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力

文档属性

名称 5.1 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29 20:50:20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设计:河南南阳教研室 罗桂敏
南阳邓州教研室 胡殿永
主讲: 胡殿永 “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章,”熟悉”是学生在本章已有的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科学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本节是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建立力的初步概念,了解力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跨入力的世界的大门,直接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认识力、探索力的兴趣,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索归纳科学规律的兴趣。一.教材简析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规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动脑动手的习惯。
(2)在交流讨论中初步养成勇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尊重他人的习惯。三.学生特点 “力”虽然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但本节的力却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这对初中学生一时还不易正确的归纳概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事物观察、比较,找出共性,从而形成结论。三.教具准备摩擦起电棒、水槽、注射器、铁架台、气球、拉力器、弹簧等。四.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事物做实验去亲自体验、感受过程的方法;归纳总结法。五.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力的作用特点。
举、推、吸引、排斥···师生活动交流,归纳出力的概念活动体验事例小结师生交流讨论,归纳出力的相互性生活走向物理体现学生主体物理走向生活交流合作评估师生交流讨论,力的两类作用效果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力是什么?请找出下列各图中的力现象有哪些共同点?交流讨论运动员举杠铃人拉钓鱼竿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小磁针相互排斥带电体吸引细水流物体作用物体小磁针小磁针吸引细水流带电体排斥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力的作用。加油站结论力是_________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F说明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通常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练习运动员举杠铃推土机推泥土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练习渔翁拉鱼网大象压跷跷板带静电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手对这些物体施力时,手有什么感觉。实验探究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手对物体施力时,手是不是同时也受到了这些物体的力的作用?交流讨论结论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了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了____,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_的。相互力巩固练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表明了什么规律?
俗话常说“拿鸡蛋碰石头”,而人们常见到的是鸡蛋破碎,这其中表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怎样的。三、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下图中表现的情境中的力的作用产生了哪些效果手向下压凹海绵运动员拉弓讨论  上图中的运动员,对球施力后,球的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加油站结论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观察下面现象,分别有什么力的作用?各产生了什么效果?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三、力的作用效果有: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反馈练习1、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都受到了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___。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事例的是:( )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在足球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越滚越快;
用力拉弓弦把弓拉弯。岸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拓展与延伸  请大家观看“神舟五号”升空的视频,思考其中蕴含我们本节学习的哪些物理知识。你想到了吗,其中的物理知识有: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作业:课本P79作业1、2题欢迎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