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同步练习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与声音的音调、响度没有关系.
故选C.
2.【答案】C
【解析】歌曲调子太高,是指发出声音的频率高;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高”字指音调的是 (1)(3),
故答案为:C.
3.【答案】D
【解析】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人或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故选B
7.【答案】C
【解析】由于二胡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和其他选项内容无关. 故选C.
8.【答案】B
【解析】当拧紧或放松琴弦后,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该题中老师觉得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即想让他说话 声音大一些,故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掩耳盗铃说明在人耳处可以减弱声音,故C不符合题意;
D.耳熟能详说明音色不同,与速度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D
【解析】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A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B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C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弱噪声污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男同学相对于女同学而言,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响度大,但声带振动较慢,频率低;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琴弦振动;音调;音色
【解析】弹奏古琴,琴弦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手指按压琴弦能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不同的小提琴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琴弦振动;音调;音色.
14.【答案】音调;空气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吉他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
15.【答案】响度大;音调高
【解析】“背二哥”登上一座山时总要高歌一曲,说明歌声可以传很远的距离,这里的“高”指响度大;“背二哥”练成了男高音,这里的“高”指音调高,指唱歌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快.
故答案为:响度大;音调高.
16.【答案】空气柱;高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哨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上推活塞时,空气柱变短,振动的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会变高.
故答案为:空气柱;高.
17.【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1) 演奏二胡时,琴弦振动产生声音;(2)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8.【答案】响度;甲丙
【解析】“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由图示可知,振动频率相的波形应是甲和丙,所以甲和丙的音调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响度;甲丙.
19.【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是不同的,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她一听便能分辨出;当她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弹钢琴时,物体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就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
20.【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
(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21.【答案】响度;音色;音调
【解析】①“震耳欲聋”是指声音比较大,指声音的响度大.
②“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质好,指声音的音色好.
③“脆如银铃”是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
22.【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笛子口琴等管乐器产生的声音是由内部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短的空气柱振动的快,频率高,音调高,长的空气柱振动的慢,频率低,音调低.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里面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23.【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当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子由于振动发声;只改变注入杯中的水量,用手摩擦时,声音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则声音的音调将改变。
24.【答案】甲和乙;甲和丙;响度小;音调高
【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女高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快,发出的音调高;低声伴唱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小,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响度小;音调高.
三、实验探究题
25.【答案】(1)高;高;频率 (2)变大;变大;振幅
【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故答案为:(1)高;高;频率;(2)大;大;振幅.
26.【答案】(1)振幅(2)低 (3)音调和频率
【解析】(1)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用力越大,音叉发声的响度越大,同时发现小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2)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应控制发声体振动的振幅相同。当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要注意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由于钢尺越长振动的频率越低,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3)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卡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故答案为:(1)振幅(2)低(3)音调和频率
27.【答案】(1)振动 (2)响度 (3)音调
【解析】(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振动;(2)响度;(3)音调.
28.【答案】(1)③;⑤ (2)④;⑤ (3)20、0.5
【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③⑤;(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④⑤;(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横截面积应该是0.5mm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用吉它和笛子同时演奏同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吉它声和笛子声,它是因为它们的(??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无法确定
2.在下列四个句子中,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1)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 (4)请勿高声喧哗.(? )
A.(1)(2)?? ?B.(2)(4)? ?C.(1)(3) ?D.(3)(4)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音调????
C.?音色??? ? ?D.?响度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2015?龙岩)在公共场所说话应“轻声”,在空旷的操场喊口令应“大声”.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6.看电视机时,我们经常会调节电视机音量,改变的是电视机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C.?音调?????D.?传播速度
7.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
8.吉他手在演奏吉他前,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吉他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
9.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
10.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11.关于下面四幅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弱噪声污染
12.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5分)
13.小提琴悠扬的琴声是由________产生的,手指按压琴弦能改变琴声的________;用不同的小提琴演奏同一首乐曲,发出声音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1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15.过去万源交通不便物质运输全靠人力,“巴山背二哥”是人们对当时背运货物的人的俗称,每当“背二哥”登上一座山时总要高歌一曲,这里的“高”指________,日久天长“背二哥”都练成了男高音,这里的“高”指________.
16.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向上推活塞时,声音的音调会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7.演奏二胡时,琴弦________发声;演奏者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8.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________.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
19.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0.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的“高”从声音的特征上是指________,“引吭高歌”的“高”从声音的特征上是指________。
21.从声音的特征看,“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高.
22.用一根吸管做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23.如图所示,当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子由于________?发声。只改变注入杯中的水量,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 或“音色”)将改变。
2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女高音歌手正在低声伴唱”,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4分)
2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直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直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直尺,这时直尺的振幅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26.请按要求回答:
(1)图1: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_的关系.
(2)图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要注意使钢尺振动的大致相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图3: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的关系.
27.(2013?淮安)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而产生.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8.(2011?常州)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