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13课《五四运动》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 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 取消了“二十一条”B. 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4.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天津 B. 重庆 C. 上海 D. 北京
5.周瘦鹃于1919年5月9日写了《卖国奴之日记》,此小说是“五四事件”的艺术反映,其反应之迅速亦是让人惊叹。“冷嘲与热骂俱备”“穷极酣畅”。下列口号不可能在“五四事件”中出现的是 (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D. 取消“二十一条”
6.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7.《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
8.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 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9.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 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10.“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C. 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中共二大召开
11.(题文)1919年,上海各界人士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A. 北洋水师黄海激战 B.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C.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D. 中共“一大”召开
12.主力:学生( );地点:北京( )。这一表述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前后的变化,其中缺少的内容应该是( )
A. 商人、上海 B. 工人、上海C. 商人、南京 D. 工人、南京
13.某作品收录了33位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五四事件”的文章。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14.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5.1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 领导阶级不同 B. 指导思想不同C. 所处时代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16.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17.17.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 )
A. 和平 B. 自由 C. 平等 D. 爱国
18.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9.从下图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五四精神”是(??? )
/
①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②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坚信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④无私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材料二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对“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句话的理解。
(?3?)分析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A2.D3.B4.C5.C6.A7.D8.B9.A10.A11.C12.B13.B14.B15.A16.B17.D18.B19.A
20.(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 2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以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最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意思相近即可)
(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