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 城
长城简介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一万两千余里。
山海关
嘉峪关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隔离 屯兵 堡垒 打仗 扶着
智慧 气魄雄伟 瞭望 凝结 陡峭
呼应 肩膀
远 看 长 城
近 看 长 城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
长城之旅第一站——“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
蜿蜒盘旋
山海关
嘉峪关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
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
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
可以并行。
“高大坚固”
长城之旅第二站——“近看长城”
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建筑材料: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进行。
瞭望口
城台
射口
成排的垛子
(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齿形墙)
方砖
瞭望口
城台
射口
成排的垛子
(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齿形墙)
方砖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近看长城,高大坚固(整体到部分)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站、踏、扶”是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
临其境来到长城。
长城之旅的终点站——“遥想当年”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从两个“无数的”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
工作量和难度相当大
公元555年,北齐王朝修筑从居庸关到大同一段约450千米的长城,就征调民工180万。
秦时修筑长城,除动用几十万军队外,还征用了五十万民夫。隋大业三年修筑在今蒙古境内的“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段长城时,征调男丁一百多万。
很多长城沿山脊修建,因为山脊本身好似一道大墙,再在山脊上修筑长城,就更加险峻了!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
二,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
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
个伟大的奇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抒发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国际名人题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试一试
远看( ),它像( ),在( )之间( ) 。从东头的( )到西头的( ),有( )里。
像一条长龙
长城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山海关
一万三千多
从( )出发,不过( )就来到( )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 )上,( ),是用巨大的( )和( )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 ),十分平整,像很宽的( ),( )匹马可以并行。
北京
一百多里
长城
八达岭
高大坚固
条石
城砖
方砖
马路
五六
我们游完了长城,面对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你想写些什么呢?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