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2-24 16: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69分.
1.某乘客乘坐高铁时,看到铁路两旁的树林快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考系是
A.地面 B.路轨 C.列车 D.铁路旁的建筑物
2.下列哪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A.普通人步行的速度约是5km/h
B.汽车通过交通标志牌时的速度是90km/h
C.跳水运动员以12m/s的速度入水
D.炮弹以700m/s的速度射出炮口
3.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不计空气阻力,一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s时
A.速度为4.9m/s
B.速度为9.8m/s
C.1s内通过的位移是9.8m
D.1s内通过的位移是19.6m
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赤道和两极处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B.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C.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6.用水平力F将一个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
A.方向向下
B.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墙壁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D.只要物体不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G
7.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落到水平地面所需的时间
A.速度大的时间长 B.速度小的时间长
C.一定相同 D.由质量大小决定
8.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保持恒定不变
B.加速度的方向沿细线方向
C.加速度的方向沿圆周的半径指向圆心
D.因小球做的是匀速运动,所以没有加速度
9.一个质点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N和8N,则第三个力F3的大小可能是
A.5N B.15N C.25N D.0
10.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和B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从A沿直线运动到B,则船在航行时应
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
B.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
C.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
D.无论如何,船均不能到达正对岸
11.如图所示,门上有A、B两点,在关门的过程中,
A、B两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A.ωA>ωB B.ωA<ωB
C.vA>vB D.vA12.科学家用燃料耗尽的探测器撞击月球来研究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在探测器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质量不变),月球对它的引力
A.变小 B. 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
14.起重机用40s 的时间将重物吊起,整个过程中做的功是4×104J ,在此过程中起重机的平均功率是
A.103W B.4×103W
C.1.6×103W D.1.6×106 W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瀑布中的水从高处落下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
C.重力对水做的功大于水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D.重力对水做的功小于水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16.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画出)如图所示,一电子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A和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A=FB
B.FAC.FA>FB
D.无法确定
17.如图所示,在圆环状导体圆心处,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现给导体通以顺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不计其他磁场的影响,则
A.小磁针保持不动
B.小磁针的N极将向下转动
C.小磁针的N极将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
D.小磁针的N极将垂直于纸面向里转动
18.三种不同粒子a、b、c从O点沿同一方向进入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
A.粒子a一定带正电
B.粒子b一定带正电
C.粒子c一定带正电
D.粒子b一定带负电
19.如图所示,三个线圈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它们的面积关系为S1 A.Φ1最大
B.Φ2最大
C.Φ3最大
D.Φ1=Φ2=Φ3
20.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沿磁感线方向逐渐减小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在该处的受力方向
D.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1.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A.木块的动能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22.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的实验时,忘记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了,其他操作、
计算及作图均正确,他最后作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
23.如图所示,长为5.8m的倾斜传送带A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大小恒为4m/s.现将一物体(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传送带顶端A,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传送带底端B.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会大于6m/s2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会小于6m/s2
C.物体运动到B时的速度为6m/s
D.物体从A运动到B用的时间为1.5s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
24.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l 计分.
24-1.(本题供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
如图所示,桌面上放着一个单匝矩形线圈,线圈中心上方某高度处有一竖立的条形磁铁,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04Wb.现使磁铁竖直下落,经0.5s后磁铁的S极落到线圈内的桌面上,这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12Wb.此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了 ▲ W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 V.
24-2.(本题供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
一个电源接8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A;接13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A.则此电源的电动势为 ▲ V,内阻为 ▲ Ω.
25.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 s.用刻度尺量得点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1.50cm,x2=3.40cm,x3=5.70cm,x4=8.4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 m/s.与纸带相连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m/s2.
三.论述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8分,28小题7分,共21分).
26.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一根劲度系数k=1000N/m的轻弹簧相连.当在弹簧的另一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外力时,弹簧的伸长量x=0.011m(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弹簧的弹力大小;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 物体上升1m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27.一平板车质量M=5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平板离地面高h=1.25m.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的距离b=1.0m,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F=220N,使车由静止向前行驶,经一段时间后物块从平板上滑落,此时车向前行驶的距离x0=2.0m.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的摩擦,g取10m/s2.求:
(1)从车开始运动到物块刚离开车所经过的时间t;
(2)物块刚离开车时,恒力F的功率P;
(3)物块刚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x.

28.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若干个光滑圆形轨道组成,A、B、C…分别是各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第一圆轨道的半径R1=2.0m,以后各个圆轨道半径均是前一轨道半径的k倍(k =0.8) ,相邻两最低点间的距离为两点所在圆的半径之和.一个质量m=1.0kg的物块(视为质点),从第一圆轨道的左侧沿轨道向右运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12m/s.已知水平轨道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5,水平轨道与圆弧轨道平滑连接. g取10m/s2,lg0.45=-0.347,lg0.8=-0.097.试求:
(1) 物块经过第一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 物块经过第二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 物块能够通过几个圆轨道?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B
C
D
C
C
A
B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A
B
C
D
A
C
D
D
A
C
二.非选择题
24-1.0.08 0.16  (每空2分)
24-2.1.5 2 (每空2分)
25.(6分)0.1 0.25 0.4 (每空2分)
26.解: (1)弹簧的弹力F=kx=1000×0.011N=11N (2分)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1分)
所以 m/s2 (1分)
(3) W=-mgh=-1×10×1J=-10J (2分)
27.解:(1)如图所示,设作物块与车板间的摩擦力为f,自车开始运动直至物块离开车板所用时间为t,此过程中车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以上两式得a1=4m/s2         2分
对车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s      1分
(2)物块离开车时,车的速度v=a1t=4×1=4m/s.
恒力F的功率 =880W   2分
(3)物块在车上运动时的加速度m/s2
物块离开车瞬间的速度m/s
它将以此初速度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落地,由
解得 =0.5s
通过的水平距离 =1m                 1分
在这段时间内,车的加速度为 m/s2
车通过的距离为 =2.55m       1分
可知,物块落地时与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为 =1.55m     1分
28.解:(1)设经第一个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
即有                2分
(2)设物块经B点时的速度为vB,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1分
对物块经B点受力分析,由向心力公式有
联立两式解得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77.5N.            1分
(3)设物块恰能通过第n个轨道,它通过第n个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n,有
对物块从A到第n个轨道的最高点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又因为
由以上三式可整理得

将v0=12m/s,=0.5,R1=2m,k=0.8,g=10m/s2代入上式,整理得,
即有,解得                   2分
故物块共可以通过4个圆轨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