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学 科 历史 年 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时 间 课 题 第1课 古代埃及 计划 学时
重难点 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难点: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掌握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合作和探究学习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教 法 多媒体展示法、引导激趣法
学 法 表格归纳法
教学内容 及过程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 教师: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提出问题:(出示图片)你能否从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说说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具体作用? 生:自主阅读,各抒己见。 教师过渡: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 ,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设计意图:关于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性是本课难点。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古埃及的位置和气候,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古埃及的养育作用,让学生明白古代文明往往都和河流有着一定联系。也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 2.古埃及文明 师:那么古埃及的发展历程是什么?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完成年代尺的填写。[来源^:z#~z&s@tep.com] 生:(学生阅读教材很容易得出古埃及的发展历程:①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③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④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师: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埃及,古代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虽然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但是在它存在的过程中,古埃及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辛勤劳动,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课本找出有哪些成就。 生:科学与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 (教师出示图片,补充太阳历、象形文字和木乃伊,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化成就认识) 设计意图:关于古埃及的文明是本课重点。通过生生合作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师生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能力;同时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国%教育&^出版网] 知识二、金字塔 1.胡夫金字塔 教师:提到埃及,很多人就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那么金字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精力修建它呢? 生: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师:金字塔确实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的胡夫金字塔。出示图片介绍: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 (播放视频 金字塔) 生:(阅读教材,结合相关史事得出:它高146.5米,底边长230米。塔身约用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巨大石块砌成。据说胡夫金字塔修建动用10万劳工,花费了20年时间。) 教师补充: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后才被超过。 2.狮身人面像 师:除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也是古埃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他是胡夫儿子哈佛拉金字塔的附属建筑,一个雕着哈佛拉头像,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即“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57米。请同学们观察狮身人面像,你会发现它没有鼻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生: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其面部,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寻找宝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课外拓展】 (教师补充介绍与金字塔相关的课外知识:帝王谷和金字塔建造之谜) 【拓展延伸】[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师补充材料: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金字塔呢? 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全面评价::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设计意图:关于金字塔这一部分是本课重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介绍金字塔时让学生多看、多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相应补充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法老的统治 1.背景 师:统一的国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都要求强化国家统治机构和国王权力。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拉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来源:zzs%te#p@&.com^] 2.发展 师: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法老的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本册书的开端,知识点不多且多位常识性知识,在学习的时候侧重让学生在整体上加以把握,并且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知识要点,在老师指引下得到新的结论。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既有图片资料,又有音频和视频资料,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