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第一节 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一、爱琴文明孕育的雅典城邦
1.自然地理环境
(1)主要包括希腊半岛、 诸岛,扼亚、欧、非三洲的交通要冲。
(2)港多、岛多、海岸线曲折、矿藏丰富等。爱琴海2.希腊文明发展历程
(1)爱琴文明:
①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形成了 文明。
②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形成了 文明。
(2)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 人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使希腊进入了黑暗的荷马时代。
(3)城邦时代:公元前 世纪前后,希腊出现了许多小国,历史上称作城邦。克里特迈锡尼多利亚83.雅典城邦诞生
(1)自然地理环境:
①位于希腊中部的 半岛,是希腊最大的城邦之一。
②境内有小块的平原,还有天然良港便于航海和经商。
③最初的居民是 人。后来操希腊语的爱奥尼亚人与皮拉斯吉人融合成为有4个部落、12个胞族、360个氏族的雅典人。
(2)城邦国家建立:公元前13世纪中期, 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管理机构,雅典城邦国家的雏形诞生了。阿提卡皮拉斯吉提修斯
二、雅典的贵族专政和社会矛盾
1.贵族专政
(1)建立:约公元前8世纪,雅典终身制的 代替了国王,贵族政治代替了王制。
(2)全盛:公元前683年,贵族政治达到全盛。
执政官
(3)统治:
①在政治上, 大权独揽,贵族独占了国家全部官职。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②在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强权和货币,通过土地兼并和高利贷等方式剥削和奴役平民,甚至把他们卖到外邦为奴。贵族会议土地
2.社会矛盾
(1)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① 不断进行反抗。
②公元前621年, 编订法典,法典的本质仍是维护贵族利益。
③公元前6世纪初,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 则强烈要求废除债务奴隶制、重新分配土地。平民德拉古中下层平民
(2)工商业奴隶主和贵族的矛盾:
①公元前8世纪至前7世纪,雅典已普遍使用 ,生产力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② 用高利贷迫使平民大量沦为债务奴隶,使国内市场缩小,影响工商业发展。
③ 奴隶主要求改革,分享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铁器氏族贵族工商业1.对政治的影响:为群山所分割和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而且极不容易形成专制。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
的影响
2.对经济的影响:平原少、土地贫瘠,使得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古希腊海岸线曲折,有众多海湾良港,温和的地中海气候,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古代希腊的经济结构是一种农、工、商并重的经济形式,它的农业也面向市场。
3.对价值观念的影响:商品经济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要求相对自由的环境以及符合商人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商品经济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社会以财产的多寡而不是以门第的高低来划分社会等级。
4.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会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殖民运动不仅缓和了希腊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与大规模的航海贸易活动相结合,炼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勤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特别提醒】自然环境对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海洋孕育了希腊文明,但自然环境并不是希腊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希腊文明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始部落民主等历史传统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也很大。
【典例1】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这说明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的是( )
A.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发达
B.城邦之间贸易频繁
C.航海业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
D.小国寡民的邦国状态
解析: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地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C两项属于经济因素,D项属于政治条件。A项表述错误,古希腊没有广阔的平原,农耕经济不发达,故选A项。
答案:A
1.政治上: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工商业奴隶主也不满贵族专权,雅典内部矛盾尖锐。 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2.经济上:改革是雅典工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尖锐的社会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客观上要求缓和矛盾,进行深刻的改革。
3.对外关系上:改革是外部压力的结果。由于雅典社会动荡,附近的城邦赶上并超过雅典,麦加拉甚至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岛。通过改革,平息社会动荡,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力,成为雅典有识之士的共识。
【特别提醒】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再分配,对当时的雅典而言,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摆脱外部压力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状况下,梭伦改革就成为一种社会历史的要求。
【典例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解析:梭伦改革前,雅典处于贵族统治之下,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改革势在必行。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 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包括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船主)。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掌握城邦政权。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雅典社会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
(2)工商业奴隶主与下层平民有何共同的政治要求?为什么工商业奴隶主有这种政治要求?
[探究思路]第(1)问,从材料一中“公元前7世纪”“贫富不均”“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等信息可知,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十分尖锐。第(2)问,可从材料二最后一句话得出,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探究结论]
(1)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2)要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原因: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于平民,政治上受到贵族歧视,处于无权地位;同时,贵族推行债务奴隶制,造成雅典人口外流、农业生产萎缩、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谢谢观看!课件17张PPT。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第二节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一、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改革的主观条件
(1)梭伦出身于破落贵族,是一个被 认可的政治家。
(2)梭伦经常在诗中抨击贵族欺压平民的现象,被平民看作公正的“ ”。
贵族仲裁者
(3)梭伦周游海外,成为饱学之士,被时人誉为希腊的“_____”之一。
(4)梭伦是一个强烈的 者,从麦加拉手中夺回了萨拉米岛,成为战功赫赫的民族英雄。
(5)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举为首席 ,被赋予改革的全权。七贤爱国主义执政官2.改革的主要措施
(1)发布了解除广大平民痛苦的“ ”。
(2)废除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是以 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恢复 的最高权力,设立新的政权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4)制定 ,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令。
(5)实施保护 和保护 发展的措施。解负令财产公民大会新法典妇女儿童工商业
二、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1.路线:改革遵循着一条“ ”。
2.地位:把雅典引上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
3.特点:站在富裕 利益的立场上,为了雅典城邦国家的长远利益,向阻碍社会发展的氏族贵族开刀。
中间路线工商业奴隶主(1)削弱氏族贵族的势力以保护下层平民利益,废除了_____ ________。
(2)减少氏族贵族的特权以提高平民特别是平民上层富裕工商业奴隶主的权利,按 重新划分了公民等级,并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恢复了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设立了新的国家机构——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使公民成为雅典城邦国家的主宰。
(4)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债务奴隶制财产资格
4.局限:改革是不彻底的。
(1)以财产数量划分公民的等级,下层平民未能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氏族残余没有完全消灭, 仍保有一些特权。
(3)在经济上, 重分土地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 氏族贵族下层平民1.梭伦改革的特点
(1)从目的上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
(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政策,梭伦自身却站在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
(4)从结果上看,改革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理解梭伦改革的特点和局限性
2.梭伦的阶级立场及其改革的局限性
(1)梭伦期望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是,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贵族也因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心生怨恨,梭伦两面不讨好。改革中获利最多的是工商业奴隶主。
(2)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特别提醒】梭伦改革前,雅典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激化,并且已造成了雅典国力下降、萨拉米岛失守的严重后果。作为雅典“调停人”的梭伦,为了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以化解社会矛盾,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之策,的确是明智之举。
【典例】梭伦改革的特点不包括( )
A.节制 B.中庸
C.绝对公平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梭伦改革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所以,梭伦改革的特点不包括绝对公平。
答案:C
阅读下面材料: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第三等级。
[探究问题]
(1)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2)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梭伦采取了什么策略?
[探究思路]第(1)问,注意梭伦改革中关于公民享有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资格由财产决定,而不是取决于出身。第(2)问,回答梭伦改革的特点即可。
[探究结论]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2)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谢谢观看!课件30张PPT。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第三节 梭伦改革的历史作用
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一、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梭伦改革
(1)局限性:
① 仍保有某些特权,并想复辟。
② 重分土地的要求未能实现,要求继续改革。
③贵族平原派、小农山地派和工商业者海岸派三派势均力敌、针锋相对。氏族贵族下层平民(2)进步性:
①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②四个公民等级的划分,使 的人数占公民人数的压倒优势,决定了贵族东山再起、恢复旧秩序的幻想必定破灭。
③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设立,尤其是公民大会的恢复和权力的提高,使 、直接民主、实行法治、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城邦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社会平民主权在民
④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⑤要发展商品经济尤其是海外贸易,就必须大力发展海军,而充当海军的是第四等级公民,就必然要提高他们的___________和社会地位。物质民主权利
2.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1)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①建立:公元前560年。
②实质:不同于东方的君主制,是 政治的特殊形式。
③措施:打击 势力,保护平民利益。
④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平民贵族(2)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时间:公元前509年。
②措施:
a.取消了4个血缘部落,设立了10个 (三一区)。
b.取消了四百人会议,建立了 。
c.改组了军队,设立了 。
d.取消了 限制,全体公民都有权和可能抽签当选除十将军外的其他一切官职和陪审员。
e.实行 。
③影响:氏族残余被彻底肃清,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确立。地区部落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财产资格陶片放逐法
(3)伯里克利改革:
①时间:公元前461年。
②措施:
a.全体公民都可以抽签当选除十将军外的一切官职,并发给 。
b. 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津贴公民大会
d. 是最高司法机关。
e.公民不论参加公民大会还是参加陪审法庭判案,甚至观戏,都发给补贴。
③影响: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了高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成了国家最发达的形式—— 。陪审法庭民主共和国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1.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
(1)手工业: 生产已居于希腊城邦的前列。
(2)对外贸易:精美的陶器畅销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还有大宗的 和葡萄酒也销往外地。
(3)商业:雅典商人在色雷斯开采金矿,雅典的 已经受到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各族商人的认可。
(4)文化艺术:雅典开始成为希腊建筑雕刻艺术和文化的中心,著名的《 》就是此时在雅典整理编订的。陶器橄榄油货币荷马史诗2.克利斯提尼改革后至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508年至前429年)
(1)手工业:行业达20多种,行业内部分工很细,陶器生产多达十几道工序。 、冶金业和银矿开采业也都很发达。
(2)对外贸易: 畅销海外,匹里尤斯港是希腊最著名的商港。
(3)商业:奴隶制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就连 生产也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4)文学艺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造船业金属制品农业1.梭伦改革中“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以财产的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关系,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正确理解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3.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4.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里克利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特别提醒】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确立都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梭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采用了分权的方法建立起一套比较民主的制度,从而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典例1】梭伦改革措施中,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 ②发展工商业 ③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④设民众法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①②项分别壮大了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③④项是两者权利的制度保障。
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既是雅典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古希腊民主政治既有创造性,又有狭隘性。
1.创造性
(1)民主的创举。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2)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3)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有利于公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同时铸就了雅典人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众多辉煌的成就。
2.狭隘性
(1)民主的范围非常有限。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2)民主性质非常原始。雅典民主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许多民主习惯,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3)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特别提醒】对于古代雅典民主的认识,我们要把握两点:一是要肯定雅典的民主思想及创造出的一系列民主运作方式,认识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不能用现代民主的标准求全责备;二是要深刻理解它的时代局限性,它仍是少数人的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雅典民主的阶级性。【典题2】(2017·江苏卷)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解析: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补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便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了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做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探究思路]第(1)问,从材料中可直接归纳。第(2)问,回答梭伦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即可。
[探究结论]
(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2)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原因: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增强了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谢谢观看!课件24张PPT。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章末回顾总结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具体内容、意义、地位及局限性
二、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的差异
1.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2.梭伦改革缓和了贵族和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克利斯提尼全面废除了旧制度,代之以新的民主制度;伯里克利将五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增加了许多民主程序,完善了民主制,使更多人有了民主保障。
3.梭伦改革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克利斯提尼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从而彻底打破了旧的贵族制,但雅典民主政治仍是少数人的民主;伯里克利增加了民主程序,将雅典民主制推向顶峰。1.(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可以推断出重农抑商和农商并重的思想。第(2)问,重商带来的危害根据材料“众力不足”“粟焉得无少,兵焉得无弱也……国之无富”,可以归纳出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从材料二中“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受到了节制”可以看出发展方向是消除贵族的特权。
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理解: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2014·高考江苏卷)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解析:(1)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如依据材料“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可知,平民获得了参政、议政权;依据以前“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现在可以参政可知是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措施。(2)问依据“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可知是指新兴工商业者;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是指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3)问首先理解“拥护”是指改革打破了贵族对特权的垄断,“反对”是指他的改革不彻底,然后依据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3.(2012年上海高考)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定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请回答: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
(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认真阅读题中材料,比较法律制度与个人对国家的不同影响(不同重要性)即可答题。第(2)问,从平民和贵族的不同利益角度、梭伦改革的特征等角度出发回答原因。第(3)问,注意在材料范围内从制定法律、人物、思想等角度答题,不能超出材料范围答经济方面。
答案:(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水平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圆点符号后的内容为参照性示例。
(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游览。
(2)水平1:能根据材料作出合理解释。·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
(3)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谢谢观看!课件31张PPT。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18世纪初叶,俄国沙皇 为了富国强兵,倡导向西欧国家学习,在俄国推行了一场全面的改革。
(2)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了 革命。彼得一世工业
2.表现
(1)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造纸业、甜菜制糖业等建立了工厂制。
(2)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
3.特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比较 ,且缺乏自由竞争的活力。
(1)原因:
①俄国的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 尤其是军事订货发展起来的。
②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大批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工业发展缺乏 。缓慢国家订货自由劳动力
(2)表现:
①俄国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
②工厂规模 ,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很小二、俄国农奴制的危机
1.普加乔夫起义
(1)背景: 世纪下半叶,由于俄国农奴制统治的加强,广大农民的反抗斗争出现了新高潮。
(2)经过:
①1773年,普加乔夫领导农民起义军到处攻打地主庄园和城堡,占领了多座城市。
②沙皇 派重兵进行镇压。
③1774年,普加乔夫被抓住并送交官府,起义最终失败。18叶卡捷琳娜二世
(3)意义:
①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俄国的封建农奴制统治。
2.十二月党人起义
(1)背景:
①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农民反抗农奴制的斗争接连不断。
③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俄国贵族中的 代表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制度不满,提出废除农奴制、改造社会的种种方案。先进(2)经过:
①1825年12月,一批俄国贵族军官在当时的首都_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
②起义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
(3)意义:
①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 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
②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的人为废除农奴制而斗争。圣彼得堡纲领3.平民革命家的革命宣传
(1)时间:19世纪 年代。
(2)思想:
①开展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
②揭露、抨击沙皇专制的黑暗统治。
③启发人民大众继续为废除 进行斗争。
(3)代表: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40农奴制度
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及其影响
1.原因
(1)土耳其帝国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之处,又控制着从黑海到 的咽喉。
(2)土耳其在近代迅速走向 。
(3)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引起英法两国的不安与不满。
地中海衰落
2.经过
(1)1853年,俄国为争夺 的控制权,对土耳其发动战争。
(2)1854年,英法两国对俄国宣战,战争实际成为俄国与英、法之间的战争。
(3)1855年秋,___军战败。黑海海峡俄
3.影响
(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让俄国人真切地感到了自己的虚弱和 。
(2)引起俄国国内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成为促使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的 原因。 落后直接1.政治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民的反抗,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诱发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因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俄国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使一切矛盾表面化和尖锐化。此时,有些地主已经看到了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更为有利可图,开始放弃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经济。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是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因素。
4.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强行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特别提醒】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俄国落后的农奴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
【典例1】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国内外形势严峻
B.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
C.统治者极力强化农奴制
D.农奴主之间存在矛盾
解析:19世纪以来,农民的反抗斗争使俄国统治者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由于各地农奴主在利益上存在矛盾,在改革内容上争执不下。
答案:C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应该从交战双方的目的来看,实质则需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影响要注意从对交战双方甚至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来考虑。
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但无法改变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 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实质和影响
2.实质: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3.影响
(1)英法扩大了在土耳其的殖民势力。
(2)俄国南下扩张战略严重受挫,它在欧洲的地位大大降低。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特别提醒】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说明实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的俄国在同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的战争中处于劣势,也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典例2】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从本质上说是( )
A.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
B.战略决策的失败
C.军事指挥的失败
D.沙皇制度的失败
解析: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实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的战争。从本质上看,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是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
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且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探究问题]
(1)《人民的英国史》的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探究思路]第(1)问,注意审题,回答时注意原因要从英俄双方分析。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概括。
[探究结论]
(1)原因: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原因:英俄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加剧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谢谢观看!课件27张PPT。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第二节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二一九法令”
1.改革的准备
(1)1857年,亚历山大二世成立秘密委员会,研究制定改革的草案,后将其作为公开领导改革准备工作的机构。
(2)1858年,各省都成立了 委员会,制定改革草案。
贵族
(3)为了推动改革,沙皇批准在 上公开讨论解放农奴的问题。
(4)1860年年底, 制定出改革的最后方案。报刊农民事务总委员会2.法令的签署
(1)时间:俄历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沙皇_________ ______正式签署。
(2)主要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进行诉讼和从事________。
②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获得一块 和宅旁园地。
③农奴解放后被组织在旧有的 中。亚历山大二世工商业份地村社
3.改革的结果:法令颁布后, 普遍感到极度的失望和不满,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自发的骚动和暴动。
4.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 ,是沙皇对人民的欺骗。农民掠夺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内容
(1)政治改革。在省和县设立地方自治机构,成立城市_____ (议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专权的局面,使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有了一定的参政权。
(2)司法改革。规定审判公开举行,原告、被告均须出庭在法庭上进行公开答辩,建立陪审员和 制度等。杜马贵族地主律师
(3)教育改革。沙皇政府颁布初级和中级教育条例,规定小学教育由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主办,允许 办学,创办近代化的新式中学。同时政府授予大学广泛的 ,规定大学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行政和经费等问题,大学校长、系主任均由教授选举产生。
私人自治权
(4)财政改革。创办 银行,优先给工商业贷款;取消各部门独立的财权,取消私人承包税收,由国家对财政预算和收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财政 制度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使税源大增,对贪污贿赂之风有所制约。
(5)军事改革。改募兵制为 兵役制;改善军法,取消重刑,给士兵以合理待遇。这是俄国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开端。国家监督普遍义务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1)成为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 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
(2)也是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 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
资本主义资产阶级
5.局限
(1)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长期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和 制度等。
(2)使农民付出了过分沉重的代价。沙皇专制三、解放农奴步履维艰
1.农民的艰难处境
(1)农民在改革中赎归为私有的份地,交付了高额赎金,为赎买份地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2)改革后,农民仍然缺少土地,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3)改革后,俄国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约束。
2.民粹派运动
(1)性质: 知识分子开展的反抗运动。
(2)主张:推翻沙皇专制,消灭农奴制残余和彻底解放农民。
(3)经过:
①1874年,发起“ ”的运动,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
平民到民间去②19世纪70年代末,出现一个热衷于个人恐怖活动的民粹派组织——“ ”。1881年,民意党人暗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③ 即位后,疯狂捕杀民意党人,民粹派运动彻底失败。
(4)结果:大多数民粹派分子逐渐放弃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少数人在寻求新的革命道路过程中找到了 。民意党亚历山大三世马克思主义1.目的
(1)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2)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性质: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全面认识俄国1861年改革 3.评价
(1)进步性: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直接影响了俄国历史的发展。
②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③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③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大量农奴制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特别提醒】1861年改革法令颁布后,农民并没有立即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在获得解放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负了沉重的债务。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典例】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禁止买卖农奴
D.农奴可依市场价格赎买份地
解析:法令规定地主在分给农民份地时可得到远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的赎金,D项显然与此规定不符。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2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提炼信息。第(3)问,改革的影响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回答,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
[探究结论]
(1)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
(2)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3)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谢谢观看!课件22张PPT。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第三节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一、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1)农奴制改革扫除了俄国 发展的基本障碍。
(2)改革后,沙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 发展的措施。
(3)沙皇政府大力推进 建设。
(4)借助 先进技术和资金。
(5)第 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资本主义工业铁路西欧二
2.历程
(1)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实现了 化,形成了几个工业发展中心。
(2)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 时期。采矿业、化工业、金属冶炼等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体。经济增长的速度已接近德国和美国。
工业高涨
(3)1910~1913年,俄国再度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到1913年,俄国在 方面居世界第二位,在棉花消费方面居世界第三位,在机器生产和钢产量方面居世界第四位,煤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4)20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快速增长,资本雄厚的 组织相继出现。俄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石油开采垄断
3.局限
(1)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 的推动和培植,依靠国家的巨额订货。
(2)依赖于使用 。政府廉价劳动力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俄国革命运动
1.1905年革命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②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致使 矛盾不断激化。
③1900~1903年,俄国爆发 危机,农业歉收,社会动荡不安。
④1904~1905年, ,俄国战败,加剧了社会危机。社会经济日俄战争
(2)经过:
①1905年1月9日(俄历),沙皇政府枪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工人,成为1905年革命的导火线。
②1月9日事件后, 舰队“波将金”号装甲舰的水兵发动了起义。黑海
③1905年10月,俄国发生 性政治总罢工。
④1905年12月,俄国许多地区的工人罢工斗争转变为_____ ______。
⑤1907年6月3日,沙皇政府宣布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即著名的“ ”,标志着1905年革命的结束。
全国武装起义六三政变
(3)影响:
①1905年革命是俄国第一次 革命,也是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②在1905年革命的压力下,沙皇政府再次进行改革。
资产阶级民主
2.斯托雷平改革
(1)时间:1906~1911年。
(2)基本内容:允许农民退出村社,把 变为农民自己的私有财产, 可以自由买卖。
(3)结果:破坏了村社 所有制,加速了 的分化,推动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份地土地土地农民
3.第三届国家杜马的召开
(1)时间:1908年。
(2)意义:沙皇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不得不听取______ ______的意见。国家杜马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特别提醒】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典例】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解析:本题考点有两个,一是近代化的概念,二是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近代史。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从经济角度来说明。
答案:C阅读下列图片:
[探究问题]
(1)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你认为民粹派的主张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探究思路]第(1)问,仔细阅读图片,图一反映的是改革后农民依然贫困,理解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图二反映的是民粹派向农民宣传自己的主张,理解民粹派代表着农民的利益。第(2)问,结合民粹派思想主张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探究结论]
(1)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生活更加贫困,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不断激化。于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宣传并号召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2)不能。原因:因为他们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并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行动得不到农民的响应。谢谢观看!课件32张PPT。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章末回顾总结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两面性
1.呈现两面性的根本原因:1861年改革仅仅是一场封建统治者在工业化潮流冲击下进行的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2.表现
(1)从改革本身来看,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成为自由劳动力,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发生改变,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2)从改革对封建制度的改变程度上看,改革是不彻底的。改革没有结束沙皇政府的专制制度;没有彻底解放农奴,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保留着农奴制残余;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地主土地所有制仍旧存在。3.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1)改革不仅没有按照农民的愿望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主张进行,也没有按照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方案进行,而是更多地按照贵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进行。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仍然没有争得完全自由,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受到遏制。改革没有完成的任务,只能由革命来完成。
(2)改革为俄国结束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开辟了道路,俄国由此开始了新的资本主义时代。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1.(北京高考)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1812年的战争是反对拿破仑对外侵略扩张的战争,俄国获得胜利;1855年的战争是英、法、俄争夺土耳其地区的争霸战争,俄国由于落后的农奴制而失败,由此催生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十二月党人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出现的,因此②项表述错误,排除含②项的选项即可。答案选B项。
答案:B
2.(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即回答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国家;第二小问从俄国制度落后的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1861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来说明“延缓了革命”,结合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不能消除革命”。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3.(2016·江苏卷)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钱买衣服穿而已”等信息和“二一九”法令对农奴的束缚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治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等信息及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回答。第(3)问,结合改革不彻底的因素、改革时的勇气等回答。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4.(上海高考)“他们”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问题: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说明判断的理由。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
解析:第(1)问,从材料 “不自由”“不能离开土地”、可以转让、为主人无偿工作等信息可知,“他们”指俄国的农奴。第(2)问,结合材料“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判断,这种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答案:(1)水平1:基于材料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如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人身不自由;主人不同意不能离开,随主人转让。他们与主人之间是依靠权利与义务(契约、法律关系)来维系的;如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但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或有权继承父辈的田产、使用当地的磨坊,但要向主人纳税。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或判断理由不准确(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2)水平1:作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一致,且概括正确完整。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土地;使用当地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他们常常经营市集。据此可知,庄园有农业、手工业和集市交换,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水平2:作出的概括与材料中的信息部分相合,或概括较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 5.(山东高考)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 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 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问,回顾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考查多角度评价历史的思维能力,第一小问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应该从发表言论者的不同阶级立场去思考。第二小问作答时应该先选定观点,再进行论述,注意论述要和自己所选观点一致。
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原因: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6.(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解析:第(1 )问,考查的是学生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目的是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是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第(2)问,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第一小问,举措是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小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方面考虑。
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节 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的建立
1.背景
(1)西晋灭亡后,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旧史称之为“ ”。
(2)氐族所建的 曾一度统一北方。
(3) 后,前秦的统治顷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局面。五胡十六国前秦淝水之战
2.兴起
(1) 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发源于__________。
(2) 晚期,南迁到大泽一带。
(3)东汉时向西南迁徙到河套的匈奴故地,与滞留原地的匈奴余众相融合,形成为鲜卑拓跋部。
(4) 时发展成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鲜卑大鲜卑山西汉曹魏
3.建国
(1)315年,拓跋氏首领建立 国,但很快被前秦所灭。
(2)386年,拓跋部首领 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自称魏帝,他就是北魏太祖道武帝。
代拓跋珪4.统一
(1)拓跋珪称王以后,首先用武力统一了 诸部,获得大量土地、战马和牛羊等。接着,攻占黄河以北的今山西、河北等地。
(2)398年,拓跋珪消灭后燕,占领中原,将都城迁至_____ (今山西大同)。
(3)经过三四十年的战争,北魏逐一消灭各个割据政权。___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北方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蒙古草原平城439
二、北魏前期的民族融合趋势
1.北魏统治者的汉化
(1)目的:巩固自己的统治。
(2)表现:
①道武帝打破原有的部落组织,由原来按“ ”即血缘关系划分居住地域改为分土定民,将所有部落户口都变成国家的编户齐民。从此,各部逐渐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
族姓
②明元帝即位后,大力劝课农桑,减免一半田租,并选贤任能,到处网罗 参与北魏的政权建设。
③太武帝在位期间,还积极笼络 ,将大批汉族的世族人士召入平城,居官任职。汉族士人世家大族
2.中原汉族的胡化
(1)原因:少数民族带来的胡文化。
(2)表现:胡服、胡羹、 等,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为汉族人民所喜好。
胡饼
三、社会矛盾激化
1.经济落后:鲜卑拓跋部长期过着塞外游牧生活,______ ______在经济生活中仍占较大比重,农业仍相当落后。
2.政令不举:北魏基层实行“ ”,豪强地主聚族而居,建坞堡、拥甲兵,隐匿户口、逃避赋税徭役,造成政令难以推行。畜牧生产宗主督护制3.社会矛盾尖锐
(1)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其奢侈生活全靠搜刮人民,广大人民苦不堪言。
(2)北魏统治者将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变为奴隶和______,战争中驱使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冲锋在前,甚至将迟疑者任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3)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民族差异,鲜卑贵族和_____ ______之间仍存在尖锐矛盾。
(4)各族人民反抗不断, 频频爆发。 杂户汉族地主农民起义1.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北魏皇帝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及原因 2.原因
(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2)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需要是改革最为直接的现实原因。
(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提醒】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和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典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鲜卑贵族大多对改革持反对意见,因此②项不正确,凡含②项的选项皆可排除。
答案: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嘎仙洞遗址。(见下图)材料二 《魏书·李冲传》记载:“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三 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仍然采取了压迫和歧视政策,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民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晋之际,拓跋部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比较落后,拓跋珪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崛起?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北魏崛起后面临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3)面对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探究思路]第(1)问,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第(2)问,结合材料二、三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孝文帝为应对当时严峻的形势而进行改革。
[探究结论]
(1)对内: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对外:击败强敌。
(2)由于实行宗主督护制,官吏收税时“纵富督贫,避强侵弱”,阶级矛盾激化;由于实行压迫和歧视的民族政策,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社会动荡不安。
(3)孝文帝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节 孝文帝的改革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冯太后主持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度
(1)目的:整顿 。
(2)内容:
①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按级别发放。
②各级官吏不得征收自筹,违者严惩。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吏治。吏治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1)内容:
①不论无主 ,还是私有土地,都归入分配之列。
②凡有户籍的居民,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土地不得买卖。
③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 ,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 。
荒地租调兵役
(2)作用: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受田者的 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民族融合的作用,为北魏政权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土地
3.实行三长制
(1)目的:遏制豪族隐匿户口,增加 数量。
(2)内容:全国的百姓每五户设一 ,合五邻设一里长,合五里设一党长。
(3)作用:加强了国家对地方基层的控制,使 得以顺利推行。
小农邻长均田制
4.改革朝廷礼仪和社会风俗
(1)内容:禁止鲜卑人同姓婚娶的旧习,制定礼服样式,革除穿“ ”的旧习,并按照儒家所定的礼制,在平城相继修建一批礼仪建筑。
(2)作用:加速了鲜卑和北方民族的 进程。羊皮裤封建化二、孝文帝亲政与迁都洛阳
1.孝文帝亲政
(1)条件:
①孝文帝在冯太后的严厉管教与督促之下,勤奋学习_____经典著作,汉文化修养逐步得到提高。
②孝文帝成年后,在冯太后的指导下,开始处理朝廷事务,起草诏令册文,积累了一定的治国经验。
(2)时间:490年,冯太后病逝,23岁的孝文帝亲政。儒家2.迁都洛阳
(1)原因:
①平城地处边塞,气候寒冷干旱,风沙又大, 条件差,出产的粮食无法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②平城位置偏北,交通不便,不利于北魏对 地区的统治。
③鲜卑贵族在平城盘根错节, 势力大,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④洛阳曾是东汉和魏、西晋的都城,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发达, 便利。农业生产中原保守交通
(2)过程:
①493年秋,孝文帝率大军以讨伐江南齐国为名,由平城向南进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到达洛阳。
②许多大臣畏惧南伐 国,只好表示同意迁都洛阳。
③孝文帝命大臣修建新都,然后正式迁都洛阳。
(3)作用:既便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利于对汉文化的学习和吸取,从而为深入开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齐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
(1)迁都洛阳前:
①官制的改革。主要是扩充魏晋 的品秩,以满足官僚队伍不断扩大的需要。
②礼制的改革。主要是遵循《 》的原则和规定,扩大对华夏先贤的祭祀,进一步提高孔子的地位,扩大儒学的影响。
③继续推行均田制。
④重视人才的网罗和使用。九品官制周礼(2)迁都洛阳后:
①改服饰。鲜卑贵族一律改穿 ,替代本民族的官服。
②讲汉话。百官特别是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不得讲鲜卑语,违令者降爵贬官。
③改汉姓。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
④改籍贯。凡从平城南迁者,都以洛阳为籍贯。
⑤建立门阀制度。
⑥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 通婚。汉装汉人
2.影响
(1)促进了民族文化的 ,有利于巩固北魏统治政权。
(2)损害了 贵族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
融合鲜卑1.实行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
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之间的关系
3.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
总之,这些制度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醒】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重点是建立新制度,为此他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为了加强对地方和人民的控制,实行三长制。这几项制度的中心是均田制,吏治好转是政治保障,三长制和租调制则是均田制的配套措施。
【典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解析: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迁都洛阳等,虽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和均田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答案:A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目的:用新制度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2)主要内容: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这些措施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
(3)作用: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的重点、目的、内容、作用
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
(1)目的: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2)主要内容: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
(3)作用: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移风易俗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特别提醒】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加速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北魏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典例2】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了( )
A.制度革新 B.“劝课农桑”
C.建设洛阳 D.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解析:北魏迁都洛阳前,改革重点是制度创新;迁都洛阳后,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故选D项。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即可。第(2)问,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在此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作答。第(3)问,注意归纳、整理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探究结论]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鞅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改革措施应合理、有效;改革者要注重策略,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等等。 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三节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促进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原因:
①均田制的推行,使包括拓跋鲜卑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放弃传统的 ,成为均田户,并进一步实现封建化。
②均田制也使农民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游牧经济
(2)表现:
①农业生产技术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②粮食的储备已相当丰盛,许多 储粮盈积。
③全国的户数达到500余万,比南北统一时的西晋户数多一倍以上。
官仓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手工业也日趋活跃。
(2)在众多手工业部门中, 最为发达。
3.商业日趋繁荣
(1)平城、 、长安等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2)在洛阳的市场上,贾贩云集,南方、北方、 等地的特产和商品都可以买到。民营纺织业洛阳中亚
二、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1.从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民族融合主要表现为北魏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于 民族之中。
2.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改变了鲜卑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力地推动着以鲜卑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与 的融合。鲜卑汉族
3.北方的少数民族从语言、服饰到 ,也与汉民族日趋一致。
4.北方少数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了大量营养,汉族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养料。思想观念三、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1.使北魏政权全面地继承汉魏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与南方的 政权在形式上日趋一致。
2.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异,为后来 的统一和经济繁荣准备了条件。
3.北魏所创立的 制度和均田制度还为后代所继承,特别是均田制在北齐、北周和隋唐继续推行,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族隋唐官秩从品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也日趋繁荣。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还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特别提醒】孝文帝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变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加速了民族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典例1】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项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要注意改革对北魏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民族融合以及北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D1.含义: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2.作用: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族大融合
3.途径
(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便利了民族融合。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朝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2)统治政权的强制推进,加速了民族融合。例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推行的汉化政策。
(3)政权之间的友好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例如,文成公主入藏。
(4)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抗剥削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例如,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工具、经验和技术的交流。
(6)民族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
【特别提醒】从经济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典例2】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解析:社会发展进程主要指社会制度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6世纪初,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 见下图。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可知,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2)从材料二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思路]第(1)问,农业发展与孝文帝改革农业方面的政策有关。第(2)问,北魏贵族经商,可见商业比较活跃。第(3)问,反映了汉族与鲜卑族相互影响的史实。
[探究结论]
(1)孝文帝实行均田制、重视兴修水利。
(2)信息:北魏贵族来到中原后经商。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商业在当时比较活跃。
(3)信息:鲜卑族汉化。原因: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谢谢观看!课件22张PPT。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回顾总结一、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
1.原因: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北魏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3.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4.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5.影响
(1)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也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3)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向封建制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4)均田制对后世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6.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
(1)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等。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推行。
二、正确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根本目的: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但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具体措施:实行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
3.评价:著名史学家何兹全说:“汉化政策,就鲜卑族说,推动了鲜卑族文化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就中华民族说,使中华民族的骨干——汉族融合吸收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血液,从而更加丰富了汉族的内容,使汉族文化向前发展了。”那种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鲜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以致其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观点是狭隘的、片面的。三、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2.不同点:(1)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2)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1.(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第(1)问需要学生读懂材料内容,可以通过对材料内容的翻译来完成,不要直接引用原文。通过翻译来解决问题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前部分旧法律局限性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再结合法律对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等来分析即可。
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2.(2017·江苏卷)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依据材料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信息,从方式、内容等角度归纳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3.(2016·全国卷Ⅲ)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拔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从部落首领、孝文帝、异姓王等方面归纳改革的内容。第(2)问,从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谢谢观看!课件30张PPT。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
1.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1)原因:
①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甲午中日战争
②经过甲午战争,不但 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列强中其他国家也纷纷趁火打劫,变本加厉地对中国扩大多种形式的侵略。
(2)影响:中国的 开始有的放矢地寻求救亡之策,这是刺激维新运动兴起的重要时势条件。日本有识之士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_________萌芽。
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资本主义
③甲午战争以后,爱国的民族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的屈辱,发出了“ ”的呼声,自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④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 设厂的限制。
(2)影响: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民间民族资产阶级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康有为的早期维新活动
(1)走向维新的原因:
①到过 ,亲身接触和体察到西方资本主义事物。
②研读了一些 书籍,思想发生趋新变化。
③有感于中国落后和危难的现实。香港西方
(2)早期活动:
①1888年,上书 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建议。
②在 讲学,进行维新宣传和人才培养。
③写成《 》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光绪广州新学伪经考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上海。
①1895年,联络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史称“ ”。
②努力创办报刊,倡设学会。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建立维新团体 。促成上海强学会成立,创办《强学报》。
③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的思想,发表倡导维新变法的重要文章。公车上书强学会
(2)谭嗣同在湖南。
①对封建制度和“三纲五常”之类的说教进行激烈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名著《 》当中。
②联络同道,创立了维新组织南学会和它的机关刊物《_______》。
仁学湘报
(3)严复在天津。
①发表一系列文章,批判封建传统观念,宣传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学说,呼号救亡图存,倡导进行变法。
②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 》,介绍西方进化论的观点。天演论
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内容
(1)该不该进行维新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 、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改革科举制度和提倡 。
2.实质:这场论战,是代表新兴 的政治力量与没落的 阶级势力在思想上的交锋。
议院西学资产阶级封建地主
3.影响
(1)通过争论,新旧阵线的分野更加清晰。
(2)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也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从而推动着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客观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主力等几方面分析: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理解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的支持。
6.主力:由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组成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特别提醒】历史事件的背景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或国际、国内方面,或主观、客观方面来分析。要注意把握分析背景的一般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
【典例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项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项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④项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①②③④项符合题意,选D项。
答案:D1.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认识 2.成因
(1)社会环境: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适应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促使人们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举步维艰。(2)资产阶级本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上孔子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3)康有为本人: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特别提醒】康有为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的先驱,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又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
【典例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因素是( )
A.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B.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解析:在传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坚决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有其自身的特点,缺乏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的勇气,所以康有为采取了利用传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方式。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探究思路]第(1)、(2)问,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先王”。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君臣一伦”“黑暗”及材料三中的“天不可独任”等关键信息。
[探究结论]
(1)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谢谢观看!课件20张PPT。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第二节 百日维新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一、变法救亡呼声再度高涨
1.背景
(1)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 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其内容在朝野传播开来,产生了很大影响。胶州2.表现
(1)康有为上《 》,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书。光绪帝读后深受鼓舞,坚定了依靠康有为等人实行变法维新的决心。
(2)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 。
(3)在保国会的影响下,北京又成立了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等同类性质的团体,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二、百日维新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 》,正式宣布实行维新变法。
2.内容
(1)政治方面: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删订则例;开放言路,准许 上书言事;废除旗人靠国家供养的特权,允许他们自谋生计;整顿和澄清吏治。定国是诏官民(2)经济方面: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保护和促进 等各业的发展。还有改革财政、编制预算方案等。
(3)军事方面:用新法精练陆军;添置兵舰,扩建 ;裁汰旧式军队。
(4)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 ,开设经济特科;设立大学堂和各级中小学堂,派遣留学生,实行新式教育;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创新性著述。农工商海军策论
3.局限
(1)没有涉及实行 的事项,没有触动清朝的统治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2)提出的有关新政方案,大多也没有能够得以实行。
宪政
4.成果
(1)在维新派的推动和光绪帝的着力督导下,也有些新政部署得以实行。特别是 的开办,即使政变发生后也没有废止。
(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京师大学堂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下至经济基础,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推行,显示出维新派力量的薄弱。百日维新的特点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首要目的。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7.从推行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激进,不分轻重缓急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特别提醒】百日维新的特点要从维新变法的性质、目的、作用等角度来把握。【典例1】戊戌变法运动是( )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虽然③项没有在教材中明确列出,但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
答案:D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异同点
【特别提醒】虽然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都是在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但这两场运动因为领导阶级所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所以其政治主张也有根本不同。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维新变法运动则是为了救亡图存,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两场运动客观上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典例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解析:解题关键是注意康有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他要求的科举制度改革、建立新式学校等主要是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服务的。康有为所说的“中体西用”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故选D项 。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逮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探究问题]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探究思路]第(1)问,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回答百日维新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二的主旨,有重点、有选择地作答,意义可从变法对当时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分析归纳。
[探究结论]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
(2)措施:设立大学堂和各级中小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意义: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 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第三节 戊戌变法的失败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新旧势力的交锋与戊戌政变
1.封建顽固势力对变法的抵制和破坏
(1)保国会成立后,顽固派组织“ ”与之对抗。
(2)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发布三道谕旨,剪除光绪帝身边支持变法的高级辅臣,紧紧把握住高级官员和 的控制权。
(3)顽固派官员制造反对新政的舆论,攻击毁谤康有为。
(4)对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 官员采取敷衍搪塞甚至公然抵制的态度,使许多本来可行的措施也不能落实。非保国会军队顽固派
2.维新派的斗争
(1)招揽和擢用新人。
(2)惩办打击抵制和破坏新政的顽固守旧官员。
3.戊戌政变
(1)原因:维新派策动袁世凯杀掉 ,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了维新派。
荣禄(2)经过:
①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 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
②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并将 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于北京菜市口刑场。
③曾实行的一些新政举措,大多被下令废止,旧制得到恢复。
(3)影响:历时103天的新政宣告失败。光绪帝谭嗣同
二、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失败原因
(1)维新派力量不够壮大。
(2)忽视宣传和发动 。
(3)光绪帝没有实权。
(4)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的镇压。下层民众
2.历史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要逐步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 制度,并且实际设计和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方案,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的。君主立宪
(2)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直接激发于列强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启发和张扬了国人的 和爱国思想。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批判陈腐的封建思想文化,宣传和张扬西学,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在 方面起了破旧立新的作用。
民族意识意识形态
3.经验教训
(1)在不推翻 封建统治的前提下,靠策动和支持一个本没有实权的开明皇帝来逐步进行政治改革,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2)中国近代化道路具有曲折性。 清王朝1.失败原因
(1)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中国封建统治有着近2 000年历史,清朝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统治机制,封建势力十分强大。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及历史意义
(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有限的改革,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3.历史意义
(1)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
(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从变法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特别提醒】戊戌变法尝试了一条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新道路。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为以后的探索提供了借鉴。这场政治运动暴露了顽固派极端反动、凶残的本质,促使更多的人抛弃幻想,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典例】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B.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C.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失败的原因。其中A、B、C三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帝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探究问题]
(1)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探究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中的“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和材料二中的“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等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综合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应从两部著作的“作者就是当事者”看出存在的缺陷;第二小问考查史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史料的甄别、收集等。
[探究结论]
(1)看法:材料一认为变法失败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暴动,招致顽固派镇压。材料二认为变法失败是由于维新派对改革缺乏周全的设计;缺乏斗争策略,没有尽量减少对立面。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政治上不成熟,与顽固派实力对比悬殊。
(2)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具有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的真实性。注意的问题: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搜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谢谢观看!课件30张PPT。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章末回顾总结一、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
(1)俄国改革:颁布废奴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和国内市场问题;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
(2)阿里改革:积极发展近代化的民用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采取行政措施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3)明治维新:殖产兴业,从西方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发展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通过官营示范、扶持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推动私人企业发展,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
(4)戊戌变法: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建立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1)俄国改革:颁布“二一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农民的人身自由;颁布《司法章程》,统一司法程序,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建立起近代司法制度;选举产生农村地方自治局、城市杜马等地方自治机构。
(2)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戊戌变法:维新派在变法前曾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行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扩展到制度领域。
3.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
(1)阿里改革:实施西方教育体制;发展世俗中小学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派遣留学生;翻译大量军事科技书籍。
(2)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实行教育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3)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期间,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活跃,各种社团和报刊层出不穷,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出版事业进步、近代传媒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猛烈地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开启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4.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
(1)阿里改革:创办近代化军工企业;推行军事改革,建立步兵学校,实行征兵制;仿照西方训练军队,发展壮大海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成为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国家。
(2)明治维新:建立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内阁享有特殊地位,只对天皇负责。
(3)戊戌变法: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扩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1.(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解析:第(1)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第二小问,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答案:(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2.(四川高考)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解析:题中材料表明,实行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可以避免民主共和(暴力革命),目的是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A、C、D三项都不是康有为的用意(主要目的)。
答案:B
3.(新课标Ⅰ全国高考)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目的、形式和内容三个角度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第(2)问,“原因”从主导者、支持力量、实施过程和背景等角度分析;“实质”结合清末新政实施者的阶级属性及新政实施的背景和目的分析即可。
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4.(2016·全国卷Ⅱ)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问,据“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服役期3年”等和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据材料信息“改建整个兵制”“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等和所学知识,从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军事近代化、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等方面作答。
答案:(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5.(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向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1)问由材料一“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和材料二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可知,二人都主张学习西方。(2)问由材料一“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可得出光绪帝的主张“中体西用”;由材料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等信息,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二者变革思想的差异是造成变法失败的重要因素。
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谢谢观看!课件21张PPT。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第一节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表现
(1)铁器和 逐渐推广。
(2)兴修水利。春秋时期,楚国修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渠、秦国 和郑国渠,成为三大著名水利工程。
(3)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大量增加。牛耕芍陂都江堰私田
2.影响
(1)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被破坏,逐渐被封建土地 所代替。
(2)新兴 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
私有制地主
二、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
1.赋税改革
(1)事件:
①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 ”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
②战国时期,秦国实行“ ”。
相地而衰征初租禾
(2)影响:
①使土地国有制度逐渐遭到破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新兴地主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
②农民较前有一定程度的自由,生产积极性提高。2.卿大夫夺权
(1)原因:随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 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2)事件:鲁国三桓执政、韩赵魏三家分晋及 。
(3)认识: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变化在政治上的反映。
②表明周王朝的分封制已不再有效, 的统治也难以再继续下去了。政治格局田氏代齐宗法制三、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
1.魏国的李悝变法
(1)内容:
①废除旧贵族世代享受爵禄的制度,起用有才能的人为魏国服务。
②“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
③实行“ ”,平衡粮食价格。
④制定《 》,用法律条文保护新兴的封建制度。
(2)影响:魏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平籴法法经
2.楚国的吴起变法
(1)内容:
①“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以削弱他们的势力。
②精简 ,裁汰冗官。
③养兵练兵。
(2)影响: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使楚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在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
机构
3.韩国的申不害改革
(1)内容:
①“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②加强 集权。
(2)影响: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君主1.出现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改革,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各国的变法、改革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对春秋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改革变法的认识
(2)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了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2.主要目的:改革旧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达到富国强兵和巩固统治的目的。
3.作用和效果:打击了旧制度、旧贵族势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转型。
【特别提醒】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
(1)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实力;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2)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中央集权;实现了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社会转型。【典例】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是( )
①井田制的确立 ②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井田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确立,故①项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间要求,D项正确。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探究问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他的称霸与管仲是否有关?请说明理由。
(3)李悝在变法中颁布的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什么?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改革对魏国有何影响?[探究思路]第(1)问,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第(2)、(3)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即可。
[探究结论]
(1)与旧贵族(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
(2)标志:葵丘会盟。有关。原因:正是在管仲的辅佐下进行变法,齐国才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法典:《法经》。目的: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影响:使魏国在战国各诸侯国中率先强盛起来。谢谢观看!课件21张PPT。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第二节 商鞅变法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一、商鞅变法前的秦国
1.秦长期居于西陲之地,与 、狄等民族杂处。
2.秦襄公因护送平王迁都洛邑,被封为 ,并得到被戎、狄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土地。
3.秦穆公时,秦国成为一个诸侯大国。秦国向东发展的势头受挫,转而向西发展。戎诸侯
4.秦献公即位后,开始实行一些改革,宣布“ ”,废除落后的人殉制度,重新编制户籍,并将都城迁至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便于向东拓展。
5.秦孝公为彻底改变秦国卑弱的局面,发出 ,将商鞅从魏国招到秦国。止从死求贤令二、商鞅第一次变法
1.时间:公元前 年。
2.特点:以 为主,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改革。
3.主要措施
(1)颁布法律,制定 。
(2)奖励军功,建立 等爵制。禁止私斗,私斗者将受到惩罚。
(3)重农抑商,奖励 。
(4)“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统治,整顿吏治。
4.作用:国力日益强盛,对外战争接连取得胜利。356政治改革连坐法二十耕织
三、商鞅第二次变法
1.时间:公元前 年起。
2.特点:以 为主,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把变法全面引向深入,加快富国强兵的进程。
350经济改革
3.主要措施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2)改革赋税制度,不按土地亩数而按户口征收 和口赋。目的是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奖励开垦荒地,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3)统一秦国的度量衡。
户赋
(4)普及 。县级官吏统一由朝廷任命,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此后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的开端。
(5)改革秦国风俗。以中原的华夏风俗教化秦人,“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实行 。
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东方六国的兼并战争。县制男女别居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内容上:
(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提高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增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内容上,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
【典例1】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解析: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1.变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商鞅是法家思想代表,变法贯彻了法家治国主张。
3.变法积极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4.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商鞅变法的特点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处于战国时期,一切政策都是为了提高秦国的经济实力和战斗力,巩固统治和扩张领土,所以有些举措不免过于严厉。商鞅变法为秦国的统一霸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过激的措施也为秦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典例2】商鞅变法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 )
①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③正式废除了井田制 ④有利于封建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项都符合商鞅变法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故选A项。
答案: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探究思路]第(1)问,材料一反映的是奖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第(2)问,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即可。第(3)问,依据材料,说明司马迁评价商鞅变法的标准即可。
[探究结论]
(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标准: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不同意。原因: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人品,更重要的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谢谢观看!课件22张PPT。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第三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
1.商鞅之死
(1)原因:
①改革侵犯了 保守势力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
贵族
②摒弃德治而专讲 ,用严刑酷法推行变法,也引起一些群众的反对。
③秦孝公病死,太子驷即位。
④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
(2)时间: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最终被杀。法治
2.新政继续
(1)坚持 原则,使从商鞅变法开始的布衣将相格局得以长期延续下去,取代此前奴隶主贵族世代把持朝政的格局。
(2)继承商鞅推广 的做法,广设郡县,并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建立一套集权化的封建国家机构。
赐爵县制
(3)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商君之法”,到秦统一六国之前,秦律的律目已达30多种,内容覆盖 、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领域。
(4)继续执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并于公元前336年在秦国“初行钱”,即铸造货币。秦国的钱币称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通行的货币即以此为准。刑法半两钱二、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1.表现
(1)在军事上,在秦国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凭借这支军队,秦国向东向南征讨,收服 和巴蜀,形成“秦地半天下”的局面。
(2)在经济上,使秦国由奴隶制向 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
(3)在政治上,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瓦解了分封制,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强化了 。河西地区封建制中央集权
2.影响:经过变法,秦国迅速赶上并超过东方六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统一了东方六国,为后来秦嬴政统一全国,建立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1.通过重法措施,使秦国成为封建时代具有 性质的社会。由此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2.变法中的什伍户籍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以及商鞅极力推行的法治政策,尤其是实行_____制和中央集权等政策法令,不仅为后来秦国历代帝王所继承,而且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前期(隋唐以前)所沿用,其深远影响达几千年。法治郡县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
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变法中严惩了一些旧贵族,从而确保了新法的推行。
4.秦孝公重用并支持商鞅变法。
5.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6.变法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全面认识其成功原因,避免以偏概全。
【典例1】“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有制度保障
B.秦惠文王意识到变法的重要性
C.商鞅变法深入人心
D.变法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解析: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答案:D1.积极方面:商鞅变法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前进,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2.消极方面:商鞅变法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抑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倡导君主独裁专制,为后世君主专制的腐败埋下了祸根。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特别提醒】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认识到它对秦国及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又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在分析问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变法措施,尤其要注意其改革的经验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典例2】《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 )
①实现了由井田制向私有制的转变 ②满足了秦王称霸天下的野心 ③完成了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 ④推动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从经济基础角度思考,商鞅变法使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私有制转变,有利于建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从上层建筑角度思考,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故①③项符合题意。
答案:C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贾谊《治安策》材料二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和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
[探究思路]解题的关键一是要仔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含义;二是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三是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着眼点在于其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探究结论]
(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
(2)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谢谢观看!课件15张PPT。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章末回顾总结一、战国时期变法对春秋时期改革的发展
1.内容
(1)春秋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未触及上层建筑。
(2)战国变法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确立了封建制。
①政治上:改革旧的世卿世禄制,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②经济上:破坏井田制,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③法治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
④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成效
(1)春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
(2)战国变法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为日后秦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政治:都涉及等级划分,都部分废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如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打击了贵族特权。
(2)影响:都巩固了政权,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不同点
(1)目的:梭伦改革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商鞅变法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政治:梭伦建立民主机构,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商鞅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建立县制,由国君任免官吏。
(3)经济:梭伦改革积极发展工商业;商鞅变法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4)影响: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为人类提供了民主的借鉴;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2015·高考重庆卷)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
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这对于整顿官场风气有着很大的帮助,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都得不到体现。
答案:B2.(2015·高考山东卷)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越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先从在下者起”作答。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内容分析商鞅变法与社会阶级关系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3.(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解析:(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分析;第二小问从对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影响角度分析。(2)问结合材料“其民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从商鞅变法的局限性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第一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一、罗马教会的封建神权统治
1.起源: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 地区,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下层派别。
巴勒斯坦
2.发展
(1)2世纪时,基督教脱离犹太教,在地中海沿岸得到迅速传播。
(2)3世纪末,基督教已传遍整个 ,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3)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罗马帝国国教
3.分裂:后来,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大派系。
(1)东派教会以 教会为首,自称“正教”(即正统教会)。
(2)西派教会以 为中心,自称“公教”,又称罗马教会。罗马教会的最高统治者为教皇,最高统治机构为罗马教廷。君士坦丁堡罗马4.全盛
(1)时间:11世纪初到13世纪末。
(2)表现:
①整个 和中欧都归教皇统辖。
②广占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③有严密的 ,控制各国的司法,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
④支持封建主反对 ,阻挠各国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西欧田地教会组织国王5.危机
(1)时间:14世纪。
(2)原因:
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
②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展开了大肆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加速了 的步伐,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天主教会本身的腐朽。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
二、异端派别和人文主义思潮
1.教会国家化
(1)背景:
①西欧各国统一的 逐渐形成。
②新兴的 和城市贵族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保证经济利益,促使王权尽力摆脱教权的控制。
国内市场市民阶层
(2)事件:
①1479年,西班牙统一王国形成后,教会逐步实现国家化,成为当时欧洲 最强的国家教会。
②法国也在 时期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将法国教会置于君权控制之下。
③英国在15~16世纪时,以教会 为开端,开始步入脱离罗马教廷的行列。独立性法兰西斯一世国教化2.异端运动
(1)概念:中世纪的罗马教会,把不接受基督教 的都斥为异端。
(2)概况:
①在教会内部,分裂的倾向早已存在,在贫苦农民、城市平民和 中不断出现被斥为异端的派别。
②12世纪后,异端派别迅猛发展。
③14~15世纪,著名的异端运动有英国的 运动和捷克的胡司运动。正统教义新兴市民威克里夫
(3)内容:
①反对神职人员聚敛财富、生活腐化。
②在实践中仿效早期基督徒,简化 仪式,否认炼狱、弥撒等教义教规。
③抵制教会的 。
(4)结果:这些异端派别都被镇压下去。
(5)意义:在基督教历史上起了改革先驱的作用。
礼拜捐税
3.文艺复兴运动
(1)兴起时间:14世纪。
(2)指导思想:以人文主义为主导。
(3)斗争形式:以 形式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要求。文学艺术(4)主要内容:
①一批人文主义者印行《圣经》和 著作,研究早期基督教,提出现行教会的教阶体制和经院哲学都背离了基督教的原旨教义。
②主张《圣经》的权威在 之上,只有上帝才能赦罪,人唯有靠信上帝之心,通过与上帝交往才能得救。
(5)代表人物: 在1503年发表《基督的战士手册》,强调信仰发自内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礼仪。1509年,他又撰写《 》,对教皇和上层教士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古教父伊拉斯谟愚人颂教皇
(6)局限不足:并不否定教皇和教会。
(7)进步作用:
①在客观上瓦解了中世纪的 主张和封建世界观。
②他们对教廷的深刻揭露和抨击,严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为 作了思想铺垫。 神权宗教改革1.地位:中世纪时,天主教在欧洲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欧洲处于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之下。
(1)经济上,教会拥有欧洲近1/3的耕地,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同时利用征收“什一税”和兜售“赎罪券”等手段搜刮钱财。
(2)政治上,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竭力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中世纪天主教在西欧的地位及其成因 2.成因
(1)中世纪时,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无力与天主教势力对抗。同时,封建王权为了借助教会的神学迷信思想加强自身的统治,又给予教会一定的支持。
(2)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利用神学迷信思想对人民进行统治。
(3)教会利用自己的特权,设立异端裁判所,对持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严厉镇压。
【特别提醒】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社会地位是与西欧的社会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典例1】中世纪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因素或措施有( )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微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④项是天主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故排除;①②项是措施,③项是因素之一。
答案:D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特别提醒】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可从历史渊源、现实动力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典例2】14~16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 )
①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 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的冲击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体现。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负担最终落到广大劳动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了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里来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探究问题]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首先表现为反天主教神学。
[探究思路]第(1)问,结合材料提炼信息,明确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第(2)问,通过材料概括、归纳要点。第(3)问,结合中世纪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第(4)问,要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探究结论]
(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阻碍国家统一。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3)教会占支配地位,影响无处不在;封建王权衰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人们的思想没有解放。
(4)内因是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实力较弱,外因是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第二节 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一、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
1.经济方面: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 ,但仍然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
2.政治方面:仍处于严重的 状态。
3.社会状况: 在德国的势力特别大,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4.阶级关系:各个阶层憎恨罗马教廷,迫切要求实现__________、摆脱教皇的控制和掠夺。资本主义萌芽分裂天主教会民族统一
二、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改革的开始
(1)导火索:1515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筹款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名义发售 。
(2)标志: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教堂正门贴出题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 》。
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
①内容:出售赎罪券在《圣经》中完全没有依据,人悔罪应发自内心,真心悔改的人,通过信仰上帝和《 》,他的罪就能得到赦免,完全不需要经过教皇和教职人员,更不需要经过繁杂的宗教仪式。
②影响:论纲迅速流传,很快传遍了 ,接着传到了整个天主教世界。圣经德国
2.改革的概况
(1)路德写下多篇论著,系统阐述他的宗教改革思想。
①抨击教皇将神职人员高居世俗信徒之上,垄断《圣经》解释权及召开宗教会议的特权。
②主张 仪式。
③从伦理学角度阐明“ ”的教义。
简化因信称义
(2)路德当众焚烧教皇的通谕和教会法典,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
(3)路德专心致力于《圣经》的 翻译和整理自己的著作,作为路德派教会和神学的文献依据。德文
三、路德派新教的确立
1.过程
(1)人民群众展开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
① 的动乱。
②1524年爆发的德国 战争。
维滕贝格农民
(2)路德抛弃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诸侯和贵族一边。
①标志:1523年春,路德发表《 》一文。
②影响:新教教会成为新教诸侯加强统治权力的工具,德国的宗教改革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运动。论世俗当局的权力(3)支持路德派的诸侯和支持 的旧教诸侯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4)1552年,新教诸侯在法国的援助下打败德国皇帝。
(5)1555年,双方缔结《 》,承认路德派的合法地位,并根据“ ”的原则,确认诸侯拥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
2.格局:新旧教在德国的势力相当,新教势力主要分布在德国 和东北部,旧教势力则集中在______和西南部。 罗马教会奥格斯堡和约教随国定北部南部1.必要性
(1)天主教会不仅控制德国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大肆在德国搜刮、掠夺财富,这使德国的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各阶层的不满。
(2)四分五裂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便于天主教会对德国的政治控制,使得天主教会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力。德国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可能性
(1)15世纪下半叶,德国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自由发展工商业。
(2)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影响,立志进行宗教改革。
【特别提醒】德国宗教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从阻碍因素方面思考,可能性主要从当时具备的有利因素思考。【典例1】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因为( )
①教会出售赎罪券,从德国搜刮大量财富 ②天主教会时常干预德国的政治 ③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钱财比德国皇帝的钱财还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教皇的奶牛”指的是教会对德国的经济掠夺,②项是政治方面的。
答案:D1.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引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发展。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的影响
3.引发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多次战争,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
4.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同的基督教派——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
【特别提醒】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典题2】(2017·天津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崔钟雷主编《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的“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后德国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探究思路]第(1)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第(2)、(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结论]
(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国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第三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一、加尔文和瑞士的宗教改革
1.背景
(1)瑞士各州的议会各自为政。
(2)德国宗教改革的开展。
(3)加尔文思想深受马丁·路德学说的影响。2.内容
(1)加尔文发表《基督教原理》,对新教的改革主张作了系统而又清晰的阐发。
①思想:把《圣经》的权威视为“永恒的真理准则”;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预定论。
②意义:否定了神职人员和教皇的作用,鼓励了信徒在现世尽力获得成功,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市民阶级的要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加尔文创建 学院,培养改革派传教士。
(3)加尔文把大批毕业生派往各地宣传自己的改革思想。
3.影响:日内瓦成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获得“____ _______”之称。
日内瓦新教的罗马二、英国的宗教改革和清教徒运动
1.亨利八世改革
(1)背景:
①英国的 敲诈民众、生活腐化、奢侈无度。
②英国人民普遍反对教皇干预英国事务, 空前高涨。
③宗教改革派进一步要求简化礼拜仪式,建立摆脱教廷控制的 教会。天主教会民族意识民族(2)内容:
①免除 驻英特使的约克大主教之职。
②国会制定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的规定,取消_________的最高司法权。
③国会通过《 》,承认国王是“英国教会在世唯一最高元首”。
④调查修道院的罪恶,封闭全部修道院,财产收归国王所有。罗马教廷教皇法庭至尊法案
(3)影响:
①加强了专制统治。
②适应了资产阶级要求。
③新的土地所有者对所得土地会按 的方式经营,成为英国教会最有力的支柱。资本主义2.伊丽莎白一世改革
(1)时间: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后。
(2)内容:
①规定神职人员必须效忠 。
②国会通过新的《至尊法案》,宣布女王为英国教、俗双方的最高管理者,规定主要神职的任命、教会决议的实施由政府指定的高级法庭执行。
③通过了《 》,作为国教会的官方教义。女王三十九条信纲3.清教徒运动
(1)原因:
①16世纪下半叶,英国 的力量日益壮大。
②国教会在教会体制、崇拜礼仪等方面保留太多的旧教残余。
③ 旗帜的指引。
(2)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3)影响: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清教徒成为一支重要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加尔文派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作用
(1)打破了罗马教廷在西欧的 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为人们进一步摆脱罗马教会和世俗政权的控制,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拓了道路。
封建神权
(2)产生了一批国家教会,加强了各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促进了 国家的形成。
(3)使语言、 、艺术、音乐、 等诸多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对欧洲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2.实质:是欧洲历史上 反对封建势力的第一次决战。近代民族文学教育资产阶级1.政治上: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宗教改革以后,出现了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的基督教派别,它们统称为新教。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被翻译成当地文字,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宗教改革产生的社会影响 2.经济上: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清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特别提醒】虽然整个宗教改革运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但是由于英国宗教改革具有特殊性,领导者是君主专制势力的代表,其改革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因而这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马丁·路德改革及加尔文改革有明显不同。
【典例】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在欧洲,宗教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 ③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④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增强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的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不等于宗教势力遭到削弱,新教也属于宗教。
答案:B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
[探究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
(2)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探究思路]本题侧重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而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成果等也是高考命题的趋向。学习时一定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内容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影响,不要孤立、机械地记忆。
[探究结论]
(1)民族主义: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2)“预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并为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谢谢观看!课件17张PPT。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章末回顾总结一、新教的比较
二、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
1.相同:都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都坚持《圣经》的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
(1)在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在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预定论(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从创世纪以来,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一生无法改变的),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加尔文的主张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1.(浙江高考)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 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对“人间的王国”的贡献。
(3)比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解析: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的话以及马丁·路德的“两个世界”的理论。马丁·路德认为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故A、B两项与马丁·路德的话相符。“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体现了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维护统治;“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体现了上帝用恩典统治,故D项与马丁·路德的话相符。世俗的世界也是由上帝建立的,并非与上帝无关,故本问答案为C项。第(2)问,根据材料“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并结合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新的教会组织等知识概括、归纳。第(3)问,概括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可从如下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从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对比中概括,二是从马丁·路德反封建的程度方面概括。
答案:(1)C (2)建立共和式长老制,实行政教合一。
(3)主张世俗的权力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反封建不彻底。
2.(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
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 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第二小问要从现实需要及技术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影响;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宗教改革从德国发起,波及整个欧洲的众多阶级与阶层。
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加尔文等教会人士。谢谢观看!课件27张PPT。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一、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1.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将军在 (今东京)建立。
2.特点
(1)幕藩体制:
① 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②幕府大将军才是全国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大权。江户天皇③藩主叫大名,其领地是将军封赐的,要效忠 。大名是藩内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大权。
④武士是将军和大名豢养的 ,靠将军和大名发给的禄米为生,是世袭的职业军人,享有携带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负有跟随将军和大名作战的义务。
(2)严格的等级制度:
①整个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②另有三四十万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③不同等级之间禁止通婚,各个等级都是 的。将军家臣贱民世袭二、资本主义萌芽及部分下级武士的转化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条件:18世纪,日本的 迅速发展。
(2)表现:
①商人购买纺织机、建房屋、招雇“织机下女”,进行商品生产,发给工人 。
②一些大城市的商人还取得对某些商品的专营特权,发展成为兼营矿场并放高利贷的 。商品经济工资豪商
2.部分下级武士的转化
(1)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 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
②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 ,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将军禄米
(2)表现:
①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 活动。
②一部分浪人放弃 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
(3)影响: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 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商业武士资产阶级
三、西南强藩的改革
1.原因
(1)在幕府的残酷剥削下,农民生活十分悲惨,不断反抗。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下级武士则不断掀起 风潮。
(2)西南各藩 发达,资本主义势力较强, 参与了藩政,主张进行改革。
2.时间:从1838年开始。抢米工商业下级武士3.内容
(1) 公开;广求人才;减免租税;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
(2)奖励西学,创办 ,培养 。
(3)采用西式武器和西式练兵方法。
4.性质: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5.影响:西南诸藩迅速强大起来,成为后来 的主力。藩财政西式学校科技人才倒幕运动四、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1.背景:为防止外部势力入侵,幕府发布“ ”。
2.经过
(1)1853年,美国将军 率领舰队到达日本江户,要求缔结商约,并以武力相威胁。
(2)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 》。
(3)185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4)英、俄、法、荷也与日本签订了同样的条约。锁国令佩里日美亲善条约
3.影响
(1)西方的廉价 潮水般地涌进日本市场,日本传统的手工业纷纷破产,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2)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投降卖国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日本面临着沦为 的危险。商品殖民地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1)政治上:幕府封建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的落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至,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3)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和幕府统治。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思想上: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5)统治集团内部:幕府统治和苛刻的剥削,使广大人民包括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特别提醒】日本人民的反抗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幕府统治的危机,外来侵略加深了日本的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日本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社会改革,才能实现富国强兵。
【典例1】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沿着资本主义轨道快速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
C.“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D.幕府的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幕府实行专制统治,“黑船来航”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状态,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答案:A1.原因
(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
(2)日本的地理条件和锁国政策,使日本国门紧闭,而同一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国门已大多被打开,再加上日本社会落后,决定了日本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冲击了日本社会,动摇了幕府统治。
(2)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3)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4)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特别提醒】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外国侵略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破坏性、灾难性后果,也要看到它对近代日本社会所起的客观促进性、发展性的作用。要联系此后日本的崛起,认识到外国侵略客观上成了明治维新的“催化剂”。
【典例2】用发展的眼光看,“黑船来航”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西方列强入侵对日本客观上的积极影响。美国叩关,西方商品涌入,使日本逐渐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引入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C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上,留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了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二 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的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在最下,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于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材料三 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武阳隐士《世事见闻录》
[探究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的阶级状况的变化。第(2)问,此种说法不正确,作者只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探究结论]
(1)新兴地主开始出现,商人逐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他们要求改变现状,由维护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一支反对幕府统治的力量。
(2)不正确。原因: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谢谢观看!课件23张PPT。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第二节 明治政权的建立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一、尊王攘夷
1.原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举国上下要求 的呼声日益高涨。
2.概况
(1)长州藩的 和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改革派领袖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要求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2)幕府顽固派发动了征讨 藩的战争。
(3)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炮击长州藩的 炮台。改革吉田松阴长州下关
3.结果:长州藩屈服,表示恭顺幕府。
4.教训:改革不能盲目地攘夷排外,必须开国通商,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建立强大的军队,推翻 的反动统治。 幕府
二、倒幕运动
1.第二次征讨战争
(1)目的:幕府妄图消灭长州藩的改革派。
(2)时间:1866年7月。
(3)结果:幕府军被长州藩的奇兵队打得大败。
(4)败因:
①改革派 主持长州藩政,建立的奇兵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② 与长州藩结成同盟,倒幕力量大大增强。
③许多藩拒绝参加“征讨”战争。
④幕府领地发生了 反幕府的暴动。高杉晋作萨摩农民
2.戊辰战争
(1)背景:
①1867年,萨摩与土佐结成同盟,之后萨摩、长州又与______结成了同盟,倒幕力量迅速壮大。
②幕府投靠法国,准备购买法国先进武器,与倒幕派一决雌雄。
安艺
(2)经过:
①1867年,睦仁天皇发出讨幕密敕, 正式开始。
②1868年1月,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歼灭了幕府军。
③3月中旬,德川庆喜献城投降,倒幕战争胜利结束。倒幕战争三、明治政府的建立
1.过程
(1)1868年4月,天皇宣读《 》,作为施政纲领。
(2)6月发布《政体书》,规定实行 。
(3)7月,江户改名为东京,确定为日本首都。
(4)10月,天皇改年号为明治。
(5)1869年4月,明治政府迁往 ,标志着明治政权正式建立。五条誓文太政官制东京
2.组成
(1)天皇具有无限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太政官下面设行政、议政、司法三个部门。
(2)倒幕派的著名领袖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担任了新政府的官职,控制了新政府。
3.性质:形式上是 性质的 的政府,实际上大权操在天皇和几位重臣手中。 资产阶级三权分立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2.大多数中下级武士已资产阶级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逐渐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3.日本武士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特别提醒】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却因其特殊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演化为资产阶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资产阶级化了。
【典例1】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解析: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革新力量。
答案:A“攘夷”与“倒幕”的异同点
【特别提醒】“尊王攘夷”虽然提高了天皇的地位,但由于掌握实权的是幕府的首脑将军,因此尊王攘夷运动注定要失败。但使尊攘派擦亮了眼睛,开始注重实际,进而演变成倒幕派。
【典例2】尊王攘夷运动和武装倒幕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对幕府统治不满
B.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
C.都以“攘夷”为重心
D.领导力量和根据地基本一致
解析:尊攘派重在“攘夷”,倒幕派重在“倒幕”。
答案:C阅读下列图片:[探究问题]
(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图三和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探究思路]第(1)问,通过图片信息判断其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第(2)、(3)问,结合所学知识,对“黑船事件”后日本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及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比较、归纳。
[探究结论]
(1)图一:从“锁国”走向“开国”。图二:尊王攘夷运动。图三:武装倒幕运动。图四:戊辰战争。
(2)“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从“锁国”走向“开国”,陷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下级武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展了旨在驱除外国侵略者的尊王攘夷运动。
(3)迫于倒幕运动的压力,德川幕府以退为进,宣布要把政权“奉还”天皇,但不放弃国家的实际统治权;为了彻底推翻幕府统治,倒幕派与幕府进行了戊辰战争,取得了倒幕运动的最终胜利。谢谢观看!课件34张PPT。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第三节 明治维新
概述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废藩置县,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废藩置县
(1)背景:明治政权建立后,大部分地区仍控制在大名手中,消灭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2)时间:1871年,明治政府发布《废藩置县诏书》。
封建割据
(3)措施:
①将全日本划分为 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府、县知事管理。
②取消公卿、大名称号,改称 ,迁居东京,坐食俸禄。
(4)影响: 被废除,实现了真正的集中统一,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华族封建领主制2.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时间:1869~1876年。
(2)内容:
①除皇族外的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间可自由通婚。
② 享有选择职业和迁居的自由。
③华族和士族的俸禄被改为金禄公债。
④ 的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被取消。
⑤允许华族和士族用 购买土地和投资工商业。金禄公债平民武士
(3)影响:
①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②促使华族和士族转化为新地主和资产阶级,促进______ ______发展。资本主义
二、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1)原因:
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 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支持倒幕运动的农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农民暴动不断发生。
实物地税
(2)目的: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措施:
①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允许一切人自由买卖土地,按照土地实际占有的情况来确定土地所有权并发给 。
②颁布了《 》等法令,宣布全国土地一律按地价的3%以货币形式征税,丰年不增,荒年不减。地契地税改革条例
(4)作用:
①废除了 ,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增加了政府的 收入,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使广大农民因负担过重而失地破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财政劳动力
2.殖产兴业
(1)示范阶段:
①内容:由国家出资大办 企业,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私人企业作“示范”。
②作用:奠定了日本的工业基础,并在改变对外贸易入超和积累外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官营
(2)扶植阶段:
①内容:颁布“处理”国营企业条例,将大部分国营企业以低价、无息、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与国家有密切关系并拥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②作用:以三井、三菱为代表的私人大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后来形成了 。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大财阀三、文明开化,教育兴国
1.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1)措施:
①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主管教育行政。
②派考察团去欧洲考察学制等。
③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 》,确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一套完整的学校体制。
学制
④振兴 ,兴办了采矿、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同时在小学、中学增加了技术教育的内容。
⑤重视师范教育、 和派学生出国留学。
⑥国家还大力扶植 学校。
(2)作用:为日本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人才。
2.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
3.促进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西化。实业教育高等教育私立
四、建立新式军队
1.措施
(1)建立保卫天皇的近卫军——“亲兵”。
(2)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新式常备军。
(3)向官兵灌输效忠天皇、把天皇当“神”崇拜的武士道思想。
2.作用:成为镇压人民和向外侵略的强大工具。
五、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局限性
(1)明治维新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而是资产阶级化的 领导的改革。
(2)它用新地主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领主所有制,用中央集权的天皇专制代替了分散割据的幕藩体制,用新的等级代替了旧的封建等级。
下级武士
(3)它没有给劳动人民和中小资产阶级以平等、民主、自由、博爱,没有为自由资本主义提供充分发展的天地,只给有特权的 自由、民主、平等。
(4)明治政府发展带有封建性的垄断国家资本和特权财阀资本主义,把日本最终变成了 国家,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大资本家军事封建帝国主义2.进步性
(1)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资产阶级成为它的阶级基础。
(2)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 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把封建割据、贫穷落后的日本变成了统一的、先进的 强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走完了近代化的历程。
(3)1889年宪法的颁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 国家。 唯一资本主义立宪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和改造。
明治维新的特点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特别提醒】广义上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应包括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因而对其特点的概括应从改革的领域、方式、措施、影响等多方面概括,不能只简单地围绕维新变法的内容归纳。
【典例1】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大肆对外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经营
解析: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的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幕府时代的军国主义传统。天皇权力扩大,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掌握政权,建立了具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近代天皇制。
答案:C1.性质:明治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积极性
(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2)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3)为亚洲各国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3.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1)经济: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2)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3)文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
(4)国际: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提醒】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①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②政治上,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国家。③文化上,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日本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④影响上,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洲国家提供启迪和经验。
【典例2】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
①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②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 ③藩阀以天皇名义长期垄断政权 ④天皇专制和愚民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①项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②项日本的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③项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④项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不利于思想解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故四个选项均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答案: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永年间(1848~1854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层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探究问题]
(1)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来“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改革后在体制和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史实。
[探究思路]第(1)问,从美国人侵略下日本的反应(反抗)与应对方式(学习西方)两方面理解。第(2)问,前一问要结合明治政府的改革措施回答,后一问注意“19世纪末”这一时间限定。第(3)问,理解“体制和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含义即可回答。
[探究结论]
(1)含义: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2)举措:废除封建体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式军队。(如分别答具体内容也可)史实: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或侵略朝鲜)
(3)确立近代天皇制度;灌输忠君思想(或“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宣扬军国主义思想(或武士道精神)。谢谢观看!课件25张PPT。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章末回顾总结一、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二、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
(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机器大生产,建立近代企业。
(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的方式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
(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
(2)决定不同道路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同,选择的道路也不同。
(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各国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1.(上海高考)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解析:圈地运动是用暴力手段夺取农民土地的过程;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十月革命中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农民使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赎买,即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选B项。
答案:B
2.(江苏高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且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
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第(1)问,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可从材料“暂时创办官立事业”概括为“官办”,原因可从材料“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概括。第(2)问,方式变化结合材料三并与材料一比较概况,分析原因分别从官营、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前景以及社会对官营政策的不满角度分析。第(3)问,可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和调整情况以及本题中特定的社会现实分析。
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3.(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解析:第(1)问,主要内容要严格依据材料内容进行总结,注意同类信息的合并和语言的简练,权力的差异要从大小上进行比较。第(2)问,评析要从日本体制的特点和对外政策的影响入手。
答案:(1)主要内容: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差异: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日本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4.(2015·高考江苏卷)“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谢谢观看!课件27张PPT。第六章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第一节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的埃及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奥斯曼帝国与马木路克的专横统治
1.政局动荡
(1)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向埃及派遣称作_____的总督和近卫军,总督任命马木路克为地方长官。
(2) 各派之间为争权夺利还常相互征战,导致战祸连连,民不聊生。帕夏马木路克2.经济衰退
(1)原因:
①实行 ,包税人向农民横征暴敛,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②马木路克各派之间为争权夺利还常相互征战,_________系统长期失修和受到严重破坏。
③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时,掠走大量工匠,实行_________政策。包税制水利灌溉闭关锁国
(2)表现:
①大量农田荒芜,瘟疫不断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②埃及50多个手工行业消失, 港变成一个小渔村。
(3)影响:
①埃及呈现一派荒凉破败景象。
②埃及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断奋起反抗。亚历山大
二、法国、英国入侵埃及
1.法国的侵略
(1)开始:1798年,拿破仑率法军迅速占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等地,开始了在埃及的殖民统治。
(2)特点:打着反封建的旗号,把自己打扮成埃及人民的“解放者”,但对他们的独立行动进行残酷的镇压。
(3)殖民统治:
①结束 的统治,建立埃及临时行政会议。
②废除 ,没收 的土地财产,重新确定埃及农民的纳税额。
③兴办为法军服务的一些工厂。
④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生产。
马木路克包税制马木路克
(4)失败:
①原因:埃及人民起义的沉重打击和英军、奥斯曼军的夹击。
②时间:1801年8月,法军向英军投降并撤回法国。
2.英国的侵略
(1)特点:竭力扶植马木路克残余势力,妄图长期控制埃及。
(2)失败:
①原因:奥斯曼素丹不满英国占领埃及,转而借助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力量,镇压了亲英的马木路克。
②时间:1802年,英军撤出埃及。
三、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建立
1.条件
(1)埃及人民希望一个有见识和胆略的人物领导他们抗击外国侵略者,推翻土耳其人的统治,消灭马木路克势力,建立一个独立强大的埃及。
(2)穆罕默德·阿里决心依靠埃及人民的支持,利用各种矛盾,逐个削弱敌手。
2.过程
(1)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击溃马木路克,削弱奥斯曼总督的势力,夺取了政权。
(2)1805年7月,奥斯曼素丹被迫任命他为埃及总督,从此开始了穆罕默德·阿里家族对埃及的统治。 1.必然性
(1)政治上: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建立后,内外形势十分严峻:外有英法等西方国家的侵略危险和奥斯曼帝国的镇压,内有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阿里只有进行改革,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消除危机,巩固新生的政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及可能性
(2)经济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要求。阿里政权建立时,多年战火已经使富饶的三角洲变成了荒芜之地,经济凋敝;长老拥有大片宗教田产和部分包税领地,商人掌握大部分贸易权,这些都不利于埃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阿里政权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2.可能性
(1)阿里掌握政权,具备了改革所需的政权前提。
(2)埃及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斗争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这是阿里改革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
(3)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获得人民的支持,是阿里改革的群众基础。
(4)阿里本人具有远大抱负。他十分羡慕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与文明,希望埃及能够成为像英法那样的强国,甚至希望建立一个其他阿拉伯国家都臣服于他的大帝国。为此,阿里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特别提醒】埃及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埃及成为西方侵略的对象。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阿里上台,改革成为埃及发展的必由之路。
【典例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是阿里进行改革的前提条件,所以选C项。
答案:C1.实质:包税制实际上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包税制度的实质与影响 2.影响
(1)包税人成为实际上的土地所有者,他们不仅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
(2)马木路克获得包税权后,肆意剥削和压迫农民,农民在经济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严重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3)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他们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这一军事封建主集团竭力维护其封建统治,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的因素。
【特别提醒】包税制是导致埃及落后的因素之一,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在这一制度下,包税权基本落入马木路克手中,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统治埃及的基础,最终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力量。
【典例2】关于包税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B.包税人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C.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
D.包税权可以世袭,但不能转让或出卖
解析:包税权可以世袭,也可以买卖或转让。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来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 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更为卑贱。奴隶在逼得走投无路时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家乡和亲属,即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农民在埃及的地位。
(2)上述材料是指埃及的哪一经济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
[探究思路]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影响要从经济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角度分析。[探究结论]
(1)社会地位最为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依附于包税人,受其控制;不得弃田逃亡,否则受到重刑。实际上还是农奴。
(2)制度:包税制。消极影响:①这种野蛮的剥削制度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②在这一制度下,包税权基本上落入了马木路克手中,马木路克通过包税制奠定了自己统治埃及的基础,最终成为阻碍埃及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力量。 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第六章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第二节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一、为改革扫清道路
1.将英军赶出埃及
(1)1807年,英军侵占 港,并向罗塞达进军。
(2)穆罕默德·阿里亲率步骑兵开赴前线,迅速击溃英军,并将其赶出了埃及。
2.消灭马木路克势力
(1)1811年,在 设计将马木路克大小头目一网打尽。
(2)又在全埃及捕杀了数千名马木路克骨干分子。亚历山大撒拉丁二、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政治改革
(1)内容:
①设立了 。
②将全埃及划分为 个省,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免,省下设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
(2)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备而严密的 的行政格局,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可靠保证。国务会议七中央集权2.经济改革
(1)内容:
①没收马木路克承包的土地和宗教地产及其包税领地。废除 和苛捐杂税,由国家征收统一的土地税。
②大力发展 ,兴修水利灌溉系统。
③大力发展近代 工业。
④积极发展商业和 ,发展陆路和水路交通运输。
(2)作用:为军事、文化、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包税制农业民族对外贸易
3.军事改革
(1)内容:
①废除传统的雇佣兵制,实行 ,按照拿破仑的军队模式组建新式军队。
②聘请 军官为军事顾问,创办军官、参谋、步兵、骑兵、炮兵等军校,并聘任法、意、西等国军事教官到校执教。
征兵制法军
③创办制硝厂、火药厂、枪炮制造厂、造船厂等军工厂,聘任法国技术专家,生产优质步枪和大炮。
④征召大批农民子弟充当新军战士,进行 训练。
(2)作用:培养了大批新型军官,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新军成为抵抗欧洲列强侵略和与奥斯曼素丹抗衡的重要力量。欧式4.文化教育改革
(1)内容:
①兴办欧式学校,聘任 专家学者传授物理、化学、生物、农业、地理、哲学、考古等科学知识。
②派遣留学生到 、意大利等国学习军事和其他科学知识。
③印刷出版 名著,翻译西欧的军事、政治、科技书籍,创办报纸。
(2)作用:埃及文化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西欧法国阿拉伯文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1.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1)背景:
①改革使埃及国力增强,也增强了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的欲望。
②阿拉伯半岛和 地区的人民掀起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希腊(2)概况:
①阿里派大军镇压了阿拉伯半岛和希腊地区的人民起义,占领了 半岛和克里特岛。
②以追击马木路克残部为名侵入 ,将埃及的南部边界向前推进了6 000千米。
③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因素丹违背将 划归他管理的诺言,出兵占领了叙利亚。
④1833年,穆罕默德·阿里与素丹签订《 》,素丹承认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和苏丹的管辖权,阿里则继续承认素丹的宗主权。阿位伯苏丹叙利亚屈塔希亚协定
(3)影响:
①埃及成为一个军事上横跨非亚欧三洲的大帝国。
②埃及的强大威胁了英国的殖民利益,英国联合 、普、奥等国进行军事干涉,埃及沦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③为躲避赋税和 ,许多人被迫逃离埃及,造成大片田地荒芜,工厂停工。人民不时举行起义。
兵役俄
2.改革的性质:埃及在落后分裂和民族危机日深的情况下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是在保留封建农奴制基础上的改革。3.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西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埃及,促进了埃及 的产生和发展。
(2)使埃及社会 得到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埃及经济、军事实力,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
(3)埃及在事实上成了一个独立的强国,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有效地抵御了西欧列强的殖民侵略,大大推迟了埃及_______化的进程。
(4)标志着埃及古代历史的结束和 历史的开始。 资本主义生产力殖民地近代1.积极作用
(1)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各国相继展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阿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了有利于埃及近代化的改革措施,建立了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阿里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但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与埃及近代化的关系
2.消极作用
(1)英法等国出于殖民争霸的需要,出兵埃及。拿破仑在埃及废除包税制,掠夺埃及大量的文物和国宝,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掠夺本性,给埃及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2)阿里对外战争失败后,英国等欧洲列强势力进入埃及,在埃及进行商品倾销,大肆掠夺埃及的原料和农产品,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埃及民族工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特别提醒】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要求我们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阿里改革也同样如此,因此要将埃及置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被侵略地区的一部分。【典例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体现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措施有( )
①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②压制马木路克势力 ③学习西方技术,推行近代文化教育 ④对外扩张,建立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应明确世界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②④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1.进步性
(1)阿里改革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2)改革推进了埃及的近代化,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几百年来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认识
(3)改革不仅促进了埃及文化繁荣,更增强了埃及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和主权的坚强后盾。
(4)改革使埃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5)改革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2.局限性:阿里政权是封建性质的,专制与残暴是它的本性。在阿里统治时期,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农奴制的烙印,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特别提醒】阿里改革增强了埃及的国力,这使阿里的扩张野心膨胀,对外发动了四次扩张战争;为应对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阿里加紧了对国内人民的奴役和掠夺,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和欧洲列强极力破坏改革,造成埃及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典例2】阿里改革给埃及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却昙花一现。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木路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C.欧洲列强的干涉
D.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
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后,为了迅速增强国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埃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束了封建割据的混乱状况,确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奠定了近代埃及国家的基础。但由于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以及欧洲列强的干涉,改革最终失败了。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
——马克思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探究思路]第(1)问,对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我们不能仅仅从穆罕默德·阿里的话来分析,还要通过其作用和效果进行具体的分析。第(2)问,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在阅读、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探究结论]
(1)增强埃及国力,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对外扩张,建立帝国。
(2)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几百年来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进程;改革不仅促进了埃及文化的繁荣,更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埃及的独立和主权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以维护;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为埃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谢谢观看!课件7张PPT。第六章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章末回顾总结一、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经验教训要从改革者的素质、改革内容、改革结果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
(1)改革者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使改革政策具有针对性。
(2)改革者的决心是改革取得成果或成功的重要条件。(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敢于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4)改革中要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团结广大人民,保持社会稳定。
(5)战争是赢得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但是穷兵黩武只会激化社会矛盾,损人不利己。
(6)落后国家奋发图强的改革运动要注意防范国际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谢谢观看!课件26张PPT。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第一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与庆历新政的失败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冗官、冗兵、冗费与尖锐的社会矛盾
1.“三冗”和“两积”的局面
(1)根源:北宋初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①集中兵权。通过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实行 等限制各级军事长官的权力,使调兵的没有统兵权,统兵的没有调兵权,最高军事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更戍法
②集中行政权。通过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 管理军事、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相权;派文臣任知州,另设 来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设立 ,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运送中央。
枢密院通判转运使
(2)积弱:
①原因:过度集中兵权,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作战指挥失灵的状况,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②表现: 、宋夏战争的结果,反映了北宋政府的腐败和兵力的虚弱。
宋辽(3)“三冗”和积贫:
①冗官:增设大量官僚机构,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加之北宋实行“ ”特权制度以及可通过不正当门路得到皇帝的恩赐及第,导致官吏人数超速增长,形成冗官现象。
②冗兵: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时,军队官兵总数才38万人,到宋仁宗时增至126万人,60多年增加数倍。
③冗费和积贫:冗官、冗兵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加上支付辽和西夏的高额 ,北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恩荫岁币
2.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1)原因:
①北宋建立后,为剥夺朝中大将和 的兵权,北宋政府大量赐田赐宅。
②实行“ ”的政策,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
(2)表现:11世纪40年代,先后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节度使不抑兼并
二、庆历新政及其废止
1.新政的实施
(1)背景:严重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实行改革的必要。
(2)实施:北宋庆历年间,仁宗任命 为首的改革派实施改革。范仲淹
(3)内容:
①中心内容是整顿 ,严格吏治管理,清除冗官。
②还提出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和提高军队的素质等改革方案。
吏治
2.新政的废止
(1)原因:遭到 官僚的极力抵制与反对。
(2)影响:北宋的社会危机继续存在,财政状况更加困窘。保守派
三、王安石受命变法
1.条件
(1)庆历新政夭折后,北宋朝野士大夫要求改革、变法图强的呼声一直不断。
(2)1067年, 即位,力图富国强兵。
宋神宗
2.准备
(1)宋神宗将王安石调到京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2)王安石上书,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详细论述变法的必要性。
(3)1069年年初,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 ,决心变法。
(4)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专门拟定变法措施。参知政事1.社会矛盾激化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
(2)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形成积弱局面;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特别提醒】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不能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对外无力抗击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北宋统治岌岌可危。这是北宋中期迫切需要改革的最重要因素。【典例1】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有( )
①阶级矛盾 ②民族矛盾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所以选D项。
答案:D1.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
(3)改革措施太激进,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
(4)改革没有做必要而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
(5)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及启示
2.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信心,改革才能成功。
【特别提醒】庆历新政是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曲。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呼之欲出。【典例2】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解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杯酒释兵权。(见下图)
材料二 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近20万人,到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
[探究问题]
(1)材料一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的是宋太祖将什么大权完全集于一身?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实行养兵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探究思路]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宋太祖把军权集于一身;第(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第(3)问,注意理清集中军权、养兵政策与冗兵、积贫积弱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究结论]
(1)军权。
(2)防止内患。
(3)军权集于皇帝一人,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造成指挥不灵,效率低下,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造成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养兵政策使北宋军队数量激增,出现冗兵现象,导致军费激增,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谢谢观看!课件36张PPT。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及历史作用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一、经济理财方面的改革
1.青苗法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将国家常设仓库中的 ,以低利息贷给农民,到 收割时再连本带息还给国家。
(2)作用:抑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 盘剥,也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钱粮夏秋高利贷
2.均输法
(1)内容:发运使应依据 实际需要采购商品,调剂余缺,并要统一运输。
(2)作用:不仅有利于保证京师的物资供应,而且限制了商人对 的操纵,并减轻了农民的运输劳役负担。
京师市场
3.免役法
(1)内容: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各户按高下不同,分担免役钱。过去凭特权免役的 、僧道户也同样要缴纳半数的役钱。
(2)作用:客观上减轻了普通农户的负担,也使服役农民可按时回乡务农。官户
4.农田水利法
(1)鼓励各地兴修 ,开垦荒地,对积极兴修水利者给予酬奖,若为官吏则升其官。
(2)对开垦荒地和种植桑榆等树木者也一律奖励。
水利
5.方田均税法
(1)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实际土地 和肥瘠分等,登记在账籍上,作为土地纳税的根据。
(2)作用:使原来凭势虚报隐漏田税者受到限制,改变了北宋长期以来 有产无税、贫苦农民产去税存的不合理现象。数量豪强地主
6.市易法
(1)内容:政府在都城开封设 ,平价收购商人的滞销货物,待市场繁荣时,再赊销给商人贩卖。
(2)作用: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操纵,又保障了市场稳定,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市易务
二、军事制度的改革
1.置将法
(1)内容:由北宋政府选派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地区的 。
(2)作用:改变了过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不正常现象,大大提高了军队的实战能力。
军事训练
2.保甲法
(1)内容:将农村民户严密组织起来,每10家为一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又为一 ,农闲时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差巡查,维护治安。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2)作用:既加强了民兵军事素质,又避免了地方的不安定因素。
都保3.保马法
(1)内容:规定由民户代养官马,马匹由官府拨给,代养户可酌量免除 ,但是马死了要予以赔偿。
(2)作用:减少了官府养马负担。
4.设置军器监
(1)内容:军器监负责规定兵器的形制、 、质量标准。
(2)作用:改变了过去武器制造部门的官员以公谋私的风气,并培养出一大批技术熟练的工匠,使武器的 有了显著提高, 也大大增加。赋税材料质量数量
三、用人制度和科举、学校的改革
1.用人唯贤唯才
(1)内容:整顿吏治,用人唯贤唯才,不断加强 ,优异者超级提拔,庸碌粗治者降职降薪,昏庸渎职者革职查办。
(2)作用:裁减了大量不合格的冗官,裁并了一些臃肿机构,节省了政府开支,提拔了一批具有实干能力的官吏。
考核
2.改革科举制度
(1)内容:取消 科;不再考诗赋,通过经义策论考试,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 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2)目的:通过科举,选拔一批既通经术又明时务的管理人才,以利于变法的开展。明经明法
3.改革学校教育
(1)内容:在太学中增设武学、律学、医学等专业学校,培养_______人才。太学生中成绩优异者可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
(2)作用:推进了宋朝文化、科技、学术的发展,也拓宽了选拔人才的途径。
专门四、王安石变法的成果与局限
1.成果
(1)使北宋的积贫局面得到改善:
①促进了北宋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③促进了 的繁荣和货币的大量流通。
④促进了北宋手工业的发展。
⑤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家财政危机。中期商品经济
(2)使北宋的积弱局面得以改变:
①通过 改革,把一批不胜任的官员裁撤,严惩贪污索贿。
②减少军事 ,改观军队阵容,大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③军队的兵员 也相对减少,军费开支也大为削减。
④使 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战斗力得到加强,军事实力得到壮大。机构编制数量武器
2.局限
(1)变法触犯了豪门贵族、 阶级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阻挠和激烈反对。宋神宗病逝后,王安石所有的变法措施陆续废止。
(2)变法只是封建社会内部由当政的地主阶级代表主持的一次改革。
大地主
(3)变法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 ”“强兵”。
(4)变法并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 的问题。
(5)在新法实际推行当中,不断出现违背立法原意的事件。富国土地兼并1.相同点
(1)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
(2)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及对这两场改革
成败的认识 2.不同点
(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缓解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结构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4)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3.认识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特别提醒】对两场改革进行比较,要注意从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典例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遭到了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D.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解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虽分别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两个不同时期,但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都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答案:A1.性质: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2.积极性
(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有效地解决了冗兵问题。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
总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3.局限性
(1)改革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可能消除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也就不可能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结果失败了。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特别提醒】王安石把改革的重心放在解决财政问题上,他的富国理念以开源为主。新法针对当时朝廷积贫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为增加政府税收与缓和社会矛盾,王安石也提出了一些抑制豪强地主和富绅的措施,如方田均税法、募役法等。
【典例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突出说明( )
A.变法内容不合时宜
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
C.北宋王朝政治腐败
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回答从失败中突出说明的问题。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虽符合史实,但不是从改革失败中突出说明的问题。
答案: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苦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也。
——《司马光全集》
材料二 彼富室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食贷》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廿二史札记》
[探究问题]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实际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一、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两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4)结合史实,简要评析材料三的观点。
[探究思路]第(1)问,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然后联系教材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分析司马光的阶级属性和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第(3)问,回答“态度”和“分歧”应仔细阅读材料,进行归纳。第(4)问,应从历史发展潮流来看待王安石变法,北宋亡国并非王安石所为,是北宋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
[探究结论]
(1)原因:“材性智愚不同。”实际原因: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负担沉重。
(2)维护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3)不同:前者反对实行青苗法,后者主张实行青苗法。分歧:前者主张维护高利贷盘剥,后者认为高利贷盘剥害民。
(4)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王安石变法是进步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腐朽,将北宋灭亡的原因归于王安石是错误的。谢谢观看!课件21张PPT。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章末回顾总结一、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土地政策的对比
1.梭伦改革规定贵族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了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2.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二、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和规律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是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触犯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犯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的利益,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1)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势力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的高低与权力的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
1.(2015·高考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常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赋税、财政收入、土地兼并等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中“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信息作答;第二小问从王安石改革的背景、动机以及结果等角度说明。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山东高考)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2)问,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需用其他史料印证。
3.(2016·全国卷Ⅰ)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谱牒改革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可从材料中“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等内容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谱牒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皇室的地位、维护统一和政权稳定、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