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第4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小孔成像实验中,所以像是实像
D.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2.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对电子钟示数的图象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3.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
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4.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他从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m
6.如下图所示,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C.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8.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下面能反映射水鱼看到猎物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乙中,街角处的凸面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如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女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全身呈绿色
12.黑色水笔是常用的考试用笔,写出的字能显黑色的原因是黑字( )
A.透过所有的光 B.吸收所有的光 C.反射黑色的光 D.发出黑色的光
13.如果用一块蓝色玻璃对着红字看,看到的字是(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黑色
14.图中的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15.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是( )
A. B.
C. D.
16.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C.烛焰位于c点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7.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8.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照相机工作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④放大镜工作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
19.如图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看报纸上的字。当他们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报纸距凸透镜50c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25cm C.30cm D.50cm
2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评卷人 得 分
二.多选题(共6小题)
2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折射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景物通过照相机镜头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2.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不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2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 人体热谱图 B. 倒车雷达
C. 验钞机 D. 医用杀菌灯
24.透过蓝色透明玻璃观察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红色的物体,看到的将是黑色
B.观察白色的物体,看到的将是蓝色
C.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D.观察黄色的物体,看到的将是绿色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2 cm B.14 cm C.16 cm D.18 cm
26.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城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对于摄像头的镜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共7小题)
27.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前进时以平面镜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8.如图所示,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中的;“柳阴”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9.当水中的光源发出光東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看到的是树梢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树梢的实际位置 (选填“高”,“低”或“一样高”)。
3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形成了OA、OB和OC三条光线,则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是玻璃。
31.太阳光谱中,除了可见光外,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生活中使用的电视和空调的遥控器主要是利用不可见光中的 来工作,而验钞机是利用 来工作。
32.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花朵通过水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水滴相当于 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像),此时水面相当于 镜。
33.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是 像,如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 像,如下图乙所示。(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评卷人 得 分
四.作图题(共2小题)
34.如图所示是平面镜成像的图,请根据此图做出AB物体在镜子中的像。
3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到空气中,请在图中①用三角板画出法线和入射光线;②标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③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评卷人 得 分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
(2)实验时,小明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无论怎么移动C,都不能与象B重合,是因为 。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个重要物理方法是 法,他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37.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张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他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是 透镜,它是矫正 眼睛。
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第4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C;2.C;3.C;4.D;5.B;6.A;7.B;8.C;9.D;10.C;11.C;12.B;13.D;14.B;15.C;16.C;17.B;18.D;19.C;20.B;
二.多选题(共6小题)
21.ACD;22.ABC;23.CD;24.AB;25.CD;26.ACD;
三.填空题(共7小题)
27.4;不变;运动;28.镜面;虚像;空气;直线传播;29.大于;虚;高;30.30;左;31.红外线;紫外线;32.凸透;虚;平面;33.正立、放大的虚;倒立、缩小的实;
四.作图题(共2小题)
34.;
35.;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6.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A;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等效替代;不变;37.缩小;倒立;正立;远离;变大;凹;近视;
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