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 德拉罗虚 油画 1838年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原因在于300年前彼得大帝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改革,使默默无闻的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
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偏僻的小乡村
12世纪建城
莫斯科公国
13世纪为蒙古
金帐汉国统治
下的一小邦
1480年独立
16世纪中期
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
称沙皇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10岁时成为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当时,彼得年幼,由聪明能干的异母姐姐索非亚摄政。彼得自幼酷爱军事游戏,他组织小伙伴建立两个童子军团。
彼得一世简介
十七岁那年,彼得统领由他组建的“少年团”一举粉碎索菲娅公主的摄政集团,把这位凶残的女大公关进了修道院,开始行使皇权。他亲自挥舞马刀砍下叛乱射击军的头颅。他把叛乱者的头颅挂在索菲娅公主的窗外,他要让这个女人知道,和他作对就是这个下场。彼得在一片盛怒的血海中,建立起的他绝对权威。
少年时代那些以暴制暴的经历,使彼得终生崇尚强权,充满强烈的叛逆精神,促使他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抽打着俄罗斯一路飞跑。彼得用严酷的鞭子赶着俄罗斯在近代化道路上一路急行军。他几乎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勃勃雄心,不惜一切代价“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向上”!(普希金语)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
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
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
字的居民只占23.6%。
17世纪末俄国落后的表现: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彼得一世的改革》
改革的背景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军事
——按照欧洲方式改革军队
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
B、开办炮兵、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经济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引进西方技术人才
B、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鼓励出口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A、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
B、地方设立总督
听命于沙皇
文化教育
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先进的科技
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文化教育
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C、废除世袭特权
改革内容(全盘西化,强制欧化)
现代化海军、炮兵、骑兵与科学院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
材料一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对外贸易中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顺差流入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通过金银积累增强国家力量;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即一方面以高关税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以防止金银流出;另一方面,以政府补贴鼓励输出,换取金银流入。
——《经济研究参考》
材料二 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彼得一世
(2)材料二说明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概念解读】
重商主义(16-18世纪)
①认为金银就是货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
②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流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在流通中产生。
③只有各国之间的流通才是财富的源泉。
④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其基本原则是“少买多卖”。
⑤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重商主义与重农抑商的比较
重商主义 重农抑商
目的 增强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对农业的绝对支配权
原因 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 统治者害怕商品经济对封建生产方式发生分解作用
影响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的目标?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
实行征兵制;
重视发展海军。
改革内容解析
“金钱是战争的命运”从中我们可知道其经济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2)措施
鼓励私人开办手工工场,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鼓励出口
(3)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改革内容解析
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
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改革措施?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中央参政院直属沙皇
地方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
废除旧贵族特权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内容解析
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发放的“胡须税”牌,留胡须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税牌上文字为“税金已付”。
彼得的剪须运动 描图画 17世纪 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为了缓和因此产生的冲突,彼得允许通过上缴高额税款以保住胡须。
改革内容解析
图片反映了彼得一世哪方面的改革措施?还有哪些?
反映了生活习俗的改革;
还有文化教育的改革。
改革内容解析
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2、 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俄国的野蛮: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野蛮:推行改革手段的野蛮。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改革内容解析
改革的影响的评价
材料:
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从彼得一世时期起,贵族地主可以任意判决村民从事强迫性劳动,甚至将村民赶走。
——据《现代化通病》整理
改革的意义
1、性质:
2、影响: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力条件
②加强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③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积极:
局 限:
D、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
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需要再次改革。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负担;
局 限:
B、改革手段野蛮;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
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
动力。
17世纪与18世纪之交,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他们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有一种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在近代,俄国可以跻身列
强的行列,而中国,
却在一百年间的近代
史里饱受列强欺辱。
彼得大帝的评价
俄国十二月党人广场,著名的青铜骑士雕像,彼得大帝安坐在座骑上,目视前方。该马象征着俄罗斯,而马蹄践踏的蛇,代表当时阻止改革维新的力量。
——1649《法律大全》
地主有权无限期地追捕逃亡农民。
地主有权在领地内对农民进行判决、鞭打、拷问和给他们带上镣铐、锁链。
地主破产时,其债务由农民来偿还。
地主有权干涉农民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
地主有权交换、赠送和买卖农民。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阅读材料:
1、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2、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身苦役监禁。
3、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17—18世纪,正
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侯,19世纪的俄国仍固守封建的农奴制度。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买卖,没有土地和财产。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主在毒打农奴
富裕的农奴主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俄国 71 26 1606
英国 323 385 14603
法国 150? 108 9160
德国 175 40.2 10065
1、1853年,俄国发动了对哪个国家的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
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
2、为什么称作是“帆船和汽船的较量”?
表面上是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但实际上是落后的俄国与土耳其背后先进的英法之间的战争,因俄国运输物资用牛车和帆船,英法用的是汽船,所以是一场“帆船和汽船的较量”。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1853-1856年
俄国——
英法——
固守封建农奴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
……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亚历山大二世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俄国的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解放”的农奴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内容:
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二、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土地使用权);
三、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法令
跪着“解放”?
欣喜若狂?
1、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量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2、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积极:废除农奴制,缓解了国内各种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按改革法的规定:农民为了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低价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请问这场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消极:1.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2.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动脑筋
想一想
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沉重步伐”表现为俄国近代化的速度缓慢,它的经济发展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比不上美国、德国等新兴的国家。而它“沉重”的原因则是因为改革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
“沉重步伐”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沉重”?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请你谈谈如何学习改革类的历史事件。
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
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