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3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3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7 18:48:02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太原会战武汉会战沦

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1课太原会战沦

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敌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和其他抗日人民武装谁担当到敌人的后方去到哪去创建抗日根据地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干什么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
通过持久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目的是战
场第一篇章据险伏击碎神话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背景时间
地点指挥战果
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会战…
…山西
…太原林彪1937年9月
平型关全部歼灭第一个
粉碎了第二篇章抗日战场建敌后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巩固措施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巩固措施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措施 ……笠原幸雄中将……指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防卫厅《华北治安战》 ……吉原矩大佐懊丧地回顾说:“当时并未重视共军,视其为……残兵部队或抗日杂牌军相差无几之军,确信不久将可扫荡歼灭而不重视。对共产党巧妙扩张提升其势力之实态,惜未能十分认识。”
——《剑桥中华民国史》难点解析:日军侵华政策的初步转变沦

区第三篇章主动出击破“囚笼”
——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 彭德怀 日军实行囚笼政策……粉碎……振奋……破袭……摧毁日伪据点 战果辉煌 打击了、提高了、振奋了 “百团大战战果是巨大的……但是,胜利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欠缺和问题……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攻打我们……报复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军民伤亡巨大……同时,使得蒋介石增警惕……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伤亡巨大……”
——《剑桥中华民国史》 延安窑洞里的朱德、毛泽东,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他的军事意义。
——《薛岳将军的秘书——郑兴国 陈锦瑛回忆录》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百团大战淞沪、太原会战徐州、武汉会战…… 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坚持坚决依存配合构成整体太原会战沦

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支援支援支持支持支援第四篇章民族精神永不灭勇敢同祖团结同根坚强同宗沙场点兵14235
中国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A学以致用、沙场点兵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
A.实行减租减息 B.打土豪,分田地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A学以致用、沙场点兵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B学以致用、沙场点兵 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发动的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学以致用、沙场点兵C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学以致用、沙场点兵课后活动:
了解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