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
理解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觉悟》《星期评论》《湘江评论》《新青年》
《每周评论》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少年世界》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觉悟社长沙文化书社
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利群书社齐鲁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刘明逵《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单位:万人五四运动后期
工人游行示威队伍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工人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国际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任务二:{小组合作}结合所学及课本第64页知识,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任务三: 请学生们阅读教材有关中共一大、二大的相关内容并填表。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会址
望志路106号共产党一大召开(1921.7.23--31)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中共一大代表出席“一大”的有各地共产党组织选派的12名代表,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汉口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日本的周佛海。另外陈独秀委派包惠僧代表他也参加了大会。出席“一大”的代表实际上是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何处?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动 脑 筋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1922年7月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上海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想一想: 与以往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相比,无产阶级提出的纲领有何不同?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但已破天荒地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它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时间: 1923年2月
领导机构:京汉铁路总工会
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板书设计 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条件:阶级、思想、组织、外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内容意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罢工教训 “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就非起来革命不可 。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
中共二大宣言(节选)中国共产党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
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
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
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
一个革命的党。——中共三大宣言(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