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一、选择题
1.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的意思是( )
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2.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中王国时代 D.新王国时代
3.平定县东关联盟九年级检测在一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它应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文字
4.运城市期末测试题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的用途是( )
A.教堂 B.寺院
C.陵墓 D.神庙
5.汾阳市期中试题图中字母所指代的文明古国中,拥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是( )
6.下图为法老雕像,下列对于法老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②权力至高无上
③被认为是“神之子”
④服务于国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平遥县期末测试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面方框。据此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二、非选择题
8.太原市山大附中检测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他(胡夫)”的身份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他(胡夫)”为什么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修建金字塔?
(3)材料二中的金字塔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4)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叙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9月17日,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队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材料二 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地区的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队在胡夫金字塔内部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
(1)金字塔现在所在的国家地跨哪两大洲?
(2)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那么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和二,谈谈如果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进行考古,有哪些先进的做法可以借鉴。
(3)古埃及人民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这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如果要写一篇简评,请你拟订标题。
1.A [解析]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所以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B 3.A 4.C 5.A
6.A [解析]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7.B
8.(1)古埃及著名的法老。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尊严和权力的象征。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君主专制;太阳历;金字塔;象形文字。
9.(1)非洲和亚洲。
(2)中国秦始皇陵。借鉴: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考古;把保护古代文物放在第一位,避免进行破坏性发掘;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能够通过商业运作获得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等。(立足材料且言之有理即可)
(3)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古埃及人民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4)迷信与科学:考古中的较量;科学精神战胜死亡恐惧等。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印度
2、早期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 金字塔 B. 象形文字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3、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的等级属于(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5、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A. 伯利克里 B. 法老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
6、.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放着一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的法典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这部成文法典源自( )
A. 法国 B. 古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印度
7、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材料一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商人)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
材料二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请回答:(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B 2、D 3、B 4、C 5、D 6、C
7、(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
(3)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选择题
1.“种姓”的国度指的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答案】C
2.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类对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 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
B.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
D. 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答案】C
3.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人权未普及
D. 佛教的规定
【答案】B
4.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古印度
B. 古埃及
C. 古巴比伦
D. 中国
【答案】A
5.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这种制度被称为
A. 种姓制度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A
6.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B
7.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印度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答案】A
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答案】C
9.下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
A. 位于大河流域 B. 位于亚洲大陆
C. 四面邻近海洋 D. 处于内陆盆地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请回答:
(1)材料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这种宗教创立于何时?何地?什么时候向外传播?
【答案】(1)佛教;
(2) 前6世纪;,古印度;前3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