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综合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复平面内,复数z=(i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 共轭复数的定义与应用
题点 共轭复数与点的对应
答案 D
解析 ∵z===1+i,
∴=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2.曲线y=sin x+ex(其中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2 B.3
C. D.
考点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斜率或切点坐标
题点 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答案 A
解析 ∵y′=cos x+ex,
∴k=y′|x=0=cos 0+e0=2,故选A.
3.观察下列等式:
9×0+1=1,9×1+2=11,9×2+3=21,9×3+4=31,….猜想第n(n∈N*)个等式应为( )
A.9(n+1)+n=10n+9
B.9(n-1)+n=10n-9
C.9n+(n-1)=10n-1
D.9(n-1)+(n-1)=10n-10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注意观察每一个等式与n的关系,易知选项B正确.
4.?|sin x|dx等于( )
A.0 B.1
C.2 D.4
考点 分段函数的定积分
题点 分段函数的定积分
答案 D
解析 ?|sin x|dx=?sin xdx+?(-sin x)dx
=-cos x|+cos x|=1+1+1+1=4.
5.已知在正三角形ABC中,若D是BC边的中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2.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三角形BCD的重心为M,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等于( )
A.1 B.2
C.3 D.4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O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球心.设正四面体的高为h,由等体积法可求得内切球的半径为h,外接球的半径为h,所以=3.
6.函数f(x)=3x-4x3(x∈[0,1])的最大值是( )
A. B.-1
C.0 D.1
考点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
题点 利用导数求不含参数函数的最值
答案 D
解析 由f′(x)=3-12x2=3(1+2x)(1-2x)=0,解得x=±,
∵-?[0,1](舍去).
当x∈时,f′(x)>0,
当x∈时,f′(x)<0,
∴f(x)在[0,1]上的极大值为
f?=-4×3=1.
又f(0)=0,f(1)=-1,∴函数最大值为1.
7.若函数f(x)=ax2+ln x的图象上存在垂直于y轴的切线,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1,+∞)
考点 导数与曲线的切线问题
题点 切线存在性问题
答案 A
解析 易知f′(x)=2ax+(x>0).
若函数f(x)=ax2+ln x的图象上存在垂直于y轴的切线,
则2ax+=0存在大于0的实数根,
即a=-<0.
8.对“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
①(a-b)2+(b-c)2+(c-a)2≠0;
②a=b与b=c及a=c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③a≠c,b≠c,a≠b不能同时成立.
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考点 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若(a-b)2+(b-c)2+(c-a)2=0,则a=b=c,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矛盾,故①正确.a=b与b=c及a=c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成立,故②不正确.由于“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有两种情形:至多有两个数相等或三个数都互不相等,故③不正确.
9.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的无盖箱子,其容积为48 m3,高为3 m,如果箱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5元,箱侧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元,则箱子的最低总造价为( )
A.900元 B.840元
C.818元 D.816元
考点 利用导数求解生活中的最值问题
题点 用料、费用最少问题
答案 D
解析 设箱底一边的长度为x m,箱子的总造价为l元,根据题意,得l=15×+12×2
=240+72(x>0),l′=72.
令l′=0,解得x=4或x=-4(舍去).
当0
4时,l′>0.
故当x=4时,l有最小值816.
因此,当箱底是边长为4 m的正方形时,箱子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为816元.故选D.
10.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设其导数为f′(x),当x∈(-∞,0]时,恒有xf′(x)F(2x-1)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
A.(-1,2) B.
C. D.(-2,1)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题点 已知函数值大小求未知数
答案 A
解析 ∵f(x)是奇函数,∴不等式xf′(x)∵F(x)=xf(x),∴F′(x)=xf′(x)+f(x),即当x∈(-∞,0]时,F′(x)<0,函数F(x)为减函数.
∵f(x)是奇函数,∴F(x)=xf(x)为偶函数,且当x>0时,为增函数,即不等式F(3)>F(2x-1)等价于F(3)>F(|2x-1|),
∴|2x-1|<3,∴-3<2x-1<3,得-111.若由曲线y=x2+1,直线x+y=3以及两坐标轴的正半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则S等于( )
A. B. C.3 D.
考点 利用定积分求曲线所围成图形面积
题点 需分割的图形的面积求解
答案 D
解析 由
得或
所以所求面积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所以S=?(x2+1)dx+?(3-x)dx=+1+-=.
12.已知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设函数f(x)=(ex-1)(x-1)k(k=1,2),则( )
A.当k=1时,f(x)在x=1处取到极小值
B.当k=1时,f(x)在x=1处取到极大值
C.当k=2时,f(x)在x=1处取到极小值
D.当k=2时,f(x)在x=1处取到极大值
考点 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条件
题点 不含参数的函数求极值
答案 C
解析 当k=1时,f′(x)=ex·x-1,f′(1)≠0,
∴x=1不是f(x)的极值点.
当k=2时,f′(x)=(x-1)(xex+ex-2),
显然f′(1)=0,且在x=1附近的左侧f′(x)<0,
在x=1附近的右侧f′(x)>0,
∴f(x)在x=1处取到极小值.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设z=(2-i)2(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模为________.
考点 复数的模的定义与应用
题点 利用定义求复数的模
答案 5
解析 z=(2-i)2=3-4i,所以|z|=|3-4i|==5.
14.已知不等式1-<0的解集为(-1,2),则?dx=________.
考点 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
考点 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
答案 2-3ln 3
解析 由1-<0,得-a又不等式1-<0的解集为(-1,2),
∴解得a=1,
∴?dx=?dx
=[x-3ln(x+1)]|=2-3ln 3.
15.已知函数f(x)=-x3+ax2-x-1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点 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
答案 [-,]
解析 依题意可知函数f(x)在(-∞,+∞)上是减函数,
所以f′(x)=-3x2+2ax-1≤0在(-∞,+∞)上恒成立,
则Δ=4a2-12≤0,解得-≤a≤.
16.如图所示的数阵中,第20行第2个数字是________.
1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阵(表)中的应用
答案
解析 设第n(n≥2且n∈N*)行的第2个数字为,其中a1=1,则由数阵可知an+1-an=n,
∴a20=(a20-a19)+(a19-a18)+…+(a2-a1)+a1
=19+18+…+1+1=+1=191,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0分)已知复数z满足|z|=,z的虚部为1,且在复平面内表示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1)求复数z;
(2)若m2+m+mz2是纯虚数,求实数m的值.
考点 复数的概念
题点 由复数的分类求未知数
解 (1)设z=a+bi(a,b∈R),
则a2+b2=2,b=1.
因为在复平面内表示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所以a<0,
所以a=-1,b=1,所以z=-1+i.
(2)由(1)得z=-1+i,
所以z2=(-1+i)2=-2i,
所以m2+m+mz2=m2+m-2mi.
又因为m2+m+mz2是纯虚数,
所以所以m=-1.
18.(12分)已知a>5,求证:-<-.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分析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证明 要证-<-,
只需证+<+,
即证(+)2<(+)2,
即证2a-5+2<2a-5+2,
只需证<,
只需证a2-5a显然0<6成立,所以-<-.
19.(12分)设函数f(x)=sin x-cos x+x+1,0考点 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条件
题点 不含参数的函数求极值问题
解 f′(x)=cos x+sin x+1
=sin+1(0令f′(x)=0,即sin=-,
解得x=π或x=π.
当x变化时,f′(x)与f(x)的变化情况如表:
x
(0,π)
π
π
f′(x)
+
0
-
0
+
f(x)
递增
π+2
递减
递增
所以f(x)的单调增区间为(0,π)和,单调减区间为.
f(x)极大值=f(π)=π+2,
f(x)极小值=f?=.
20.(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1,且an>0,n∈N*.
(1)求a1,a2,a3;
(2)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考点 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
题点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通项问题
解 (1)a1=S1=+-1,所以a1=-1±.
又因为an>0,所以a1=-1.
S2=a1+a2=+-1,
所以a2=-.
S3=a1+a2+a3=+-1,
所以a3=-.
(2)由(1)猜想an=-,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①当n=1时,由(1)知a1=-1成立.
②假设当n=k(k∈N*)时,
ak=-成立.
当n=k+1时,ak+1=Sk+1-Sk
=-
=+-,
所以a+2ak+1-2=0,
所以ak+1=-,
即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可知,猜想对一切n∈N*都成立.
21.(12分)已知函数f(x)=ax3+cx+d(a≠0)是R上的奇函数,当x=1时,f(x)取得极值-2.
(1)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大值;
(2)证明对任意x1,x2∈(-1,1),不等式|f(x1)-f(x2)|<4恒成立.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题点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
(1)解 由奇函数的定义,
应有f(-x)=-f(x),x∈R,
即-ax3-cx+d=-ax3-cx-d,∴d=0.
因此f(x)=ax3+cx,f′(x)=3ax2+c.
由条件f(1)=-2为f(x)的极值,必有f′(1)=0.
故解得a=1,c=-3.
因此f(x)=x3-3x,
f′(x)=3x2-3=3(x+1)(x-1),
f′(-1)=f′(1)=0.
当x∈(-∞,-1)时,f′(x)>0,
故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当x∈(-1,1)时,f′(x)<0,
故f(x)在区间(-1,1)上是减函数;
当x∈(1,+∞)时,f′(x)>0,
故f(x)在(1,+∞)上是增函数.
∴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f(-1)=2.
(2)证明 由(1)知,f(x)=x3-3x(x∈[-1,1])是减函数,
且f(x)在[-1,1]上的最大值M=f(-1)=2,
f(x)在[-1,1]上的最小值m=f(1)=-2.
∴对任意的x1,x2∈(-1,1),
恒有|f(x1)-f(x2)|22.(12分)已知函数f(x)=ex+2x2-3x.
(1)求证:函数f(x)在区间[0,1]上存在唯一的极值点;
(2)当x≥时,若关于x的不等式f(x)≥x2+(a-3)x+1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 利用导数求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点 利用导数求恒成立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1)证明 f′(x)=ex+4x-3,
∵f′(0)=e0-3=-2<0,f′(1)=e+1>0,
∴f′(0)·f′(1)<0.
令h(x)=f′(x)=ex+4x-3,则h′(x)=ex+4>0,
∴f′(x)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
∴f′(x)在区间[0,1]上存在唯一零点,
∴f(x)在区间[0,1]上存在唯一的极小值点.
(2)解 由f(x)≥x2+(a-3)x+1,
得ex+2x2-3x≥x2+(a-3)x+1,
即ax≤ex-x2-1,
∵x≥,∴a≤.
令g(x)=,
则g′(x)=.
令φ(x)=ex(x-1)-x2+1,则φ′(x)=x(ex-1).
∵x≥,∴φ′(x)>0.
∴φ(x)在上单调递增.
∴φ(x)≥φ=->0.
因此g′(x)>0,故g(x)在上单调递增,
则g(x)≥g==2-,
∴a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