看着这栩栩如生的剪纸,你有什么想要问姥姥的吗?
1.默读课文,说说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技艺高超、善良、勤劳)
2.画出文中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和词语,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
3.学生练习朗读,体会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
4.合作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5.自由读第3自然段,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6.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姥姥是如何练就这一手绝活的呢?)
6.写一写:用四字词语概括姥姥的剪纸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7.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A.正面 B.侧面)这些描写体现出姥姥的剪纸技艺

8.写出最想问姥姥的问题。



四、全课小节(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谈收获。
2.布置作业:认真描红 本课生字。
1.说说本课收获。(知识方面、情感方面等)
2.明确作业,并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导入(用时:2分钟)
1.直入新课,引读课题。
2.提问: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姥姥的剪纸技艺是怎么练成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1.齐声读课题。
2.学生回答。
预设:技艺高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心灵手巧、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每人至少说出三个赞颂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四字词语。



二、品读感悟(用时:35分钟)
1.感悟姥姥绝活的练就。
(1)引导学生画出姥姥练就绝活的语句,朗读体会。
(2)引导学生批注描写姥姥练就绝活的句子。
(3)组织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和写出的批注或感受。
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②数九隆冬剪……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语言拓展:能说明姥姥熟能生巧和练习的俗语。
引导交流在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体验。
指导朗读。
2.体味祖孙亲情。
(1)学习课文第7~12自然段。想象描写的画面,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
(2)设疑:从这几段文字中除了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与呵护外,还能感受到什么?
(3)引读:多么难忘的生活啊!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4)引导学生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我”与姥姥的离别之情。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
感悟姥姥练就的绝活。
(1)画出姥姥练就绝活的语句,反复朗读,读懂句子。
(2)自主阅读在书旁做批注。
(3)交流画出的句子和写出的批注或感受。
①这句话点出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
②这句话说明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的技艺娴熟。
小组交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学生交流。(举例说明:坚持练习打字,实现盲打。)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体味祖孙亲情。
(1)默读课文第7~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牛驮兔、牛兔同食)说说从这些画面中感受到什么?(“我”的调皮可爱、姥姥对“我”的疼爱与呵护)
(2)讨论、交流。(还能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直接表达了对姥姥的依恋之情。)
(3)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4)默读思考:这头定定站着的老牛,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思念、期望、回忆、关爱)期待什么?对身处外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期待?(身体、工作、家庭……)
(5)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
10.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11.读“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完成下面的练习。
(1)“熟能生巧”的意思是:

(2)姥姥是怎么做到熟能生巧的?在文中用波浪画出来。

(3)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4)“准头”的意思是:

这句话给你的启示是: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知道的“熟能生巧”的故事或生活中可以证明它的一个道理。


12.为画面概括小标题,

13.姥姥剪的兔子的特点是
,它代表 ;老牛的特点是 ,它代表 。从中体会到

14.读第13自然段,思考:
(1)一片开阔的草地指的是
,老牛的神态是 。
(2)姥姥的期待是

15.回顾我们学过的运用借物抒情写法的课文有哪些?

三、总结练笔(用时:1分钟)
1.引导总结课文主题,教师点拨。
2.组织讨论: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为题?
3.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代替作者给姥姥写一封家书,表达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1.自主总结,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组讨论。(“剪纸”不光指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结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3.小练笔。
16.这篇课文的主题是:



17.用“姥姥的剪纸”命题的原因是:

四、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在生活中,亲人让自己感动的美丽瞬间。
回忆生活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亲人令自己感动的瞬间,然后与大家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采用自读自悟、同学互读交流、教师引读等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文的充分朗读中,感悟到了姥姥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深情。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简简单单的课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利用课件的快捷呈现重点语句,教师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人和事、围绕重点语句进行仿说训练,课后进行读写结合的写法运用,使得教学扎实有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姥姥的剪纸》教学片段
体会“熟能生巧”(教学难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学会动笔勾画,学习)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
生: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生:(读句子)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
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黑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黑剪窗花。”
生: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出来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生:(用耍赖的口吻)“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幽默地)“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师:(用指头点一下学生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呢?
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来,让我们也跟着姥姥来学一学剪纸,这一排同学,请站起来,你冬天剪,你白天剪,你晚上剪,你灯光下剪,你摸黑剪,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请注意现在你们在干嘛?
生:(齐)剪纸。
师: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数九隆冬——
生1:剪!
师:三伏盛夏——
生2:剪!
师:日光下——
生3:剪!
师:月光下——
生4:剪!
师:灯光下——
生5:剪!
师:甚至摸黑——
生6:剪!
师:剪纸有趣吗?你们达到熟能生巧了吗?
生:(齐)还没有。
师:来,让我们继续剪,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灯光下剪,女生摸黑剪,准备,开始。
(教师再次引读,男女生轮流接读。)
师:再来一遍,这遍要剪得快一点呦!(教师再次引读,男女生再次轮流接读,速度越来越快。)
师:有没有人剪刀手呀?
生:(齐笑)没有!
师:看来你们基本练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领。是呀,那剪刀声如此悦耳至极,作者怎么会不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赏析: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统领第4~6自然段的探究,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以“甜蜜、温馨、依恋”为情感线索,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窗花,畅叙感受;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感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频生情趣,真正体现出“人文就在与文中”的和谐融通。同时,透过“栓”字感悟祖孙情生。
透过“栓”字感悟祖孙情深(教学重点)
师:姥姥剪纸“神”在哪里?
生:神在他的深入人心。
生:神在剪什么像什么。
生:姥姥的剪纸神在能拴住作者的心。
……
师:这份美妙的记忆伴随“我”成长,伴随“我”到今天,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指名读:
无论何时……
师:这份美妙的记忆伴随“我”成长,伴随到今天,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指名读:
无论何时……
师:虽然“我”远离家乡,但是浓浓的剪纸情节,依然萦绕在作者心中。所以,(学生接读)无论何时……
(齐读)
师:进入我心境与梦境仅仅是姥姥的剪纸吗?请同学们浏览第7~12自然段。
生:我觉得还有姥姥的爱和期待。
师:姥姥对“我”浓浓的爱啊,就聚焦在第7自然段的一个字上是——
生:拴。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就是这个“栓”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密云多雨的盛夏。
(指名读)
师:到底是怎样的剪纸,能够把调皮捣蛋的“我”拴在家里呢?(指名读阅读小提示。)
提示:默读第7~12自然段,标一标姥姥是用哪些剪纸拴住了“我”,然后认真品读,并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
师:巡视指导后,集体交流阅读感受。
生:两个词语是“顽皮”和“温顺”,说明了姥姥和小外孙的关系很和睦。
生:蹦跳的兔子……我觉得描写这几幅剪纸的话表现了姥姥剪的是什么?我觉得姥姥第一幅剪纸,是通过静态表现动态的。
师:从这一段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只小兔子呢?又是怎样一头老牛呢?
生:蹦跳的兔子……我觉得描写这几幅剪纸的画表现了姥姥剪的是什么?我觉得姥姥第一幅剪纸,是通过静态表现动态的。
师:从这一段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只小兔子呢?又是怎样一头老牛呢?
生:跑来跑去的、无忧无虑的小兔子。而老牛却很辛苦,拉车啊,耕地啊……
(指名读这一段)
师:这是一段非常富有诗意的文字,我在读的时候,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为我做了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你们也读一读,能够联想到自己的亲人吗?能够联想到哪些画面呢?
生:想到我很贪玩,奶奶去找我。
生:我听我妈妈说,我小时候非常调皮,有好几次都爬到电梯旁,吓得奶奶不敢让我一个人出去玩。
生:又一次我掉进河里,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一直到我醒来。
师:这些画面不正是——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
师:能背诵下来吗?
(学生练习背诵后,齐背诵。)
师:看着第二幅剪纸,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姥姥和“我”关系亲密。
(生齐读:密云多雨的盛夏……屋檐下。)
师:看这个“拴”字,提手旁加一个“全”,可以看出姥姥拴住的是什么?
生:拴住的是“我”的心,是姥姥对“我”的爱……
师:“拴”字用得多妙啊,如果变成“留”,还能达到这种效果吗?
生:我觉得“拴”和“留”都可以表现出姥姥对“我”的爱,但是“拴”字表现出姥姥剪纸的美丽,而用“留”有点强制的感觉。
师:是呀,这就是文字的美丽。
赏析:此教学片断通过抓住重点字“拴”,进行“语语悟其神”的递进式教学方式。使教学在理解的层面上进行了提升。回溯一下,“拴”这个字的教学层次,在教学开始,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了重点词“拴”字,然后品出用什么“拴”,接着探讨为什么能“拴”,最后体会“拴”这个字用得好。这是一种层层递进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