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概念;;
2·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会读化学方程式具体的化学反应,并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前置作业】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 分解成 ,原子又 成新的 ,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六不变:①宏观:物质 不变;元素 不变;元素 不变;微观: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
②两个一定变:物质的 ;分子 ;
③两个可能变:分子 ;元素 ;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2:化学方程式
一、请同学们仔细观观察下图,弄清楚一个表达式所含有的信息。
二、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化学方程式定义:用 来表示 的式子叫做 。
2、总结:化学方程式意义:
(1)表明 、生成物和 ;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 (相对质量= 乘以 );
3、总结:化学方程式读法:以C+O2CO2为例。
(1)宏观:碳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 二氧化碳;
(2)微观: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事项:“+”读作“ ”;“=”读作“ ”。
4、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弄清楚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
(1)化学方程式: 。( 表示条件是 )。
(2)宏观: ;
微观: ;
质量: 。
5、尝试写出我们学习过的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和氧气的反应: 。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4)电解水: 。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1)宏观: 。
(2)微观: 。
(3)质量: 。
2·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中等号表示(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
3·关于化学反应C+O2CO2,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变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C.该反应放出热量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以)为例
(1)质的方面:氢气和______在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量的方面:每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水。
(3)粒子方面:每________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水分子。
【答案】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2·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①④⑤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12 g 碳加 32 g 氧气等于 44 g 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24 g 碳能与 32 g 氧气反应生成 56 g二氧化碳
4·如下图所示,2 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丙分子和 3 个乙f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概念;;
2·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会读化学方程式具体的化学反应,并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前置作业】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六不变:①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②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
③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2:化学方程式
一、请同学们仔细观观察下图,弄清楚一个表达式所含有的信息。
二、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总结:化学方程式意义
(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
(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系数);
3、总结:化学方程式读法:以C+O2CO2为例。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4、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弄清楚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
(1)化学方程式:( 表示条件是加热)。
(2)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
微观:两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两个铜原子和一个水分子;
质量:每160份质量的氧化铜和2份质量的氢气加热生成128份质量的铜和18份质量的水。
5、尝试写出我们学习过的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和氧气的反应:。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电解水:.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1)宏观: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2)微观: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3)质量: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2·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中等号表示(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质量等于水中氢气的质量
【答案】C
【解析】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A、D错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总数与生成的水分子的数目不同,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答案选C。
3·关于化学反应C+O2CO2,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变 B.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C.该反应放出热量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以)为例
(1)质的方面:氢气和氧气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量的方面:36份质量的水通电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3)粒子方面:每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
【答案】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正确;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正确。
故选B。
2·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①④⑤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D
【解析】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①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而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故②正确,③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反应速率,故④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故⑤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12 g 碳加 32 g 氧气等于 44 g 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24 g 碳能与 32 g 氧气反应生成 56 g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化学方程式e中“+”表示“和……反应”的意思。
4·如下图所示,2 个甲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丙分子和 3 个乙f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课后测评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生成物 C.反应条件 D.反应物
2·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氧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氧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5·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6·“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8·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9·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10·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11·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13·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4·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课后测评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生成物 C.反应条件 D.反应物
【答案】A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氧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氧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答案】C
【解析】A、由2H2+O2 2H2O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正确;
B、由2H2+O2 2H2O可知,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正确;
C、由2H2+O2 2H2O可知,每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但是由于水常温下问液体,所以没法谈体积,错误;
D、由2H2+O2 2H2O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16×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可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解析】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
B、化学式前的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错误;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正确;
故选B。
5·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答案】D
【解析】A.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条件是通电,故不合题意;
B.由生成物化学式后的气体符号可知,生成物是气体,故不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1,故不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氧气是生成物,所以此方程式不能体现氧气的助燃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推知该反应为:2CO+2NO2NO2+C2。
丁为C2,由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B错误。
C、甲为CO,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为C2单质,碳元素化合价为零,故C错误。
D、乙为NO,含氮元素和氧元素,丙为NO2 ,含氮元素和氧元素,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答案】D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
C.表述错误,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
D.表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9·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答案】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正确;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正确。
故选B。
10·化学方程式_____+3CO2Fe+3CO2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B。
11·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到是( )
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0+3.5+10+6﹣(8.6+3.5+14.5)=2.9,故甲、丙为反应物,丁为生成物,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x=2.9,故错误;
B、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10g﹣8.6g):(14.5g﹣6g)=14:85,故正确;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错误;
D、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错误;
故选B。
1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答案】A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氟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氟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2+2H2O=4HF+O2;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故A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氧气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13·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的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答案】(3)①B;
②88;46。
【解析】
(3)①A、蜡烛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S+O2SO2及其质量关系可知,
32 32 64
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每32g硫和32g氧气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故选B;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x=46+128﹣32﹣54=88;
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32×3=46:(128﹣32);x=46;故填:88;46
14·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答案】(1). 3(或三);(2).2NO+2CO2CO2+N2;(3).不变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从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NO、CO、CO2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