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八上 第8课 蝴蝶飞舞——“引导层”动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清华大学版信息技术八上 第8课 蝴蝶飞舞——“引导层”动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清华大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8-10-26 13: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蝴蝶飞舞
----“引导层”动画
所属年级
清华版八年级上册
学科
信息技术
姓名

单位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巩固“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与应用。
2. 学习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能创作出有个性的程序 3,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思想教育
大胆想象,勇于创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层动画的创建是本课的重点。
教师的引入范例让学生简单了解了制作引导层动画的基本步骤,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范例演示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制作出蝴蝶飞舞的引导层动画。通过操作,学生应该能够总结出创建引导层动画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注意哪些要点。
【教学难点】
引导层动画的创建、更改元件属性创建各种特效的动画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
实例
 
教学思想
由学生容易理解的小球直线运动,变成曲线运动来引入,再进入新课的学习,将蝴蝶沿着路径运动与小球曲线运动关联起来,由简单到复杂,详细演示讲解蝴蝶1的制作方法,蝴蝶2和蝴蝶3只演示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重复回看,较强的学生可以快进观看。
教学背景
本课是针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设计,学生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电脑软件的操作经验,动画设计趣味性较强,所以学生兴趣较浓,教师教授时也相对轻松,每节课的内容掌握都很好。个别学生在课余还喜欢进行创新制作。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微视频观看自主学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任务导航
1.课堂引入分析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动画补间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了。但是如果希望元件不仅仅沿直线运动,而是按照我们期望的轨迹运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引入如图9.1所示的范例,演示介绍小球沿抛物线运动的方法。注意强调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要点:
2.本课任务
我们通过制作蝴蝶在画面中飞舞的效果来学习引导层动画。完成如下:

作品和最佳创新作品。
 
互动探究 解决问题
A:教师课前将制作好的《引导层动画的制作》微视频,利用电子教室发到每个学生机上。
B:教师课前利用1分钟了解学生提前预习课本情况,并简单统计。
C:教师引导,引入新课标题。
播放第8课动画实例“荷兰风车.fla”
师问:如果在“荷兰风车.fla”动画的花丛中再加上几只蝴蝶沿着不同的路径在飞舞,是不是更美呢?
接着播放教师提前制作好的“蝴蝶飞舞.fla”
师问:如何能让蝴蝶沿着不同路径自由飞舞呢?
引出课题
D:学生自主打开桌面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学习,边观看边操作,已经会的学生可快进观看,程度较弱的学生装可以重复观看。教师指导。
E:教师对有疑问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同桌间一起观看,一起讨论学习。
F:完成较快的学生进行创新制作学习“雪花飞舞.fla”动画的制作。
G:教师利用下课前5分钟对学生作品进行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评选出最佳作品和创新作品。
【后记 】此内容展示到大屏幕上,以供学生参考
值得注意的环节:
① 在绘制逐帧动画的蝴蝶时,应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模仿,注意蝴蝶翅膀与身体的叠放顺序,蝴蝶翅膀不同时刻的形态,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并在此过程中练习“任意变形工具”的“旋转与倾斜”、“扭曲”、“缩放”等不同选项的用途。
② 在教材的范例中,蝴蝶在第1、20、35、50帧时的不同位置,其中第20帧与第35帧的蝴蝶位置大致相同,以此来表达蝴蝶在花朵上停留的动画。同学们可以运用各种技巧设计与范例不同效果的引导层动画。
③ 在教材的范例中,每一只运动的蝴蝶动画对应一个运动引导层。
④ 使用铅笔等工具绘制引导层的路径时,无须考虑线条的颜色、粗细,该线条只表示一种运动轨迹,在影片播放时线条不显示。
⑤演示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元件中心要与引导线路径端点对齐锁定的概念。
(2)更改元件属性创建各种特效的动画补间动画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作品欣赏与评价
1,教师根据巡视结果选择不同学生实例展示 2,回顾学生的创作过程 (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及评价学生作品
 
总结与作业
1,总结 本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的? 2,作业 上机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 一、打开原有文件修饰整体画面
二、制作影片剪辑元件“蝴蝶”
三、制作蝴蝶飞舞的轨迹动画
四、保存文件
 
课后反思及小结
 本微课应用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学期,我将本微课应用到了八年级2班,要求学生提前将课本预习,没有要求学生课前提前观看微课视频,而是在课堂上观看,教师课前利用电子教室将微视频发到每台学生机上,与以前的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练习做对比,具有以下优势:以前是将教学任务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安排一定的时间,教师先分析,演示后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完成较快的学生帮助其它较慢的学生。不管完成的多快,都要等这部分结束,再进行下一部分,一节课下来,有时候刚完成教学任务,有时候还要等下节课继续。这节课是让学生自己观看视频,边看边练习,不会的可以重复回看,已经会的可以快进观看,由于视频讲解详细,学生很快就能学会,很大一部分学生还可以进行创新制作。这样在课堂上以观看微视频的方法,既解决了我的学生由于上网困难,无法在课下提前观看学习的问题,也真正实现了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每位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