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把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以启迪。《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探究、自读自悟、朗读体会、杜仲想象等多种方法,是学生在主动思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知道学生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地品悟,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情和爱国情。
学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语,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
搜集肖邦和欧洲列强瓜分波兰的资料。(师生)
制作课件,准备世界地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提问:你了解哪些音乐家?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一位外国音乐家的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提问: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1.学生回答。(妮儿、冼星海、莫扎特、贝多芬等)
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思考回答。(“我”是谁?怎么会离开自己祖国?“我”不在祖国,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
1.我知道的音乐家
2.我的疑问是
二、初读指导(用时:10分钟)
1.范读课文,感知大意,注意生字读音。
2.出示自学要求,学习生字生词。
3.检查自学情况,随机点拨。“卡”是多音字;“忧”左边是“忄”与“扰”区分开;“黎”下面不是“水”。
4.知道学生理清层次。点拨:按照“离开祖国——告别亲人——创作音乐——与世长辞”的顺序划分。
5.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自由读文,边认字边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1)认读生字。中点交流识字方法,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
(2)理解词语“雾霭、弥留之际、疾驰”。
(3)试读课文。
4.默读课文,小组探究交流。
5.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总结概括。间
3.黎明的“黎”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黎明”应取第( )种解释。“黎民”选( )种解释。
①民众 ②天快亮 ③黑
比一比,再组词。
肖( ) 忧( )
俏( ) 扰( )
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卡( )车卡( )在隧道入口处了。
②肖( )红的肖( )像画得真是惟妙惟肖( )。
三、精读指导(用时:20分钟)
1.提问:“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了?
2.教师补充介绍肖邦。
3.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4.出示世界地图,找出波兰、巴黎。
5.引导学生抓住“瓜分、深渊”体会波兰的灾难。
6.指导朗读,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1.学生回答。(肖邦 第一部分)
2.学生倾听。
3.(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名读有关语句。
4.学生在地图上寻找指出波兰和巴黎。
5.学生理解“瓜分、深渊”,说说波兰遭受的灾难。
6.学生练习朗读,说说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6.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肖邦的故事,了解了他离开祖国的原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揭示课题。
2.复习: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3.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肯定是令人难忘的。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回答。(波兰被瓜分,肖邦不得不悲愤地离开祖国。)
8.第一段交代了
二、品读感悟(用时:30分钟)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
请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会有怎样的神情。
读读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个场景特别感动你,为什么?指导学生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指名读有关语句。
引导朗读全段,体会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二)学习第三部分。
7.指名读第3自然段。
8.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悲愤欲绝”。
(1)齐读词语。
(2)理解词语。
9.引思: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10.导学: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12.引导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抓住句子比较阅读。
13.指导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41.引导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15.引导看插图,激情描述插图。
16.小结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学习第四部分。
17.出示句子: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
18.结合句子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引导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20.引读第6自然段。
肖邦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去世的?
1.默读第二部分,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泥土。
3.学生读文后交流汇报。
(1)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们说的话是何等恳切!
(2)朗读老师的画,体会老师语气之恳切,想象任务此时的心情。
4.提问: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埃斯内尔要肖邦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5.朗读埃斯内尔的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6.学生朗读。
7.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
8.学生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口头解释词语。(绝:气息中止。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9.学生汇报交流。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练习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10.小组探究。(感受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11.默读、思考、回答。
12.画出表现肖邦忘我工作精神的词句。(彻夜;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在工作。)
13.有感情地朗读。
14.小组探究。
15.观察图画,倾听想象。
16.学生概括、补充。
17.学生围绕句子谈体会。
18.学生探究: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4)肖邦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19.学生想象交流。(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整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20.交流。(带着悲愤之情,亡国之恨去世的。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
9.给第2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是
。这段话描写了
、 、
三个送别场景。老师“赠土”的目的是
。
10.“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
的心情。
11.课文写出了埃斯内尔说话时的动作“ ”和生态表情
“ ”,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 。
12.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
13.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悲愤欲绝的意思是
。肖邦“悲”的是
,“愤”的是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肖邦
。
14.肖邦忘我工作的原因是
15.认真读第5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含义。
(1)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你可以想象得到
(2)肖邦疲劳的原因是
。
(3)肖邦“忧愤”的是
。
(4)肖邦让姐姐把他的新意带回祖国这件事表达了肖邦怎样的情感?
三、课堂总结(用时:5分钟)
1.总结课文主题。
2.提问:哪首古诗表达了同样的主题?
1.小组试着概括总结。
2.学生背诵古诗。
16.课文的主题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文教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注重读的训练。采用多种方式的读,真正将学生融入文本,引领学生快乐地徜徉于知识世界中,或喜或怒,或歌或泣。读词读句的同时,更是在体会作者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读,构建着学生的感性世界;读,升华着学生的文学素养。
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不但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载体,因此,教学过程中,在理解词句表情达意的基础上,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片段
感悟爱国情感
师:指一位同学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而感动??
生:我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所感动。
生:我为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生:我为他们的送别场面所感动。
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课文。
(生忘情地朗读课文。)
师:请你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使你远在他乡, 。”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你也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生: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师: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结果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补充。
生:母亲,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
生:我一定会让祖国以我为荣的。
生:总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的。
师:在这分别之际,老师为何送肖邦一杯泥土呢?
生:为了让他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生:让他时时不忘祖国的危难处境。
赏析:一、读——情感体验的前奏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抒发了音乐家肖邦浓浓的爱国情怀。文章的第2自然段是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一段,教者在设计这一段的教学时,要以读为手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酝酿情感,以此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为学生下一步的说奠定基础。
说——情感体验的生成
当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对肖邦的爱国情感已有了初步的感知,教者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补充文中的空白处,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肖邦以及他的老师、同学们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学生在语言训练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验任务的内心感受,再把这种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才会酝酿出丰富的情感,才会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
想——情感体验的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了让学生体会“离国”的真正用意,教者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当肖邦接过老师送给自己的特殊礼物,再次回首遥望祖国的领土时,学生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了,他们马上会结合课文的前后内容,时代背景去思考,去感悟,从中体验肖邦那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爱国行为。
理解爱国行为(教学拓展点)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疑问地)老师,既然肖邦那样爱国,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呢?
师:(笑)按你的想法,肖邦应该怎么做呢?
生:他应该拿起武器参加反抗沙俄侵略的起义。
师:(扫视全班同学)哦,行吗?大家再想一想。
生:步行。肖邦是波兰注明的音乐家,会受到沙俄侵略者的残酷迫害的。课文不是写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吗?
生:在国家被瓜分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来听音乐?音乐家已无用武之地,应该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斗争。
师:(微笑地)反抗侵略者的斗争难道就只有这一种方式吗?
生:(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肖邦最有力的武器是他的音乐作品。
师:是啊,像《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进的旋律会使波兰人民振作起来。那充满思乡情、亡国恨的迼会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来关注波兰的命运,谴责侵略者的暴行。
生:(点头)我想明白了,这就是肖邦热爱祖国的最好方式,难怪他在国外夜以继日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赏析: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手段。这一片段秒在教者抓住一位学生质疑的契机,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在解疑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