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9 15: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
——毛泽东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指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合作探究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搜集和购买
的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上海工人罢工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陈独秀
李大钊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

1920
李大钊

1920
陈独秀

北京

济南
上海


汉口
长沙

巴黎


广州

东京



探究任务单
一、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
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二、“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不同?
三、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大:
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二大:
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提出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中
国情况的了解,因此能够实事求是,制定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无产阶级的壮大。
(1)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
(3)组织基础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嘉兴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会址
参加“一大”的代表

张国焘、刘仁静、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③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①新文化运动发起人
②五四爱国运动领导者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问题思考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问题探究
农民、地主、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沉沦还是开始新的探索和追求?谁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
历史最终选择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
中国共产党
领导机构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高潮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持续时间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拒绝下令复工,英勇就义。
结果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吴佩孕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时间
1923年2月
口号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意义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郑州市二七纪念塔
认识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堂小结
组织基础

时间:
中国共产党诞生
思想基础
成立条件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工人运动

阶级基础
内容:
代表:
标志:
意义:
最低纲领 和 意义
领导组织 和 教训
1921年
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