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5.1人口与人种(5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5.1人口与人种(5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28 15: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 理
Geography
第五章 居民
——“地球村”的主人
第五章 居民
——“地球村”的主人
人口与人种
5.1
第五章 居民 ——“地球村”的主人
5.1 人口与人种
一、人口的增长
1.阅读图文内容,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探究原因。
读教材第70页至第72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目前世界人口总数,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说出世界人口在各历史时期增长速度的差异。
3.知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4.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5.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一、人口的增长
【知识链接】
2011年10月31日零点前两分钟,菲律宾女婴丹妮卡·卡马出生,她的降生意味着地球上第70亿名公民的到来。
  尽管联合国人口基金官员表示,他们对世界第70亿位人口并没有认定标准,其他一些国家可以选定出自己国家象征性的“70亿宝宝”,但丹妮卡的出生,仍然牵动了菲律宾及联合国。人们在欢呼世界第70亿名公民到来的同时,也在忧虑这个拥挤世界的未来。

一、人口的增长
自主学习二
图5.1 世界人口的增长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读坐标,横坐标代表时间,单位是年;纵坐标代表人口数,单位是亿。
(3) 图中柱状及其数值表示该年份世界人口总数。
(4)2025年的数据为预测数。
读图5.1,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一、人口的增长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说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3)知道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4)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减的关系 。
【概括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而且数值越大表示增长速度越快;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减少越快;等于0则表示人口不增不减,人口总数趋于较稳定的状态。
从图5.2中读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图5.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一、人口的增长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读坐标,图中纵坐标为统计百分比;横坐标表示世界和不同国家。
(3)图中每一组数据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绿色表示出生率,蓝色表示死亡率,红色表示自然增长率。
(4)说出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
(5)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
图5.3 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2008年)
读图5.3,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
一、人口的增长
1.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巴西以及美国、日本、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何不同?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有何差异?

3.简要分析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美国、日本、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但是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数量较多。(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达136782万人。)
【概括总结】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问题解答】
图5.3 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2008年)
一、人口的增长
右表为2008年各大洲(地区)人口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注:表中一些大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这是因为三个指标是分别计算的,各自在计算时小数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重点知识讲解】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婚育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等。但是,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一、人口的增长
大洲与地区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亚 洲 2.0 0.8 1.2
北美地区 1.4 0.9 0.6
非 洲 3.8 1.5 2.3
欧 洲 1.0 1.2 -0.1
拉丁美洲 2.2 0.6 1.5
大 洋 洲 1.7 0.6 1.1
世 界 2.0 0.8 1.2
右表为2008年各大洲(地区)人口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注:表中一些大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这是因为三个指标是分别计算的,各自在计算时小数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知识链接】
北美地区是指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地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地区。
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大片以罗曼语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主要语言的地区。因为罗曼语族衍生于拉丁语,拉丁美洲由此而得名。
一、人口的增长
大洲与地区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亚 洲 2.0 0.8 1.2
北美地区 1.4 0.9 0.6
非 洲 3.8 1.5 2.3
欧 洲 1.0 1.2 -0.1
拉丁美洲 2.2 0.6 1.5
大 洋 洲 1.7 0.6 1.1
世 界 2.0 0.8 1.2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非洲和欧洲。
原因:非洲社会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产方式落后,经济不发达;养儿防老等传统习俗和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欧洲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社会生产不需要众多劳动力,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生育观念变化。
(2)说出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的名称,并分析原因。
(1)按照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将各大洲(地区)排序。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地区、欧洲。
【问题解答】
一、人口的增长
人口

增长
数量:70亿(2011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
>0 表示人口增长,数值越大表示增长速度越快
<0 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减少速度越快
=0 表示人口不增不减,人口总数趋于较稳定的状态
地区差异
国家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
大洲
最高:非洲
最低:欧洲
主要影响因素: 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一、人口的增长
一 、选择题
1. 目前,世界人口数量为 ( )
A. 40亿 B.50亿 C. 60亿 D. 70亿
2.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 )
A. 速度逐渐减缓,数量逐渐增加 B. 数量越来越多,速度由慢变快再变慢
C. 随着社会的进步,数量越来越少 D.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
3. 2012年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3,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拉丁美洲

D
C
B
一、人口的增长
进水口的水代表人口出生率,出水口的水代表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一、人口的增长
二 、读图题
如果用右图水槽里的水比喻人口增长速度的话,进水龙头和出水龙头的水各应该如何理解?这三者间有什么关系?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据媒体报道,老年人最多的洲是欧洲。欧盟16%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专家预计到2050年可能达到28%。“银发族”队伍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欧洲国家的经济、人口健康、就业与家庭状况。 调查显示,北欧国家5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就业率达到50%;全欧洲65—74岁的人口之中10%在从事志愿者工作。?
印度人口政策的长期目标是使印度人口稳定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印度的人口政策以自愿为前提,奖励符合政策的夫妇。由于印度中央政府对各地区管理力度较小,所以, 印度人口一直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缓。1950年印度人口3.76亿,占世界人口15%。2015年印度人口已经增长到13.11亿,占世界人口18%。有人预计印度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人口的增长
二、人口的分布
1.知道人口密度的基本概念。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1.知道人口分布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3.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4.知道人口密度的含义并写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
读教材第73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二、人口的分布
73.10
3.67
根据下表提供的各大洲(地区)人口数据(2008年),计算出欧洲、大洋洲的人口密度。
二、人口的分布
项 目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地区 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面积(万千米2) 4400 1000 3000 2200 2000 900
人口(亿) 39.38 7.31 9.22 3.32 5.57 0.33
人口密度(人/千米2) 89.50 30.73 15.09 27.85
教 材 处 理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例表示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
(3)图中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大。白色的为无人定居区。
(4)图中各图例区域,表示不同人口密度地区所分布的方位及范围。
(5)底图为七大洲、四大洋,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可以用其所在地区与七大洲的相对方位来表示。
(6)图中五条横线分别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7)依据图例判断A、B、C、D等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从图5.4中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人口的分布
教 材 处 理
1.将下列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序号填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并分析其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亚洲东部 ②亚洲南部 ③欧洲 ④北美洲东部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
二、人口的分布
教 材 处 理
1.将下列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序号填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并分析其人口稠密的原因。
①亚洲东部 ②亚洲南部 ③欧洲 ④北美洲东部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
从自然条件来看,四个地区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人类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规律总结】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二、人口的分布
教 材 处 理
活 动 指 导
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图5.4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
A为极端干旱炎热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B为气候过于潮湿炎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C为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终年严寒;
D为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规律总结】
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恶劣。
二、人口的分布
【读图提示】
(1)明确两幅图的图名和图例。
(2)对比两幅图,根据纬线和大洲轮廓确定A、B、C、D的位置。
(3)根据图例判断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
(4)理解人口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理解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人口的分布
A
B
C
D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二、人口的分布
【概括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稠密的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人口

分布
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主要地区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人类发展较早
①亚洲东部
②亚洲南部
③欧洲
④北美洲东部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地区
A 撒哈拉沙漠 --------气候过于干热
B 亚马孙平原 --------气候过于湿热
C 中西伯利亚高原------高纬地区,气候寒冷
D 青藏高原 -----------地势高,气候寒冷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一般来说,人口稠密的地区往往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二、人口的分布
二、 计算题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至2014年3月28日,太原市常住人口达427.769万人。太原市的总面积为6988平方千米。请计算太原市的人口密度。
(612.15人/平方千米)
一、 填空题
1.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2. 一般来说,人口稠密的地区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悠久的地区。
极不平衡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丰富
经济发达
二、人口的分布
三、简答题
亚马孙地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景致优美,但许多林区至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
1.请你用人口密度来表述上述现象。


2.为什么许多林区至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
亚马孙地区人口密度小。
亚马孙地区终年潮湿炎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迹罕至。
二、人口的分布
人口迁移: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阅读思考: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可否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
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是我们不可能运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因为有的地方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一些地区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
二、人口的分布
三、人口问题
学 习 目 标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读教材第74页“积极参与”,请针对甲乙双方代表的人口观点发表你的人口观点。
三、人口问题
1.知道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所带来的问题。
3.人口应该如何发展才能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4.简述世界人口日的来历。
5.了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为控制世界人口所做出的贡献。
读教材第75页至第76页的文字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三、人口问题
这些漫画分别反映了哪些问题呢?
资源短缺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从图5.5中说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图5.5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三、人口问题
【读图提示】
(1)看图名,识主题。
(2)观画面,审寓意。A图观察辘轳上井绳的长度,水桶的大小,打水人的神态;B图观察主人公的身份,他的所见、所想;C图观察招聘人员的动作、神态,应聘人员的数量、神态;D图观察公共汽车的眼、鼻、嘴巴的神态、动作,乘客的数量、表情,乘客在汽车上的位置。
(3)读注释,更准确地解读寓意。
(4)根据寓意,联想现实问题。
从图5.5中理解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概括总结】
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口政策:不同地区,不同政策,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几十年后,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进而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而德国、法国、科威特等国却实行鼓励生育政策。
所以,人口发展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三、人口问题
人口
问题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资源短缺
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等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资源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养老负担过重等
人口发展的原则: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三、人口问题
一、简答题
1. 列举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

?
2.人口增长缓慢,或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了哪些影响?
?
?
3. 写出右图漫画的含义。



?
资源短缺、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过重等。
漫画把地球比做人类的母亲,人口数量过多,带来资源、环境、粮食等一系列问题,母亲不堪重负。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问题
二、请为本年度的世界人口日设计一则宣传资料(可以是一句话、一幅漫画、一首歌、一则公益广告等)。
三、人口问题
1. 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是指双职业、具有生育能力但选择不生育的夫妻。
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丁克家庭?




2. 你对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原因有何看法?
生养孩子成本太高、婚育观念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等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原因:人口出生率下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减少等等。
三、人口问题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1. 结合实例,说出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2. 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读教材第77页至第79页的文字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 说出人种的别称,了解不同人种的主要区别。
2.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划分依据以及具体名称。
3. 说出各人种的体质特征。
4. 列举各人种在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
5. 知道不同种族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6. 简述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三位女士分别代表三大人种。
(3)观察三大人种肤色、毛发、嘴唇和鼻梁等面部特征的差异。
读图5.6,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
图5.6 三大人种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看图例,区分三大人种的图例:粉色覆盖部分表示白色人种分布区,绿色阴影表示黄色人种分布区,黑色阴影表示黑色人种分布区。
(3)该图底图为七大洲、四大洋图,重要纬线自北向南分别是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
读图5.7,在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三大人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读图提示】
(4)人种分布区可以用其所在地区与七大洲的相对方位来表示。
(5)结合历史,分析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对人种分布的影响。
(6)思考不同人种体质特征与其分布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
读图5.7,在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三大人种的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的美国。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
1.读图找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据图5.7,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解答】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2.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和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如:居住在赤道地区的黑色人种,在炎热的阳光下,卷曲的头发犹如头顶上的“天然凉帽”;较为宽阔低平的鼻子,能及时散发热量,保持体温平衡;多而粗的汗腺、较少的体毛、较厚的嘴唇等都有利于散热。
【概括总结】
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与其发源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据图5.7,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解答】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知识链接】

近代历史上主要的人口大规模迁移
a.欧洲人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迁移:16到19世纪,大批欧洲人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b.非洲人以奴隶的形式迁往美洲:西方殖民主义者从16世纪起到19世纪末进行了长达300多年的奴隶贸易,把大批黑种人从非洲运往美洲、大洋洲做奴隶。
c.亚洲人迁往美洲:19世纪中期,大量华人以劳工的形式迁往美国。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白种人
体 质 特 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呈波浪状,鼻
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分 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与环境的关系: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太阳辐射较弱,肤色较
浅;鼻梁较高,鼻孔较长,可以对冷空气预热;
发达的体毛,较薄的嘴唇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损
耗。
黑种人
体 质 特 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鼻子扁平、嘴唇较厚,体
毛较少
分 布: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与环境的关系:居住在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卷曲的头发犹如
“天然凉帽”,较为宽平的鼻子,能及时散发热
量,保持体温平衡;多而粗的汗腺、较少的体毛、
较厚的嘴唇等都有利于散热。
黄种人
体 质 特 征:肤色浅黄、头发黑直,脸形扁平,鼻梁体毛中等
分 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国的印第安人和北极圈附
近的因纽特人
与环境的关系:生活在温带地区,体质特征具有过渡性。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一、选择题
1. 去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旅游,见到的当地居民基本上是 (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2.我们常见的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肤色都比较深,他们是 (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C
C
?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把图例中A、B、C所代表的人种填到下列横线上。
A. 人种
B. 人种
C. 人种
(2)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
C人种主要分布在 带。
?

白色
黄色
黑色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三、简答题
黑种人肤色黝黑、体毛较少、头发卷曲等体质特征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达 标 检 测
居住在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卷曲的头发犹如 “天然凉帽”,较为宽平的鼻子,能及时散发热量,保持体温平衡;多而粗的汗腺、较少的体毛、较厚的嘴唇等都有利于散热。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爱斯基摩(Eskimo)人 “爱斯基摩”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爱斯基摩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不喜欢这个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
美国黑种人 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劫运大批黑种人奴隶到美洲,其中半数以上运入今美国境内,主要在美国南部当苦工,之后陆续迁往北方和西北方城市,深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残酷剥削和虐待。南北战争后,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黑种人仍受种族歧视和压迫。
西亚、北非的主要居民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犹太人,还有北非土著柏柏尔人等,他们都是白种人。
四、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谢谢观看
山西教育出版社
指导老师:李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