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检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40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 D.戊戌六君子被害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3.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4.近代史上有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他是 ( )
A. 光绪帝 B. 道光帝 C. 同治帝 D. 宣统帝
5.“东沟海战天如黑,炮震烟弥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1876年, 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喊出了当时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
A. 顽固派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C. 维新派 D. 洋务派
8.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9.洋务派当时所办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是(?? )
A. 福州船政局 B. 上海机器织布局 C. 汉阳铁厂 D. 轮船招商局
10.洋务派创立的企业中民用企业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⑤湖北织布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11.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开展一次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在这一主题下,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可以进行探究( )
A.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 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
C. 孙中山该不该让位袁世凯 D.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12.通过“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反帝爱国运动 B. 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宣传宗教
13.洋务运动中,在“自强”口号指导下创办的企业是( )
A. 大生纱厂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江南制造总局
14.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于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
A. 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B. 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学堂
15.戊戌变法运动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像一块巨石,投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死水中,揭开其序幕的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强学会的成立 C. 百日维新 D. 《万国公报》的创立
16.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
A. 浙皖起义 B. 广西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7.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扶清灭洋”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18.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开办新式学堂
D.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9.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20.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下列结论不正确是
A. 《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数量超过了《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 体现出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D. 《马关条约》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二、列举题(每小题4分,满20分。)
21.列举洋务派的五个代表人物
22.请写出《马关条约》签订的地点、主要内容
23.请列举出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写三个就可以)
24.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5.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兴起了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请任举一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创建的企业名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满6分。)
26.判断题(指出错误并改正,)
1.中日《马关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是申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平等两面大旗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满34分。)
27. (16分)材料: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隆)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早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请回答:
(1)这封信涉及到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回答两点即可)
(2)日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
28.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其中《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内容有哪些?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为何先后失败?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C 7.D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B 15.A 16.D 17.D
18.A 19.B 20.A
21.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2.地点:马关
内容: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23.《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24.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日本侵华战争也可)
25.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任答一例即可)
26.1.错误:中日《马关条约》;订正:中俄《瑷珲条约》
2.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订正:五四运动
3.错误:民主和平等;订正:民主与科学
27.(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危害: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回答两点即可)
(2)失败原因:清朝默守陈规,不知变通;选拔官员注重考查文艺,不看实际效果;骄傲自大。(回答两点即可)
28.(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两国商定。(答出3点即可)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并联合起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没有先进阶级和理论的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