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6 19: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
A. 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B. 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C. 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D. 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2.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
A.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3.《全球通史》中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战争继续得越久……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当时列宁提出的要求是( )
A.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C.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 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将文明演进与现代化进程等量齐观。他认为:“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张过渡。这种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因此就出现了俄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
A. 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B.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C.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 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5.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
A. 英国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
6.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其目标就是( )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 争取民族独立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7.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宜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
A. 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8.《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 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 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 第一次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9.1998年,弗·拉扎尔夫人曾慨叹:“它”在150年前曾经是使整个世界沸腾起来的“碳”,而150年以后的今天,它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里所说的“它”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颁布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
10.下图为“新和谐公社”的蓝图,是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25年建立的理想模型。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其出现表明 (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工人运动促使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
D. 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对新制度的探索
11.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 )
A. 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坚持暴力革命
B. 较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
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 两者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2.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③人民公仆原则④工农联盟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下表是俄罗斯一个咨询机构在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A. 已经淡忘十月革命
B.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 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D. 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14.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
A. 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 发表《共产党宣言》
C. 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 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15.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 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C. 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D. 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16.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 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C.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 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17.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
A. 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
B.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 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
D. 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18.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巴黎公社最根本的经验是( )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
B.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
D. 没收资本家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20.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B. 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 二月革命的爆发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22.俄国彼得格勒起义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不包括( )
A. 没收地主土地
B. 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C. 实现土地国有化
D. 减轻封建剥削
23.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 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 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是“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
B. 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C. 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D.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25.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 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第一,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非常落后(就20世纪的欧洲来说),使得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第二,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这样容易取得胜利。第三……1905年革命使工农群众受到了非常多的政治教育,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1917年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列宁
请完成:
(1)材料中提到的“各先进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3)从材料中可看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新的潘多拉盒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弊病也在产生和蔓延。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这种种构想都成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按照这些构想进行的社会实验也都归于失败。
正是在寻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正确途径的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很快成为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建立一个美好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和实践美好理想的历史,封建主义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都把这种理想和追求推向了前进。但是,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既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矛盾和弊病的科学理论,也是探索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思想结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
——许志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中说“直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指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现实道路”?
(2)材料中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等。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三废除警察、军队(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和官吏。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国内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国家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与俄国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主要的进步之处?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地区,而且是所有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
列宁认为,由于资本的国际联合已经破裂,以及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整个帝国主义链条出现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可能首先在这里取得突破,因此,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俄国当时就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 ——(岳麓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完成: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俄历)10月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或民主的和平,即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10月24~25日的革命”是指什么政党领导的哪一革命?
(2)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成立的苏维埃工农政府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什么态度?这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意愿?
(3)结合有关政治的内容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维护和平”与“反对战争”的关系?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说明布尔什维克并未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故A、B项错误;从“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史实,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社会革命党出现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且其比较激进,且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
2.【答案】B
【解析】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也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这些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故答案选B。
3.【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第二次革命”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革命要从资产阶级革命转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在十月革命后;B项是二月革命;D项是十月革命后。
4.【答案】B
【解析】材料提到世界文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进过程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当然也涉及到俄国,只不过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因此选B。
5.【答案】B
【解析】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之后爆发了三次非常著名的工人运动,许多的思想家也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出现了三位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欧文、傅立叶、圣西门,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指的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故选A。
7.【答案】D
【解析】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B项错在“欧洲无产阶级”;起义的斗争目标没错;材料中“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说明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从《共产党宣言》开始形成的,其内容从多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所以本题选D。
9.【答案】B
【解析】题眼是“150年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它”所出现的时间是1848年。《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1年,故C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A项错误,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诞生;B项错误,当时无产阶级还没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C项错误,题干中讲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完善福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答案选D项。
11.【答案】D
【解析】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A项错;巴黎公社也没有解决工农联盟问题,B项排除;巴黎公社没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项错;两者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故选D项。
12.【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而①正确;公社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②人民民主原则;依据材料中“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可知③符合题意。由于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主要是在城市中,故④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从四次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肯定十月革命,而否定的观点或难以回答的比重在下降,说明俄罗斯人依然有大国情结,C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认为马克思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马克思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答案选B。
15.【答案】D
【解析】材料并未交代节俭是因为公社的财政紧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不是管理规范,故B项错误;食堂并未涉及委员与非委员是否平均,故C项错误;公社委员饮食简朴,可见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可知A项错误;“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的彻底性,不能说明其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故B项错误,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指的是十月革命,它是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故选C。A、B、D都不属于它的独特贡献。
18.【答案】B
【解析】为改变资本主义财富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最早在政治方面进行实践的是巴黎公社的建立。《共产党宣言》是理论成果而非实践,A错。C、D两项不符合“率先”,排除。答案为B。
19.【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故选A项。巴黎公社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所以B项错误;巴黎公社起义的主体是巴黎人民,没有掌握革命武装,所以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以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点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乙点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答案选C。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三大工人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
21.【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提示的时间概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特殊局面”“结束”等关键词和对“两个政权”概念的正确理解。“特殊局面”“结束”应理解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放弃政权的“和平”过渡,而明确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列宁的思想发生转变的历史事件是“七月流血周”。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
22.【答案】D
【解析】结合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知识的记忆,选D。
2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1895年”,由“历史表明”可以知道这里的观点是恩格斯在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的,巴黎公社革命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所以B是在修正原来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故选B。
24.【答案】A
【解析】在巴黎公社运动中没有颁布和平法令、实行实物配给制这些措施,而“四月提纲”中提到的措施是革命成功后“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不是“公社”。因此选A。
25.【答案】C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26.【答案】(1)指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①从物质基础来看,俄国已基本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②从力量对比来看,俄国的垄断资本势力相对软弱而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在彼得格勒的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③从主观条件来看,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执行了一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分步进行并适时转化的正确战略,实行合法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巩固工农联盟等正确政策。④1905年革命使工人阶级受到了政治教育。
(3)重视研究革命的客观条件。
【解析】第(1)问依托材料再现相关史实回答;第(2)问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现史实分析作答;第(3)问在理解整个材料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作答。
27.【答案】(1)因为以前的理论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没有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正确的道路。
(2)经济前提: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
【解析】(1)据材料“资本主义带给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不是自由和财富,而是野蛮的掠夺和剥削。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的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为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阶级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为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未来指明了惟一正确的道路”可以归纳得出答案。
(2)考生对于原因或者背景类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通来考虑;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8年,这时候的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要是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矛盾加深;思想上主要是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的思想。
28.【答案】(1) 相同点:都打碎旧了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监督管理。
(2) 想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正处于巩固和飞速发展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3) 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解析】第(1) (2)问较为简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和巴黎公社的教训来分析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比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的进步之处。
29.【答案】(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主义的胜利。20世纪初,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形势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回答第(1)问,要结合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说明。回答第(2)问,要上升到对所有理论的认识的高度进行,任何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30.【答案】(1)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
(2)反对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
(3)维护和平,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正义的战争能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并不是所有的战争一概反对,有时,战争是维护和平的重要手段。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个问题的求答项;其次,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关键是明确材料中的“革命”是指十月革命,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关于“维护和平”与“反对战争”的关系,应该注意从“正义战争能够维护和平”这一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