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史实。
2、通过我是小记者、文字史料、地图史料等的研读,能说出七七事变的前因后果;通过对文字、图片等材料进行分析,说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学会概括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能讲出抗战中涌现的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感
4、通过视频、材料等手段,能说出日本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
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_____”。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______抗战的开始。
2.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_______、______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 ____、__________相继失陷。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任
总指挥,________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
_______________,叶挺任军长。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
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________的合法
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卢沟
桥事变赵登禹佟麟阁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国共合作宣言共产党正式北平天津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________爆发。
2.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______率部
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
撤出。14日,________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3.1937年11月,_______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
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了_________________。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把重庆作为战时
陪都。
2.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
人民进行了_______,犯下了滔天罪行。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达________人以上。淞沪会战上海中国空军南京重庆血腥大屠杀30万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全国人民的斗志居民放下武器的士兵姚子青谢晋元假如你是一名随军记者,你会如何简洁而实事求是的报道此事件?
(注意要说明要点:时间、地点、内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 日,驻北平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
进宛平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
宛平的中国守军奋起反抗。影响: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我是记者19371931十四年抗战1945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6年8年九一八
事变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这说明了什么 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县人。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 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沟一样的事件。”
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
北平之得失,华北存亡系之。为什么在卢沟桥发动事变?卢沟桥的得失关系到北平乃至整个华平的存亡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在卢沟桥发动事变?(地理位置)日本控制伪蒙区日本控制区日本重军占据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要包围北平就必须占领卢沟桥;平汉铁路日本控制区国民党控制区卢沟桥是平汉线上的咽喉,占领卢沟桥,可切断平汉铁路,使中国军队和
西北抗日力量无法开赴前线,因此卢沟桥成了中日必争的战略要地。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
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国民党29军中将师长赵登禹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北平失陷(1937.7.29天津失陷(1937.7.30)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这是一幅真实的历史照片。1937年,日军轰炸过后,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为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嚎啕大哭。这幅满目疮痍的画面也成了中华民族饱受战火摧残的缩影。 1937年.中国.残骸中的中国幼儿没有国?家安在!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一致对外国民党由不抵抗变为决定抗日通电表明共产党什么样的立场?
蒋介石的演说表明其态度有了什么样的转变?抗战时,陈嘉庚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
“七七”事变发生后,陈嘉庚发起新加坡筹赈会,
后又成立“南侨总会”,发动侨胞出钱出力出人,
用实际行动支持祖国抗日。课本92页材料研读……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
共产党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读材料,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抓关键词进行分析)西北工农红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 指 挥:朱 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南方八 省红军游击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 长 :叶 挺副军长 :项 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2.工农红军的改编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 )( )上海南京日本占领北平、天津后,又在上海制造事端。
企图占领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南京政府
就范,以求3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
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淞沪地区是平原水网地带,无险可守。参战的第18军军长罗卓英说,
“这里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资源可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也
来不及修筑,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在日寇重炮和坦克车的
疯狂攻势下,只有拿我们的血肉和他们去拼了。”血肉磨坊课本93页材料研读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特别提出华军之英勇抵抗,并称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即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请你结合课本,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空军飞行员阎海文座机被敌高射炮弹击中,跳伞陷入敌阵地,
他举枪击毙包围之敌数名,以最后一颗子弹自杀,壮烈殉国。空军
飞行员沈崇诲在飞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开足油门,对准一艘敌舰
俯冲下去,践行了与敌舰同归于尽的誓言。
与此同时,上海人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抗日爱国热潮,人民所表现
的也是慷慨捐输。凡部队所需要的无论食物,或是防御用品如麻袋、
沙包、铁丝等都是无条件贡献。
熔炉般的战场熔化不了的是广大官兵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日本不断增兵上海至28万多人,将战略进攻重点方向由华北转向华中,造成了日军只能沿长江两岸山区西进武汉的不利态势。与此同时,为中国东部工厂内迁,保存经济实力,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北平失陷(1937.7.29天津失陷(1937.7.30)上海失陷国民党迁都重庆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零)吗?
不——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圈”(0)吗?
不!
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今天公元2017年12月13 日,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12月13日又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过去了,面对曾经的罪恶,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反省,首相安倍晋三仍在参拜供奉靖国神社,(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右翼势力更是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抹杀侵略的事实。
对日本的这些行为,你有
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1.警惕日本右翼势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
2.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3.科教兴国,提高综合国力
4、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反对战争,牢记历史
……
本课小结回首这一场场浩劫,我们并不是为了铭记仇恨。我们只是
为了缅怀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无数无辜生灵,
缅怀那些为了正义和解放事业奉献了热血和生命的战士,
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我们只是为了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汲取教训,然后用负责
的态度建设未来。
我们只有更加强大、更加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
力量,一段铿锵的旋律,才能在中华国土上激荡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