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9 分)
装载(zǎi zài) 欺凌(lín líng) 应(yīng yìng)该
干涸(hé gù) 娱(yú yù)乐 濒(bīn píng)临
垂蔓(wàn màn) 挑(tiāo tiǎo)拨 呕心沥血(xiě xuè)
二、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9 分)
筋疲力进( ) 轻松自再( )
受用不禁( ) 络泽不绝( )
不容争辨( ) 满腔恕火( )
小心冀冀( ) 星罗旗布( )
柄烛夜游( )
三、给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 分)
透:①穿透;②透彻;③显露;④暗地里告诉;⑤达到充分的程度。
1.这件事儿,我给你先透个消息。 ( )
2.小姑娘的脸蛋白里透红,真美! ( )
3.雨水淋透了他的全身。 ( )
4.我家养的一条小狗似乎摸透了我的性格,一个劲地朝我摇尾巴,
它知道,这样准能要到好吃的。 ( )5.阳光从窗外射人,透过这里。 ( )
四、日积月累。(5 分)
1.世上无难事, 。
2.欲要看究竟, 。
3. ,自满十事九空。
4.滴水能把石穿透, 。
5.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 分)
1.《钓鱼的启示》的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 )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
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 )
3.《珍珠鸟》一课让我们从中感悟到:只有在人与鸟之间,才有真
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 )
六、按要求写句子。(6 分)
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2.各色的小蝴蝶停落在客人身上。(改为比喻句)
3.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扩句)
4.只要肯努力,什么事都能做成。(改为双重否定句)
5.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七、排列句序。(6 分)
( )果然,在我们眼前矗立着一棵高大的枫树。
( )一路上,大家兴奋地谈论着。
( )这棵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粗大、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
(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踏着小道向山顶攀登。
( )突然,一个同学叫道:“枫树!”
( )我们谁也没有见过这样高、这样大的树。
八、口语交际。(4 分) .
丁丁想跟妈妈学做菜,却遭到了妈妈的拒绝。如果你是丁丁,会如何说服妈妈?
丁丁:妈妈,老师让每个同学跟家长学会做一道菜,你教教我吧!妈妈:你把功课学好就行啦,学做菜干什么?丁丁: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 分)
(一)钓鱼的启示(片段)(13 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
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 分)
转眼( ) 相似( ) 很难(
. . .
转动( ) 似的( ) 灾难(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5 分)
沮丧——( ) 告诫——( )
抉择——(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5 分)
简单——( ) 严格——( )
沮丧——( )
4.这里“诱惑人的‘鱼”’指的是
是 ,也可能是
分)
)
)
,它可能
(1.5
5.关于是与非的问题: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
就是 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 的。道德认
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后心情的沮丧,可
以看出 。(1.5 分)
6.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去承认,还是隐瞒?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交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绿灯?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我们在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样做的?(2 分)
7.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句的理解。 (2 分)
(二)离太阳最近的树(10 分)
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里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 5000 米,冰峰林立,雪原寂
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半。老兵说,你(头重脚轻 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而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儿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
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
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挺立在旷野之上,好似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逐渐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巳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灰飞烟灭了。
有时在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
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
1.解释下面的词语。(2 分)
逶迤:
訇然:
2.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成语。(1 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分)
疏忽——( ) 细密——( )
顽强——( ) 寂寥——(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 分)
寂静——( ) 压缩——( )
稳定——( ) 持续——( )
5.司务长为何要带领战士们挖红柳为柴?(1 分)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2 分) ( )( )
A.本文的 主旨是表现红柳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抒发作者对
红柳顽强生命力的礼赞。
B.在“冰峰林立”的高原,红柳“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揭示出高原生存环境的恶劣。
C.文章叙写司务长对挖红柳当柴火的理由的辩说,表现了
司务长的精明和能干。
D.文末称红柳是“高原上的‘原住民’,表达了作者对它被
掘净烧光的惋惜和痛心。
E.文章通篇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深刻地抒发了作者对人类
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忧患。
十、作文。(30 分)
题目:读《 》有感
提示:在课外学习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或文章。请写出你的读后感受,将语言写通顺,内容写具体。
参考答案
一、zài líng yīng hé yú bīn màn tiǎo
xuè
二、进→尽 再→在 禁→尽 泽→绎 辨→辩 恕→怒 冀冀→翼
翼 旗→棋 柄→秉
三、1.④ 2.③ 3.⑤ 4.② 5.①
四、1.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
2.欲要看究竟, 处处细留心 。
3. 虚心万事能成, ,自满十事九空。
4.滴水能把石穿透, 万事功到自然成 。
5.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1.√ 2.√ 3.×
六、湖面上溅起了涟漪
各色的小蝴蝶就像缤纷的落叶一样停落在客人身上。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午后的大地。
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事不能做成。
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
七、4 2 5 1 3 6
九、(一)1.本文形容沙丘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形容大声。
2.浩浩荡荡 本末倒置 5.因为战士们吃饭需要烧柴,若用其他燃料,成本都非常昂贵,而红柳在高原上随处可见,不需花钱来买。6.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