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6 10:23:5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长征原因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经过 三、陕甘会师尽开颜—长征结果 一、兵临城下突围败 自学任务一: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81页内容并思考: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第五单元 在刘白羽写的《大海》一书中提到了毛泽东在动员军民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时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红军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围攻中央苏区。蒋介石在南昌检阅参加第五次围剿的部队。红军的五次反围剿第五次1933年

1934年(国)100万
(共)8万博古
李德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失败博古李德二、力挽狂澜万里行 自学任务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第一段内容并结合课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说出红军长征初期(遵义会议前)的进军路线? 长征初期进军路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遵义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强渡乌江问题探究一:红军在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形势是怎样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红军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为什么改道
贵州?(1)长征开始时红军在军事上出现很大失误,红军渡过湘江时,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2)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3)如果依然按博古、李德等人的计划前行,正中国民党下怀。自学任务三
请同学们阅读 p82-83页内容,说出
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内部问题探究二: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初期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补充: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935年遵义会议是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指导的情况下,由中
共自己召开的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 的会议 。会后开始确立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从
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因而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
向成熟的标志 自学任务四 阅读课本p83二、三两段,说出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长征后期红军又有哪些重要的军事行动? 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那草丛间呈深褐色、透着腐臭味的沼泽,一下子就陷进去了一位战友,另一位战友去救,也被拉了进去。早上还在一起吃饭的战友,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老红军袁美义回忆说。
进入草地两三天,红军的干粮就基本上吃完了。
“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老红军彭永清说,“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前边的部队还有野菜、树皮充饥,后续部队就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了。”问题探究三:红军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困难:(1)恶劣的自热环境
(2)敌人的围追堵截。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一种跨时代的传承,今天正是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陕甘会师尽开颜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吴



师2、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占总数的87%,其中:元帅9位,大将8位,上将48位,中将157位。——《数字看长征》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问题探究四: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
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CD课堂练习 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C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