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曹刿论战》
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长勺之战……
官渡之战
肥水之战
赤壁之战
长勺之战是的一场战役呢
曹刿论战
《左传》
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有关资料
1、反复诵读,积累知识。
2、赏析人物,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怎样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例如: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
我会认读下列字词:
(1)
曹刿(
)
(2)
又何间(
)焉
(3)
肉食者鄙(
)
(4)
弗(
)敢加也
(5)
小惠未徧(
)
guì
jiàn
bǐ
f
ú
biàn
牺牲玉帛
又何间焉
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肉食者鄙
参与
目光短浅
养
猪、牛、羊等祭品
以少报多
保佑、赐福
案件
即使
实情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理清思路
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能做到吗?
提示:从“曹刿”角度来看
(
)战——(
)战——(
)战
从“庄公”角度看:
想一想
■品读赏析
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
因为
(可以是文中句子)
■你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课文又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鲁庄公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让我们尝试一下:能否将课文中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将课文中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演出来。
要求:
1、2、3组同学准备第一段角色朗读
4、5、6组同学准备第二段动作表演
合作表演
1、课文详写的是什么呢?
2、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质疑问难
战前准备、战后总结
将战前准备、战后总结详写,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远谋。
探讨:是什么原因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
彼竭我盈的战略战术
观察敌人动态,掌握战机
取信于民
拓展提高
课文给我的启示是……
回顾总结,收获快乐
(1)
小信未孚(
)
(2)
公与之乘(
)
(3)
战于长勺(
)
(4)
下视其辙(
)
(5)登轼(
)而望
(6)彼竭(
)我盈(
)
(7)望其旗靡(
)
fú
chéng
sháo
zhé
shì
jié
yíng
mǐ
考考你
1.
“曹刿请见”
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考考你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是文中的哪一句?
一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考考你
作业:
配套练习1-2
课下背诵这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