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疆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疆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30 09:0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名 称
第一章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
授课
教师
授课题目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授课方式
(打√)
新授课√ 习题课□ 实验课□ 讲评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面积,说明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域。
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默填出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及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及突破
难点:对地理事物空间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难点。
通过训练学生读图,填图、画图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资源
多媒体,音频资料
过程设计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图片显示:长城、长江、黄河、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导入新课。
【走进生活、探究学习 】
春节小贝克一家要来中国旅游,请同学们做导游,首先要知道中国的位置。
探究一、寻找古国
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和“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2、读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在图上找出:日本、蒙古,观察中国、日本、蒙古这三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的差异。
4、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我国最南处于哪个温度带?
小贝克一家来到中国走遍中国的疆域,感慨颇深。小贝克的爸爸拍摄了两组图片,请同学们来帮忙解答疑惑。
▲北部黑龙江省和南部海南省的大地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当夏季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早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为什么?
探究二踏迹国域
读 “中国的疆域”图
1、在图上找出我国的疆域四至。
2、算一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多少经度?根据时区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
3、请同学们用直尺量出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
4、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
学生欣赏:中国四端风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师总结:⑴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 个时区:东5 区――东9 区,因此东西两端的地方时相差约4 个小时。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
⑵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纬度越低,气温超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南方的海南却是烈日炎炎的威夏景象。
显示图表:四国一洲的面积。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欧洲
1710
997
960
937
1060
学生记忆:我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前三位。
探究三、蓝色之旅
读“中国疆域”图
1、请自北向南依次说出我国濒临的海洋。
2、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 。
3、在图上长出我国沿海的三大半岛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老师板画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图上填出以上内容。
播放视频“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展示“黄岩岛相关资料”。
拓展延伸
“相关知识点”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西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绘制一幅中国轮廓图,并在图中填注以下内容。
(1)我国的疆域四至
(2)我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我国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以及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
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
1.纬度纬度
2.海陆位置
二、临海、临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学习的开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开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1、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多方位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
3、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4、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不足:
1、本节课教学中虽然利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2、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回答问题中学生回答问题集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